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对策与服务功能探析

2019-03-27黄桂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档案馆数字化档案管理

黄桂华

(漳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1]档案工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验宝库,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多年提到要发展档案事业。在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浪潮中,唯有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价值,更好服务保障民生发展。

一、档案数字化的发展现状

(一)档案数字化的进展

当前档案数字化的研究情况。档案数字化工作是档案现代化的重中之重,现代科技发展较早的美国,最先开始这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而后亚洲发展中国家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也开始关注到档案数字化工作,我国的档案数字化研究还在起步阶段,目前还在探索、论证,较多的是集中在从传统管理到数字化管理的过渡性研究,大多侧重于概念、内涵的探索,实践指导性则相对不足。文章立足实践情况,聚焦服务民生,分析问题、寻找对策,更好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致力提升人民群众在档案管理服务中的获得感。

我国档案数字化的实践探索。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长足的发展,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各种载体的档案数字化提供重要的技术前提。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进一步推动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全面提速。2016年国家档案局就以上海市徐汇区等4家档案馆为试点,完成了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工作,起到很好的“试水”“探路”作用;同时天津、内蒙古、陕西以及沈阳、南京等地也积极推动本地区数字档案馆(室)建设。2017年将继续推进建设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室)示范点,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近4千万画幅的档案扫描,完成了青岛市档案馆所有馆藏档案以及北京档案馆207万卷册档案的数字化工作。[2]

(二)档案数字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档案数字化还处于过渡阶段。从全国来看,档案数字化工作总体开展不平衡,数字化率偏低、作用发挥不充分、质量和效益不够高等问题,有的省级档案馆数字化率不到馆藏档案的15%,还有很大的空间。[3]而在乡镇和农村,档案工作则更为薄弱,很多地方存在办公条件简陋、工作人员紧缺等问题。要促进我国档案从传统载体向数字化发展,必须承认、正视过渡期的存在和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有利契机,比如为档案数字化提供数字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支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档案数字化工作,但是局限于各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以下制约因素:1.经济条件不均衡。一个普通中等规模的档案馆,要完成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可能就需要上千万元的资金投入,而这对于有些地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2.思想观念还未跟上。存在有“短视”情况,认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对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3.技术人才比较紧缺。档案数字化管理涉及相关软件设计、具体技术操作、设备维护,这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处理,技术人员的短缺是档案数字化进展缓慢的一大掣肘。

二、新时期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档案数字化相对传统档案管理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充分认识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意义,更有利于我们解放思想认识,加快推进档案管理数字化。

(一)档案数字化有利于提高档案工作效率

据统计,2011年,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已达3.3亿卷,到2020年,馆藏将达到6亿多卷,需要很多的人工、时间、空间投入,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提出了很大挑战。档案数字化是档案管理及存储、利用方式的革新,通过计算机可以轻松进行档案起草、修改、印发,便于修改、便于编辑,简单易行。档案数字化加工之后,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既使档案管理人员避免简单重复工作,增强了工作效率,同时又可以让工作人员拿出更多精力开发档案资源,提高档案工作质量。

(二)档案数字化有利于保护原有纸质档案

当下,档案藏馆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纸质档案存在查找、借阅不方便、不易储藏等问题,且长期查阅不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对档案原件的损害大。而通过数字化处理,便可以直接使用电子档案代替使用,把原件保管起来,避免因日常的借阅使用造成原件损坏;与此同时,把数字档案,输出成缩微胶片留底,可以做到更长久的保存,发挥珍贵文献和档案的价值。

(三)档案数字化有利于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静态的档案是“死档案”,放在那里,落满灰尘,用途有限。只有把档案史料充分利用起来,让“死档案”变成“活资料”,变成“思想库”。通过纸质档案数字化,把相关档案数据资源提供给所有需要它的人,实现了“孤本”不再是限制;利用者就可以随时上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了“时间”不再是限制;数字档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异地传输,可以供更多地方、更多人来查阅、利用,不用再通过人工去调阅,免去了奔波之苦,实现了“空间”不再是限制。

