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血治疗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

2019-03-28陈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2期
关键词:尿量感染性乳酸

陈瑞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输血科 驻马店 463000)

感染性休克又称脓毒休克,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和病原代谢产物引起的,伴有细胞缺血代谢紊乱、多脏器功能障碍和衰竭以及微循环障碍的全身性疾病[1]。临床上采用足量液体复苏后,无法恢复患者的低血压和血乳酸水平,进而造成患者多脏器受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该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炎症的发生,其治疗效果较好[2]。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虽然疗效确切,但由于输血治疗引起的并发症会加重患者病情,所以在临床上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为例,探究输血治疗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进行输血治疗,分为输血组65例与未输血组41例。输血组男42例,女23例;年龄45~67岁,平均(54.23±4.52)岁;病程 6~14个月,平均(9.33±4.25)个月;原发病部位分别为重度肺炎36例,腹腔感染11例,泌尿系统感染8例,严重创伤感染6例,血行感染4例。未输血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3~65岁,平均(54.88±6.23)岁;病程 7~16 个月,平均(9.89±4.68)个月;原发病部位分别为重度肺炎24例,腹腔感染8例,泌尿系统感染5例,严重创伤感染3例,血行感染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3]: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患者家属均知晓参与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未有其他类型休克病症。排除标准:年龄≥70岁或<12岁;伴心、脑、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及恶性肿瘤患者;伴血液系统障碍者;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入院后48 h内死亡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如抗感染、纠正体内电解质紊乱、恢复酸碱平衡、强心利尿等,输血组加注全血250~400 ml。采用中心静脉通道滴注输血法,根据中心动脉压(CVP)水平确定治疗输入量,同时分开进行输血和输液治疗。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复苏前与复苏1 d后相关指标、复苏前与复苏1 d后血容量相关指标、复苏前与复苏2 d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输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输血治疗30 d内病死率。(1)复苏前与复苏1 d后相关指标包括液体总量、每小时尿量、血乳酸水平,血乳酸水平采用EKF乳酸检测仪检测。(2)血容量相关指标包括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中心动脉压(CVP),CO 采用 PICCO 检测仪检测,MAP和CVP采用动态血压仪检测;(3)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情况,PCT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CRP采用酶速率法检测;(4)观察并记录输血组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及溶血反应等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治疗后30 d内的死亡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复苏前与复苏1 d后相关指标比较 复苏前,输血组与未输血组各指标组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苏1 d后,两组液体总量及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下降,每小时尿量明显升高(P<0.05),且输血组液体总量及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未输血组,每小时尿量明显高于未输血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复苏前与复苏1 d后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复苏前与复苏1 d后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n 液体总量(ml)复苏前 复苏1 d后血乳酸水平(mmol/L)复苏前 复苏1 d后输血组未输血组每小时尿量(ml)复苏前 复苏1 d后65 41 t P 5 123.69±1 110.26 5 130.52±1 096.37 0.031>0.05 4 215.52±905.6 4 826.47±996.3 3.254<0.05 18.08±10.24 18.21±10.31 0.063>0.05 96.58±55.41 69.25±56.2 2.459<0.05 5.21±0.79 5.39±0.58 1.260>0.05 2.86±0.45 4.83±0.43 22.327<0.05

2.2 两组复苏前与复苏1 d后血容量相关指标比较 复苏前,两组CVP、MAP及CO等血容量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复苏1 d后,两组CVP、MAP及CO指标均有明显上升(P<0.05),输血组明显高于未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复苏前与复苏1 d后血容量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复苏前与复苏1 d后血容量相关指标比较

CO(L/min)复苏前 复苏1 d后输血组未输血组组别 n CVP(cm H2O)复苏前 复苏1 d后MAP(mm Hg)复苏前 复苏1 d后65 41 t P 6.75±1.07 6.58±1.13 0.780>0.05 12.21±2.51 10.01±2.93 4.117<0.05 65.59±4.16 66.25±4.51 0.780>0.05 85.52±5.94 80.21±5.02 4.751<0.05 4.25±0.74 4.11±0.78 0.929>0.05 4.97±1.02 4.52±1.01 2.220<0.05

2.3 两组复苏前与复苏2 d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复苏前,两组血清PCT和CRP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苏2 d后,两组血清PCT和CRP含量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输血组均明显低于未输血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复苏前与复苏2 d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复苏前与复苏2 d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复苏前比较,#P<0.05。

CRP(μg/ml)复苏前 复苏2 d后输血组未输血组组别 n PCT(ng/ml)复苏前 复苏2 d后65 41 t P 14.27±4.25 14.29±4.31 0.023>0.05 3.25±2.27#5.29±2.17#4.583<0.05 93.21±24.10 92.18±23.88 0.215>0.05 22.21±11.85#33.41±13.26#4.525<0.05

2.4 两组输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输血治疗30 d内病死率比较 输血治疗30 d内,输血组出现发热反应4例,变态反应2例及溶血反应1例,以上症状均较轻微,暂停输血后,进行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或消失。输血治疗30 d内,输血组病死率为0.0%(0/65),与未输血组30 d内病死率17.1%(7/41)比较,P<0.05。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4],感染性休克是由有毒微生物构成的物质激活了机体免疫机制,刺激释放细胞介质,进入血液里会使血管发生痉挛,引起微循环障碍导致各脏器灌注不足,引发器官衰竭,严重会致死。临床上治疗主要采用液体复苏、抗感染、强心利尿等措施,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病前期疗效显著,但对于复苏后期治疗效果不理想。临床研究发现[5],输血治疗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应用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对于机体炎症因子以及血乳酸水平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肺水肿为感染性休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体内液体总量、每小时的尿量、CVP及MAP指标都是衡量患者是否发生肺水肿的重要参数,且感染性休克患者常会发生体内酸碱失衡现象,所以,血乳酸水平是衡量患者是否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血清PCT和CRP指标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标志,能够有效判断感染是否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6]。本研究结果显示,输血组体内的液体总量明显减少,每小时尿量明显增加,P<0.05。说明输血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纠正休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水肿以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周小洋等[7]研究表明,输血治疗对于休克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休克症状,有助于患者的复苏,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还显示,复苏2 d后,输血组血清PCT和CRP指标明显低于未输血组,P<0.05。这可能与输血组不仅能够及时扩充血容量、改善血管细胞渗透压,同时,补充血液中的各种蛋白质有关,各类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加患者的免疫力。杨学英等[8]发现输血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对于炎性因子的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溶血反应是输血治疗较易出现的并发症。本研究输血组出现了发热反应4例,变态反应2例及溶血反应1例,以上患者症状均较轻微,暂停输血后,给予对症治疗慢慢缓解,未出现不良事件。表明输血治疗的安全性较高。输血组在输血治疗30 d内的病死率为0.0%,远低于未输血组患者的17.1%,P<0.05。说明输血治疗感染性休克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病死率。综上所述,输血治疗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恢复患者体内生理指标的动态平衡,改善患者身体状况,且安全性较高。但是由于本研究并未对输血治疗30 d以后的患者身体状况进行随访调查,尚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此结论。

猜你喜欢

尿量感染性乳酸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血乳酸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