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分析

2019-03-28于静芬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2期
关键词:乳化白内障视力

于静芬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 漯河 462000)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浑浊使屈光力有所差异而导致视力模糊或失常的一类眼科疾病,具有多发性的特点,且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体[1]。由于超声乳化手术具有创口小、对眼部组织损伤较弱、手术时间和患者恢复时间均较短的特点,成为目前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式[2]。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以优质护理和降低资源浪费为目标,围绕患者制定的系统化、全面化护理措施,应用于手术患者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疗效[3]。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CNP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48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NP组和对照组,每组242例。CNP组男 120例,女 122例;年龄 34~70岁,平均(50.34±7.18)岁;患眼情况为单眼16例,双眼226例。对照组男124例,女118例;年龄32~70岁,平均(49.93±6.45)岁;患眼情况为单眼18例,双眼224例。两组性别、年龄、患眼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均确诊为白内障;需进行超声乳化术;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参与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沟通障碍及意识障碍者;伴严重合并症者;伴严重肝、肾功能疾病者;依从性较差者。

1.3 护理方法 两组均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手术前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术前术后的常规护理、出院指导等。CNP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1)组建小组:通过考核选取专业医师与护士,依照其临床经验与文献资料制定CNP表,包含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与康复几大内容,以时间为顺序,实时关联。CNP表格随护士查房,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填写,同时记录电子档。(2)入院评估:入院后测量患者体征指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需求,尊重其知情权和参与权,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为CNP护理的展开奠定基础。(3)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介绍白内障知识与医院制度规定,帮助其尽快融入医院,保持轻松愉悦的情绪。(4)术前准备: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超声乳化术相关知识及手术安排等,督促、协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与术前准备工作,如术前沐浴更衣,发放手术卡,遵医嘱滴眼,冲洗眼部。(5)术中护理:随时观察患者状态,做好不良事件如切口渗出、眼痛、头痛等情况的记录和护理。(6)术后护理:遵医嘱,指导患者术后休息、饮食与活动,强调眼部护理,预防并发症;密切关注其眼部使用情况和心理情绪,及时纾解,避免患者术后紧张、恐惧和焦虑等情绪遗留过久,影响术后恢复;随时收集患者或家属对CNP实施过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取丰富经验,定期召集小组成员进行专题讨论,不断完善CNP方案。(7)出院指导:指导、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发放药物,告知其注意事项,若不适则随时就诊,培养良好用眼习惯,术眼一出现异常(疼痛、视力下降等),必须来院就诊。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及视力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及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包括眼内炎、角膜水肿、暂时性高眼压、前房炎症等;采用统一视力表测定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项,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表[4]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包括症状与视力、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精神心理4个维度,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分析 SPSS20.0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视力恢复情况比较术后1周内,CNP组眼内炎、角膜水肿、暂时性高眼压、前房炎症等并发症出现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CNP组视力恢复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视力恢复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CNP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NP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CNP组对照组t/χ2 P 242 242 5.26±1.02 8.23±1.31 27.83<0.05 100(41.32)83(34.30)119(49.17)119(49.17)23(9.50)40(16.53)219(90.50)202(83.47)4.74<0.05

2.3 术后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两组症状与视力、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精神心理等各项生活质量均明显提升(P<0.05);CNP组各指标提升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术后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x±s)

3 讨论

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眼科疾病,同时也是致盲的重要原因,目前手术是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的有效治疗方式,随着医师对手术认识及熟练程度的提高,临床上多采取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5]。同时,白内障术后并发症高发是造成患者术后视力未改善甚至降低的主要原因,而临床护理路径在减少并发症中具有良好效果[6~7]。本研究结果显示,CNP护理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少,护理满意度更高,证实CNP护理的有效性。

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不可避免,一方面在于患者本身情况各异,术后并发症与年龄、其他眼科疾病(如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等)、晶状体核硬度、角膜内皮数量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超声震荡、手术机械进出眼部等手术因素也是造成并发症的原因,但CNP有效减少了可变因素对患者术眼恢复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视力恢复率[8]。CNP是由临床路径(CP)演化发展而来的护理模式,其中CP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费用为追求诊疗的标准方案,而CNP是在CP实践基础上总结、实践、不断修正获得的一套护理规范,该规范主要以《临床路径表》为患者提供有序且有效的护理,是一种多学科、全面、整体的护理方法[9]。本研究将CNP护理方案具体实施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首先从组建护理小组、制定《临床路径护理表》开始,护理人员依据表格内容,分配组员具体的工作,明确各自责任,进行护患双向督促。该模式利于化被动的护理工作为主动,一方面可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患者住院成本;另一方面使患者得到优质有效护理,缩减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体施护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评估、掌握患者综合信息,为手术和护理工作做好准备;健康教育中,解读本院对患者的日常管理规范和白内障疾病知识,使患者熟悉医院氛围,树立对抗疾病的积极态度;术前准备中,护理人员关注患者身心,协助其做好术前心理准备工作,缓解其不良情绪,使手术顺利进行;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需在第一时间了解患者手术情况,及时实施针对性术后护理,包含饮食、运动、心理上的关心和指导等,最大限度减少因饮食、术后生活习惯、用眼习惯以及心理情绪带来的康复延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另外,术后医护人员会收集患者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临床护理路径表,使表格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全面,为后来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这一良性循环逐步放大了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势;最后,在出院指导中再次强调眼部护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和改善,充分体现了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康复为中心,在提供优质护理的保障上,尽力减少资源浪费的思想。这一系列措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最终取得了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在术后恢复方面,CNP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视力恢复率。与潘娅萍等[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CNP能够促进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乳化白内障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视力测试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