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2019-03-26余运影吴炳煌赖靖慧卢敏敏蒋雁华

光明中医 2019年6期
关键词:肩手患肢中风

余运影 吴炳煌 赖靖慧 卢敏敏 蒋雁华 铙 婷

在中风之后出现的肩部疼痛、拒按,患肢手肿胀,一些患者伴随肩关节半脱位,使肩手运动功能障碍,这便是所谓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假设不采取及时性的治疗,将导致患者手指挛缩畸形、手部肌肉萎缩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功能康复,产生严重的影响。此次研究选择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症患者,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中风后肩手综合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年龄为56~82岁,平均年龄(59.9±7.5)岁;男20例,女16例。对照组年龄为54~80岁,平均年龄(55.4±8.2)岁;男22例,女14例。2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1.2病例选择标准参考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伴有肩部疼痛和患肢手肿胀者,均经MRI及CT证实。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内分泌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病,严重糖尿病、肿瘤患者;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疾病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治疗方法

1.3.1观察组应用温针灸治疗,取穴:后溪透合谷、肩前、肩贞。医疗工具选择的是华佗牌的针灸针,针刺手法使用的是飞针法,对穴位的消毒需严格化依据规定进行,留针时间30 min,以得气为度。针灸针刺入的深度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温针灸通常情况下每穴3壮为佳,按照患者的耐受程度适当化调整。每周进行5次针灸治疗,持续4周。

1.3.2对照组应用传统针刺手法治疗,不使用温针,其余的治疗方法及对穴位的选择,均等同于观察组,每周进行5次针灸治疗,持续4周。

1.4观察指标在结束治疗之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Fugl-Meyer关节活动及疼痛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分成4个等级,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划分:无效:患者肿胀、疼痛等症状并无改善;有效:患者的肩手综合征仍然会影响到手臂的活动,但肿胀、疼痛症状获得显著改善;显效:肿胀、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是在2个月之后,但是通过相应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最终消失;痊愈:患者的症状均消失,并且也无任何复发。评定患者肩痛时,可借助于Fugl-Meyer疼痛评定及关节活动方法。

2 结果

2.12组患者Fugl-Meyer关节活动及疼痛评定对比相较于治疗前,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及关节活动均获得明显性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关节活动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Fugl-Meyer关节活动评分及疼痛对比 (例,±s)

2.2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经不同方式治疗之后,观察组中无效2例(2.78%),有效4例(11.11%),显效27例(75.00%),治愈3例(8.33%),对照组中无效9例(25.00%),有效5例(13.89%),显效20例(55.56%),治愈2例(5.56%),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3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日常的活动、食欲、精神面貌以及自身的疾病认知和睡眠的质量这5个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5个方面评分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例,±s)

3 讨论

当前还没有关于中风患者极易发生肩手综合征的统一化定论,可能和患者长时间卧床及肢体摆放的状态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因患者气虚血瘀,致使患者肩部气血运行发生问题,导致脉络痹阻,出现肿胀疼痛的症状,这便是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在中风之后,出现的肩部疼痛、拒按,患肢手肿胀,一些患者伴随肩关节半脱位,使肩手运动功能障碍,这便是所谓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假设不采取及时性的治疗,将导致患者手指挛缩畸形、手部肌肉萎缩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功能康复产生严重的影响。通过针对性的温针灸穴位治疗,可减缓肩手综合征的症状,帮助患者疏通经络,益气活血,缓解病人的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治疗前,通过相应有效治疗之后,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关节活动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且经一定程度治疗,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5.00%。在进行干预之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日常的活动、食欲、精神面貌以及自身的疾病认知和睡眠的质量这5个方面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5个方面评分都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证实,2组均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所致的疼痛,增加活动度。温针灸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可增强温阳通络的作用,本研究也发现观察组在关节活动评分及疼痛的评分及近期疗效上优于对照组。此外,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避免在患肢静脉输液,并保持患肢的良姿位,这有助于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综上所述,选择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症,能够实现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加快康复速度,缓解临床症状,增强关节活动程度,缓解患者的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肩手患肢中风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实施康复护理的价值评定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联护理在脑卒中中年患者肩手综合征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中风后肩手综合症的康复研究进展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