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性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19-03-28李继培荆志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2期
关键词:常规研究组满意度

李继培 荆志敏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河南郑州 450014)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多数心力衰竭患者由于缺乏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大多数未主动参与疾病管理,依从性差,自我管理能力低,导致病情反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3]。故需加强此类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提升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改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但以往常规护理仅重视相关操作护理,对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认识不足,难以满足其康复需求。本研究探讨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强化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8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研究组(强化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40例。研究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4~79岁,平均(66.35±5.14)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9例,Ⅲ级11例,Ⅳ级 10例;病程 1~10年,平均(5.62±1.47)年。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3~78岁,平均(66.21±5.08)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7例,Ⅲ级12例,Ⅳ级 11例;病程 1~10年,平均(5.59±1.5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4]中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入院后,经心脏彩超、心电图、X线等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参与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合并严重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合并精神疾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随机情绪疏导、常规口头或纸质材料宣教、基础护理、生活指导等。

1.3.2 研究组 实施强化性护理。(1)强化健康教育:不同于常规护理单向口头或纸质材料宣教,重视加强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按照患者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灵活运用面对面指导、彩色图谱、活动挂图、多媒体、视频等教育形式,以切实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度;教育内容包括心力衰竭发病机制、诱因、治疗、护理、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回授法巩固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2)强化心理干预:不同于常规护理随机情绪疏导,重视加强患者个体化心理干预,加强医护人员沟通技能培训,提升其交流沟通能力;强化护患沟通,引导患者合理宣泄不良心理,避免情绪过度激动;根据中医理论,指导其通过看喜剧、听愉悦音乐、看小品等方式调节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人生观,使其可控制自身情绪和行为。(3)强化饮食护理:由医护人员、营养师按照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多食用低脂、低盐、高纤维素、高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考虑到长期卧床患者极易出现便秘、消化不良、腹胀等现象,故指导其适量饮水,预防便秘,但也需注意避免饮水过多致使循环血量增加;指导患者适当食用红枣、橘子、香蕉等含钾量较多食物,预防功能性消化不良。(4)强化出院指导:叮嘱患者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并根据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为其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5]。步行:先做热身操,随后慢走 5~10 min,快走20~30 min,再次慢走10~15 min,2次/周。脚踏车:先做热身操,随后以30%靶负荷骑行 5~10 min,70%靶负荷骑行 20~30 min,20%靶负荷骑行 5~10 min,1~2 次 /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进行评估,包括身体状况、情绪状况、社交状况3个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差[6]。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包括29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0~4分)评估,得分越高,情况越好[7]。以自制问卷调查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分。评分标准:<60分为不满意,60~90分为尚可,>9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尚可)/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身体状况干预前 干预后社交状况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对照组情绪状况干预前 干预后40 40 t P 70.65±10.46 69.89±10.51 0.324>0.05 42.30±15.62 50.54±14.98 2.408<0.05 75.24±9.98 74.90±8.95 0.160>0.05 50.02±14.60 65.21±15.15 4.566<0.05 76.68±10.03 76.70±11.02 0.008>0.05 52.36±13.65 67.75±10.31 5.690<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组别 n研究组对照组40 40 8.103 5.056<0.05<0.05 t P干预前 干预后 t P 66.62±21.02 66.28±20.84 0.073>0.05 102.65±18.68 89.96±21.05 2.852<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当前,临床上尚未寻找到心力衰竭完全治愈的方法,多以正确诊断、规范治疗为主。有研究发现[8],在心力衰竭治疗中良好的护理干预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依从性,更好地控制病情,促进康复。但常规护理具有随意性、盲目性较大的弊端,且护理形式较为单一,内容不全面,影响临床效果。

近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临床护理工作中强化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强化性护理重视强化护理工作中每一个细节,突出护理重点,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满足其康复需求。顾爱芹等[9]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强化护理干预,重视加强康复指导,结果显示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认为强化护理应用价值较高。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实施强化性护理,并对比常规护理,旨在分析两种方法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所用强化性护理措施中,强化健康教育能改良常规护理口头或纸质材料宣教形式,促使教育形式更为全面化、多样化,以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强化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态,改善其依从性;强化饮食护理能帮助患者充分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并规避不良饮食习惯和不良刺激,改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强化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保持科学生活方式,改变自我不良行为,并坚持运动锻炼,能为改善生活质量打好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佳,且护理满意度更高,凸显出强化性护理应用的有效性。综上所述,强化性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更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常规研究组满意度
常规之外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