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

2019-03-28马玉朝王洋安文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2期
关键词:分值功能障碍康复

马玉朝 王洋 安文峰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许昌 4610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昏迷、偏瘫、呕吐、意识障碍等,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50%~7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康复进程与其日常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影响[1]。因此采用有效措施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进行干预,对促进病情康复十分重要。有研究表明[2],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均经CT、MRI确诊。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5±16.5)岁;病程 6~13 d,平均病程(9.5±3.5)d;脑出血16例,脑梗死14例。研究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 43~75岁,平均年龄(59.0±16.0)岁;病程 6~14 d,平均病程(10.0±4.0)d;脑出血 17 例,脑梗死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明显意识障碍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及伴有恶性肿瘤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改善微循环、降低颅内压、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若患者存在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则及时对其给予药物控制,使其达到稳定状态,并做好并发症预防准备;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按摩与肢体锻炼。持续治疗1个月。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早期康复治疗。(1)心理干预:在病情影响下,患者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如烦躁、精神紧张、抑郁等,这都会对患者原有正常语言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产生一定影响。医务人员要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引导患者表达内心情绪,并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与治疗效果,提高其治疗信心与配合度。(2)运动功能锻炼与日常生活能力训练[3]:于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训练,运动功能锻炼包含体位摆放、坐位平衡训练、坐位与卧位的正确联系、坐位与站位互换、上下楼梯及步态训练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洗漱、穿衣、站立、行走等,运动功能锻炼与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交叉进行,30~45 min/次,1~4次/d。(3)认知功能训练: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制定具体的认知功能训练计划。根据患者自身兴趣爱好展开书写训练,指导其进行有步骤的抄写、听写,或者让患者反复朗读一段信息,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采用短文复述、图片记忆的方式,或让患者多熟悉身边的人或事物的基本特征,并要求患者正确讲述,以提高患者记忆力;通过电脑游戏锻炼患者注意力,以视觉跟踪法提高其手眼协调能力;采用预算训练、数字排列训练、物品分类训练以及推理训练等方式提高患者综合分析能力,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4]。2次/d,30~40 min/次,6 d/周。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标准 (1)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该量表包括患者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言语表达能力等项目,分值范围0~30分,分值越低则表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5]。(2)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评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值范围0~45分,分值越高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3)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即日常生活能力越高[6]。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30 30 t P 14.8±5.1 15.1±4.9 0.232 0.817 19.8±6.2 24.3±5.7 2.927 0.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CSS及MB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CSS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SS及MBI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SS及MBI评分比较(分

MB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 n CS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30 30 t P 16.6±2.1 16.4±2.3 0.352 0.726 13.5±1.8 12.1±1.3 3.454 0.001 51.2±5.4 51.6±5.3 0.290 0.773 63.8±4.9 71.5±5.1 5.963 0.00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脑卒中发生率持续增加,且有2/3的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7]。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因大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细胞功能失调加速,精神活动的完整性破坏,加上患者多伴有脑动脉硬化,在非脑卒中区出现脑供血、供氧相对不足,而代谢极为活跃的额叶、海马等,与智力、情绪、记忆有关的神经细胞,以及供血较差的脑深部结构对缺血尤为敏感,逐渐出现认知障碍的一系列症状,若不及时对其展开有效治疗,则会促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延缓患者康复时间,对其日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当患者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能够通过功能重组与结构重建促使认知功能恢复,因此及时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大脑皮质功能重组,促进患者运动、认知等功能的恢复[8]。

早期康复治疗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与言语能力进行专项训练,从而激发患者大脑皮层神经活性,促进脑部受损部位神经细胞与突出结构重建,并减少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同时还能扩张毛细血管,使其脑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诱导新生血管形成,加强脑细胞代谢,这对于改善患者整体功能有着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MMSE、CSS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MSE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脑卒中患者展开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分值功能障碍康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