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价值

2019-03-28洪碧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2期
关键词:责任制高龄整体

洪碧云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 焦作 454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高龄人群的数量逐年上升,心血管疾病作为高龄人群慢性病发病率首位的疾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高龄患者往往住院时间长,并发症较多[1],加之心血管疾病治疗周期长,预后效果不佳,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责任制整体护理作为一种护理责任具体到护士个体、强调患者全方位舒适的护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我科责任制整体护理开展前后住院的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科责任制整体护理开展前(2015年6月~2016年5月)住院的86例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我科责任制整体护理开展后(2016年6月~2017年5月)住院的86例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以心血管疾病为入院诊断,年龄≥70岁,且无言语障碍、精神异常和智力低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诊断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n 男(例) 女(例) 年龄(岁) 入院诊断[例(%)]高血压病 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观察组对照组χ2/t P 86 86 58 28 54 32 0.410 0.230 77.23±12.71 78.34±11.40 0.603 0.547 13(15.12)14(16.28)0.044 0.834 35(40.70)32(37.21)0.220 0.639 24(27.91)28(32.56)0.441 0.507 6(6.98)5(5.81)0.097 0.755 8(9.30)7(8.14)0.073 0.787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测病情、用药指导、体位指导和饮食指导等。

1.2.2 观察组 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1)制定护理流程:科室统一制定责任制整体护理标准流程,明确责任护士的工作内容并固定分管床位,保证所有患者整个住院过程均有基本固定的责任护士为其提供连续和整体的个性化护理,责任护士需了解掌握分管患者的基本资料、病情变化、心理状态和治疗方案等,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护理记录中详细记录患者的情况变化及个性化护理需求以供夜班护士查阅,贯彻责任护士“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的理念,责任细化到护士个人。(2)入院护理: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心理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尽量消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说明住院期间有任何相关问题可以向责任护士求助;态度专业、和善,与患者建立和谐互信的护患关系。(3)健康宣教:高龄患者往往容易疲惫、记忆力下降、理解能力较差,责任护士在进行疾病知识讲解、用药指导、体位指导和防跌倒等健康宣教时,应注意采用口语化语言和多媒体工具辅助,直观展示,并且语速放慢,避免一次性讲解过多内容,确保患者充分理解每一个部分再进行下一步骤;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应强化其对肺部感染的防范意识,指导其进行呼吸锻炼时,采取亲自示范的方法,降低患者的理解难度;强调定时、定量服药的重要性,详细宣讲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发现。(4)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整洁、干净和温湿度适宜的病房环境,每日定时消毒、通风,避免粉尘污染,根据天气变化合理调节室内温湿度。(5)心理护理:高龄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大多病程迁延,缺乏治疗的信心,且担心给家人造成负担,容易出现负性情绪。责任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应注意其心理状态的变化,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疑惑和忧郁,为其详细解析病情,给予精神支持与安慰,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对于依从性高、康复锻炼积极的患者进行鼓励,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每周与家属密切交流2次,了解家庭情况,沟通护理方案,为患者争取更多的家庭支持。(6)生活护理:进行饮食指导,避免饮食过饱,少吃多餐,保证营养供应,合理增加粗纤维素的摄入,促进排便,避免患者发生便秘;嘱咐患者戒烟戒酒,不进食烟熏、发霉和腌制食物;患者病情稳定时,尽早活动以缩短其卧床时间;行走有困难者则加强康复训练;因病情需卧床者每日实施肢体按摩、肢体被动运动等以避免肌肉萎缩,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1.3 观察指标及评估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的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出院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出院时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2]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包括服务主动热情、护士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病区管理和健康教育等5个因子,共21条目,条目评分为1~7分,总分147分,乘以0.68即为最终得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最终得分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59±1.7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57±3.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17,P=0.000<0.05。

2.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患者出院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59±6.7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7±6.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0,P=0.000<0.05。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容易形成一套自己的治疗理念,依从性较差。而部分患者可能没有充分了解疾病知识,对护士的安排及意见容易产生怀疑[3],用药遵嘱行为较差。高龄患者作为特殊的患病群体,本身存在机体代谢缓慢、肝肾功能减退、神经系统/应激反应系统较年轻人迟钝和疼痛阈值上升等问题,加之其免疫力低下、理解沟通能力较差,这对护士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责任制整体护理是一种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为其提供全面系统的身心整体护理服务的科学、人性化护理模式。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责任制整体护理,多年来国内护理同仁一直对施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具体制度、排班方式和岗位职责等进行着探索完善,至2010年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国内掀起一股深入探索和改革护理模式的热潮,取得了明显成效。有研究表明,责任制整体护理在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4]。本研究结果显示,责任制整体护理有助于缩短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这可能与责任制整体护理注重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有助于患者理解疾病用药知识及遵嘱用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肺部感染是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表明,高龄、长期卧床和心力衰竭均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5],加之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抵抗力低下,更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同时,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因病情或身体虚弱等原因,住院期间普遍长期卧床,活动减少,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增加。并发症使患者原发疾病治疗难度增加,住院时间延长,院内感染几率增加。本研究表明,责任制整体护理可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究其原因,可能施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时,责任护士对所分管患者护理需求更为了解,可有针对性地提出更为周全的护理计划。其次,患者护理责任细化到个人时,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改善病房环境时可能更积极,有助于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增加肢体锻炼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机体血液循环,减少院内感染,从而有效降低高龄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

此外,本研究亦表明责任制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责任制护理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其提供心理支持[6],且责任护士对于分管患者出现的问题会积极寻找解决措施,可减少责任推诿。综上所述,责任制整体护理有助于缩短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责任制高龄整体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杜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幕后推手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