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2019-03-28江朝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2期
关键词:血塞通达拉神经功能

江朝能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中医院内科 广宁 526300)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深,我国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多,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病发率逐渐增加,成为当前临床神经内科领域常见疾病[1]。该病发病急,是由多种因素而致的患者局部脑组织供应血液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出现偏瘫、言语不清等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死亡[2]。目前,针对此病临床上均采取药物治疗的保守治疗方案,血塞通为常用治疗药物,其具有通脉、活血化瘀作用,可促血栓溶解,改善缺血,减轻缺血引起的病理损害[3]。但单独使用时效果欠佳,故考虑采取联合治疗。本研究以我院收治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为例,观察采取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360例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180例。对照组男101例,女79例;年龄65~79岁,平均(70.30±3.00) 岁;BMI 18.60~29.90 kg/m2,平均(26.90±4.40)kg/m2;合并:糖尿病 11 例,高血压病33例,高血脂41例;合并两种及以上基础疾病95例。联合组男104例,女76例;年龄65~78岁,平均(69.90±2.90) 岁,BMI 18.40~29.80 kg/m2,平均(27.00±4.50)kg/m2;合并:糖尿病 12 例,高血压病32例,高血脂38例;合并两种及以上基础疾病9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4]:均诊断明确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65周岁;有偏瘫、言语不清等典型症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参与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5]:伴急性脑出血者;有类似疾病、治疗史者;伴脑部器质性病变者;伴血液系统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常规降压、降糖、颅内压,同时予抗血小板凝聚及预防感染治疗,以防止形成深静脉血栓。对照组予血塞通注射液(国药准字Z23020787)200 mg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静脉滴注1次/d。联合组联合依达拉奉(国药准字H20080495)注射液30 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及不同治疗时间段神经功能情况。(1)疗效评价标准:症状消失,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减少>90%,为痊愈;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减少在60%~90%,为显效;症状好转,治疗前后NIHSS评分减少在35%~60%,为有效;症状无改变,治疗前后NIHSS评分减少在35%以下,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3)神经功能情况采用NIHSS[6]进行评分,分值分布0~42分,分数越高神经缺损越严重。分别对患者治疗前、用药1周、用药2周、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结束后2周进行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出现2例皮疹、1例肝功异常、1例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者2例皮疹、1例肝功异常,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不同治疗时间段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1周、用药2周、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结束后2周,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治疗时间段NIHS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不同治疗时间段NIHSS评分比较(分

治疗结束后2周联合组对照组组别 n 治疗前 用药1周 用药2周 治疗结束后1周180 180 t P 30.25±5.67 30.03±5.54 0.3723>0.05 22.27±3.17 26.84±3.06 13.9159<0.001 17.94±2.15 20.17±2.02 10.1417<0.001 14.58±2.13 16.94±2.01 10.8114<0.001 9.75±0.76 11.12±0.99 14.7271<0.001

3 讨论

由脑部急性梗死而引起脑部组织缺血、损伤疾病性急性脑梗死即为缺血型脑梗死,动脉血栓至脑组织缺血缺氧,使脑神经细胞凋亡或坏死,诱发组织水肿,核酸主链断裂、变性最终导致神经元功能丧失,加剧脑组织损伤。急性发作时,多数有肢体活动不灵,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失语偏瘫症状为表现[7]。临床常用保护大脑神经功能药物治疗。常用中药制剂血塞通,含有三七总皂苷成分,其具有发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功效,降低血液中脂类水平,增加脑供血流量,减少神经元损伤功效。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此药物可改善急性心脑缺血,增加脑血流量等作用。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神经保护剂,也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消除剂及抗氧化剂,可增加多巴胺的合成,清除自由基,发挥抗氧化能力;抑制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部组织损伤与水肿;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神经功能缺损。发挥恢复酶活性,减轻脑水肿程度;促进线粒体呼吸,减轻兴奋性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作用,防止发生酸中毒[8]。孙琦等[9]研究表明,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TNFIL-1、IL-6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依达拉奉能清除 TNF-α、TNF-IL-1、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减轻神经系统的损害。本研究采取两药联合使用的方式,协同发挥药物最大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可见经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经两药联合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并未见明显增加,联合用药安全有效。结果还显示,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高,神经功能较差,而联合组患者用药1周、用药2周、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结束后2周时期,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可见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可见明显的改善。在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上,保守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后。在出院前,完善饮食、生活、运动的康复指导,并配合延续性护理干预,监督患者的后期康复治疗,效果更佳[10]。本研究结果与王红旭[11]研究结果相近。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且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可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塞通达拉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应用血塞通联合生脉注射液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HPLC法测定血塞通软胶囊中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
棓丙酯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