(四)档案数字化有利于更好满足民众需求

在信息化潮流中,信息资源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以及人民群众的工作、社交、娱乐等各个环节,人民群众已经清醒认识到信息与物资、能源一样重要。根据国家统计局通报,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网民、计算机的数量持续攀升,我国的网民已从1997年的62万人发展到2018年的8.3亿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711亿GB。人民群众对于信息数据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档案资源是最为系统、海量的信息源,是信息化社会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是一块亟待挖掘的资料保藏,这为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强大动力,必须不断加压加力,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资源、档案服务需要。[4]

三、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档案数字化是对单位实体档案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后进行数字化建设,通过对档案数字化建设,加强档案源文件保管质量,提高档案信息利用效率,完善档案信息利用。

(一)完善档案数字化技术保障。加大设备的投入以及人员的保障,对于设备需配备服务器、磁盘阵列、交换机、复印机、扫描仪、计算机、数码相机、刻录机等档案数据化必需设备,利用高新技术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其次,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软件技术用于档案馆的信息采集、处理、存储、检索和传输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集数字档案登记备份、信息共享、信息化管理功能于一体,具备数字档案“收、管、用”全过程网上办理的档案信息系统。

(二)建立档案数字化标准规范。制定从采集、录入到存储的档案数字化流程规范,按照统一的标准把文档信息存储到计算机数据库中,对其文字型电子文件、视频和多媒体电子文件、音频电子文件等材料格式进行统一,使传统介质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利用等工作都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5]同时,建立统一的档案安全保密机制,加强档案数据化各环节的安全控制,建立健全的档案安全管理机制、应急预案和处置协调机制,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措施,有效保障档案数据化过程,管控,使用等过程信息安全。

(三)加强档案数字化人才建设。推动档案数字化发展,关键在人才。要加强对档案人员的培训工作,开展定期组织针对性的档案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素质等。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畅通档案工作人员的晋升空间和渠道,加强政策倾斜,高看一眼、重用一把,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工作价值,激励广大的档案干部履职担当。探索优化档案机构设置模式,拓展人才引进渠道,招纳海内外优秀人才,配齐配强人才力量,充实档案队伍。

四、发掘档案数字化的服务功能

档案数据化目的并不是仅仅把档案载体从纸质变为数据,改变其存储方式,更重要的是将其变为现实有用的信息,充分发挥档案其价值作用和意义。对此,要结合多方面途径,创新档案数据化服务,让档案动起来,更加接近大众,为大众所熟悉和了解,深入大众人心,真正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更好地为社会现代化服务。

(一)资源共享,提升效能。档案工作者可以通过研究利用者聚集范围,特定档案使用机构等进行区域联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创建最方便利用者利用档案的途径,最大限度地消除利用者利用档案的各种障碍,不断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让档案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如研究机构、高校等部门是知识分子主要聚集地,也是对档案利用率比较高的人群,因而档案工作者可以通过区域联网,与研究机构、高校等部门进行区域联网,实现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使档案利用者更方便地利用档案,可以满足特定部门的特定信息需求,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二)运用技术,创新服务。当前,5G时代来临,它可以让我们视频更加具体化,让看的人如同身临其境。我们可以对档案内容使用VR,让档案里的故事一个个从档案里走出来,展现在VR观看者的身旁,让其身临其境感受深刻。而且5G网络可以让VR使用不局限于档案馆内,可以以档案馆为中心,远距离实时输送,扩大使用范围,吸引更多的档案使用者。其次是通过网络将已开放的档案上网并建立相应的APP或者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让更多的群众来了解档案、利用档案。

(三)开拓思路,智慧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档案需求更多、要求也更高,更新速度更快。要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很多工作要走在前面。要坚持走智慧档案发展之路,探索“智慧型”档案信息服务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医疗、户籍、婚姻、城市拆迁、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关系的档案资料,动态感知和预测分析群众需求,主动提供针对性的信息资料和指导性的路径方法,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将档案的利用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档案工作帮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档案馆数字化档案管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数字化制胜
when与while档案馆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