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2019-03-23高娜韩晓越张冰冰姜德君

考试周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特点教育

高娜 韩晓越 张冰冰 姜德君

摘 要:随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增强,班级中开始出现非正式群体,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班级管理的发展。本文以研究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为内容,以文献研究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对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从不同的层面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特点;教育

一、 小学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正式群体是指学校为达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而成立的团体,比如班级委员会和实践活动组等。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同时班级中也出现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但是对非正式群体的界定存在着争议。李学农就在他的《班级管理》中提到的非正式群体是指在小学班级的正式组织中,学生之间也在组织规定的关系之外发生着交往关系,从而形成了一定的交往群体。这种群体就是小学班级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叶澜也在他的《教育学原理》一书中也论述到学生非正式群体特指在学校教育生活中、没有或是缺少正式组织规范、教师也没有正式介入的一类学生群体。根据二位专家对非正式群体的界定,总之我认为非正式群体是学生们以相同情感、爱好、理想、观点和习惯为基础,在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没有正式规定的小团体。管理班级时非正式群體是必不可忽视的问题,班主任全面的了解与研究非正式群体有重大的意义,利于班级管理的发展。

二、 高年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一) 利益性的特点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塞尔曼对儿童友谊做的专门的研究表明,儿童的群体的关系是即时型玩伴的关系,群体之间往往是因实物联系在一起,很难成为稳定的友谊关系。他们在一起往往是因为彼此之间有利益可获取,却不能够一起患难。如果一个学生愿意帮助另一个学生实现他的愿望或是帮助他得到他喜爱的玩具,那么他们就会很快的成为好朋友,自然地建立起一个小群体。但如果一个学生像另一个学生索要自己喜欢的东西未得到时,他们的友谊小船就会立马翻掉。这些说明非正式群体之间交往具有互利性的特征。

(二) 互补性的特点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对自身优缺点的了解与评价,开始注意周围能够弥补自己优缺点的同学。学生会趋向与自己互补的学生在一起交流沟通,一起玩耍,就会形成朋友圈,即是互补型的群体,这显示出非正式群体有互补性的特点。此阶段群体不同于其他阶段具有排斥性,而只要彼此间合适并愿意参与进来,就会成为非正式群体的成员。

(三) 向心性的特点

小学高年级阶段有的学生优势的特点就会凸现出来,周围的学生会对其产生羡慕与追随,从而也会成为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日常行为会趋向与核心人物相似。如果核心人物制定出统一的规范,群体的成员就会自觉地遵守,他们之间相助相爱,相互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核心人物的作用比家长和老师的更具有影响力。

(四) 多样性的特点

小学高年级的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如果与班级的目标一致时,他们对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有促进作用,也会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发展。如果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班级的管理目标发生冲突时,则会阻碍或是破坏班级的建设,会导致学生的成绩下降。非正式群体的双重性要求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进行多面的考虑,引导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班级的目标相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优秀的班级。

(五) 流通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日常生活中非正式群体的成员聚在一起谈论所见所闻,个体与小团体及小团体和小团体之间都有所联系,消息就会迅速地在班级中传开,甚至会有可能传遍全校,说明非正式群体具有流通性的特点。同时非正式群体也具有及时性的特点,如果学校传达一些公告或是发生重大的事情,非正式群体会及时地使消息在学生中传开。如果非正式群体的流通性和及时性不被控制得当,就会成为传播小道消息或是谣言的渠道,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交流要理性的传递有用及真实的消息。

三、 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对策

(一) 全面认识小学高年级非正式群体

班主任若想有效的引导及教育高年级非正式群体,必要明确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和内涵。不能够只看见非正式群体消极的一面,还应正视积极的一面。若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和班级管理目标趋向一致时,群体中的成员们的气氛会感染其他同学,在实现班级管理目标时就会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比如学习小组会影响着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发展。教师对于班级中有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给予肯定和支持的态度,并给予相应引导,显现其积极的作用;不能采取粗暴简单的方式对待非正式群体,否则会增进学生抵触心理。因此要耐心和学生交流沟通,细心观察,全面深入了解其特点,从而进行零距离的教育引导,逐渐趋向积极方面发展。

(二) 注意对核心人物的领导

高年级的学生自我价值观增强,总会想成为他人心中的有威严的形象。在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作用很大,因为核心人物的威信力与影响力是较强的,其他成员的行为、观点、志趣会与他一致。这需班主任做好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接触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了解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对待核心人物要态度温和,要耐心和细心,细心观察其特长与能力,找合适机会发挥他们的影响力。根据其能力特点在班级中安排相应的工作让他们去做,时时给予帮助与指导,并适时鼓励和奖励,树立信心,让他们在其中逐渐的有所转变,继而达到转化非正式群体为班级管理目标一致的目的。

(三) 教师提升自我专业水平

教师提高教育能力与自身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兴趣,树立自身影响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非正式群体的负面效应。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懂得用合适方法技巧与策略,莫要在课上与公共场所对学生指责与辱骂,要从多角度耐心引导,让每个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与关注,使学生的行为趋向于老师,从而促进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四) 形成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网络

教育是需要多方面的合作与支持进行,只凭学校的单方面力量未能达到目标,必离不开家长及社会方面的配合、帮助和支持。学校自身要有增强服务的意识,可经常通过家长开放日和家长会交流管理理念;班主任可利用微信、QQ、短信方式与家长及时沟通,也可通过微信群分享学生在校表现的视频,家长可随时清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形成家校合作力。家长应配合与肯定支持班主任的教育与管理目标,否则会偏离教育效果;也应做到关注与了解自己孩子的一切行为习惯,兴趣与志向,交往人群及性格特点,若有反常地方与班主任及时沟通交流,制定教育引导方式。社会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创造良好教育氛围。社会也要多开展利于学生发展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追逐世间的美好。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想要管理好高年级的非正式群体,应充分了解非正式群体的特征,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同时班主任也要辩证看待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影响力,协调班级中多种群体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班级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论文中采用文献法做出一些研究,但此研究情况是片面化的,简单化的,在以后的研究中需多采用一些调查法和实践论证方法有针对性的研究,这样研究結果具有实证和全面化。

参考文献:

[1]李学农.班级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叶澜,杨小微主编.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何德平.班级小团体管理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

[4]苏玉秀.试论小学“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管理对策[J].文理导航(下旬),2017(5).

[5]李双倩.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J].考试周刊,2016(46).

[6]程明.浅析小学非正式群体的阶段特点[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4).

[7]宋艳.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2013(39).

[8]于颖.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及其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7(1).

[9]唐秀莉.小学高段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教育策略研究[J].2017(34).

[10]吴飞燕.小学生班级小团体现象及其引导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作者简介:高娜,韩晓越,张冰冰,姜德君,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大学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特点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