APP下载

冠心病人群免疫指标、炎症指标和血脂的比较及补体C3、C4与HDL-C的相关性分析

2019-03-28马依彤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补体血脂冠心病

高 颖, 邢 智, 马依彤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干部病房内二科, 2心脏中心, 乌鲁木齐 83005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情况的不断加重,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以作为临床中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进行临床诊断鉴别工作,其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在进一步研究中也发现补体系统与免疫功能和患者发病的炎症因子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推测补体系统的动态变化可能也参与到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之中[1]。本次研究就对冠心病人群免疫指标、血脂、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并对冠心病人群补体C3、C4与HDL-C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共计80例,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45~75岁,平均(63.12±5.36)岁,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于该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员共计80例,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46~76岁,平均(64.22±4.88)岁,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入选标准: 符合《美国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患者知情同意。所有患者需排除:风心病、心肌病、肺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急、慢性肝肾功能不全;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近 2 个月行大手术或发生外伤、烧伤或重大应激事件;既往调脂药物应用史、抗氧化及非类固醇消炎镇痛药应用史;其他潜在的炎症相关因素疾病;妊娠。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血清中体液免疫指标检测 所有人员均需要抽取3 mL空腹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后分离出血清,各项生化指标采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检验的结果。 然后采用免疫比浊法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了解其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同时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补体(C3、C4)水平进行检测[2]。

1.2.2 细胞免疫指标检测 采取检查人员空腹静脉血3 mL,经过离心处理将血清分离而出,然后采用细胞仪对细胞免疫指标: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3+、CD4+)、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的比值(CD4+/CD8+)水平进行详细的检测[3]。

1.2.3 血脂指标检测 主要为以下几项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4]。

1.2.4 炎症因子检测 采取检查人员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分别使用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C反应蛋白(CRP)指标进行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指标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对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检测[5]。

2 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体液免疫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IgA、IgE、IgG、IgM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以上指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细胞免疫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体液免疫指标比较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2.3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TC、TG和LDL-C检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结果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

2.4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研究组的TNF-α、CRP、IL-6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研究组和对照组炎症指标比较

2.5冠心病患者补体C3、C4与HDL-C的相关性分析冠心病患者的C3、C4与HDL-C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见表5。

表5 冠心病患者补体C3、C4与HDL-C的相关性分析(r, P)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血管腔狭窄或者阻塞,引发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和缺氧等情况而引起的心脏疾病,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脂代谢紊乱以及氧化应激反应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6-8]。WHO统计数据显示,CHD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因,超过了所有肿瘤的总和,高居死因之首[9]。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多种代表性学说,包括脂质浸润学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同型半胱氨酸学说、氧化应激学说、内皮损伤-反应和慢性炎症等学说,这些学说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该病的发病机制,各学说之间密不可分,相互补充,但均不能完全解释其发病基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遗传流病学方法的迅速发展,心血管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近年来大量的基础研究已经表明,多种基因参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10]、脂质代谢系统[11-12]、凝血与纤溶系统[13]、炎症因子[14]和同型半胱酸代谢[15]等的基因多态性都与冠心病的发生有着紧密的相关性。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将临床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指标与正常健康人员的相关指标相比较,研究组患者免疫指标检查结果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组各项炎症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细胞免疫指标低于对照组[16-18];研究组患者的TC、TG和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19-20];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对冠心病患者自身的检查中则显示患者的C3、C4与HDL-C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可以看出,当患者出现冠心病时,其免疫指标、血脂、炎症因子水平等指标将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与正常数据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而补体C3、C4则与HDL-C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21]。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中,相较于健康人群其免疫指标、血脂、炎症因子水平等指标将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而补体C3、C4则与HDL-C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可以作为临床中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冠心病患者补体C3水平可不同程度的预测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间接反映患者脂代谢的情况。冠心病患者中免疫异常与载脂蛋白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许补体C3通过载脂蛋白影响脂质代谢,因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尚不能明确其作用机制及原理,需大样本量的队列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探讨。

猜你喜欢

补体血脂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你了解“血脂”吗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