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青年创业园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9-03-22张英彦

关键词:创业园安徽省园区

张英彦

(宿州学院 商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随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即被正式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件精神,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促进地区就业稳定保障民生,各地积极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青年创业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青年创业园”是指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团省委联合认定,以扶持高校毕业生、归国留学人员等青年群体创业,扶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为目标的创业园[注]关于印发安徽青年创业园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皖人社发〔2014〕22号,http://www.ah.hrss.gov.cn/web/news/4063/ 105083.html。

一、安徽省青年创业园发展现状

安徽省实施创业园发展模式起于《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组织实施‘创业扶持工程’,推进创业园区建设,市、县(区)普遍建立创业园、创业街”[注]关于印发安徽省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的通知,http://www.ah.hrss.gov.cn/web/ news /1205/ 1941.html。建设目标是“2006年全省建立100个创业园;2007年建成10个创业示范园;2008年建成20个示范园”。安徽省青年创业园的建立起于《2014年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注]关于印发2014年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皖人社秘〔2014〕41号,http://www.ah.hrss.gov.cn/ web/news/2522/90621.html。“积极扶持民营创业孵化基地,新建一批青年创业园。深入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2014年批准建立第一批安徽省青年创业园,至今已经建立4批共20家(见表1)。

表1 安徽省省级青年创业园建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园区名称所在城市获批或建设年份认定等级建设成果园区定位10合肥市青年创业园合肥市2016A类2级入驻企业112家综合型青年创业示范园区11六安大学科技园六安市2016B类3级入驻创业项目80家,其中注册企业68家,大学生创业团队12家,启动区项目入驻率达到99%综合服务平台 12马鞍山慈湖创业园马鞍山市2016A类2级在孵企业101家,毕业企业22家综合型科技企业孵化器 13安徽铜草花电子商务创业园铜陵市2016C类2级-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基地 14黄山·向上创业小镇黄山市2016B类2级入驻企业62家互联网+时代的众创空间 15马鞍山郑蒲港新区青年创业园马鞍山市2017A类2级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190亿元,在建项目15个现代临港物流区,现代临港工业区,产城一体主城区 16安庆市筑梦新区青年创业园安庆市2017A类3级入驻企业129家中西部地区创新示范区、安徽省“四新”经济集聚区、安庆市构造产业新体系先行区 17合巢经开区三瓜公社青年创业园合肥市2017B类2级入驻企业75家,初始创业小微企业40余家,吸引青年回乡创业就业300余人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农特产业基地集中区、电商休息农业观光体验区和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区 18芜湖市镜湖区雨耕山青年创业园芜湖市2017B类3级入驻198个创业项目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19桐城市电子商务青年创业园安庆市2017C类2级入驻农业经营主体20多家,年销售额3 000多万元农村创业创新资源聚集平台 20江淮云青年创业园淮南市2017C类3级引进在孵创业企业51家,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400亿元以上,就业创业孵化5万人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资料来源:根据各创业园园区网站资料整理

(一)市场规模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明显

2013至2017年间,安徽省全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超4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从6.2%提高到24.7%,跨境电商贸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境外世界500强在皖新设企业65家,累计达到15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资比重从17.4%提高到20.8%,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从28.2%提高到36.3%。年均新增1 000多家限上企业,累计超过1.2万家;外贸备案登记企业2.8万家,实绩企业超过7 000家。2017年,集中签约重大项目222个,投资总额3 409亿元,目前已有183个项目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占集中签约项目总数的82.4%;115个项目开工,占项目总数的51.8%。

(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创业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劳社〔2009〕10号)、《安徽青年创业园建设管理办法》(皖人社发〔2014〕22号)、《安徽青年创业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7年)》(皖人社发〔2014〕20号)、《“创业江淮”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皖政办〔2015〕39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皖政〔2015〕51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修订印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配套文件的通知》(皖政办〔2015〕40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6〕6号)等等政策,从促双创、降成本、助融资、拓市场、强保障等方面对青年创业园的发展给予支持,创造了安徽省青年创业园健康快速发展的优良政策环境。

(三)示范带动成效显著

在安徽省青年创业园建设的示范效应带动下,安徽省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合肥市、芜湖市入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2014年),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选第一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12年),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庆智慧产业园入选国家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15年),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安徽商之都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天方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饕餮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15—2016年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中国声谷创业园小微基地、马鞍山软件园、宁国市佳佳小微企业创业园、青阳县经济开发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入选第三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7)。通过青年创业园的建设,各个市、县域开始了青年创业园建设的探索之路,使县域经济实现了稳步发展,同时也使投资环境有了优化。

二、安徽省青年创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

2014年至2017年间,安徽省共批准建立20个省级青年创业园,区域分布见表2。

表2 安徽省青年创业园区域分布状况

从区域分布上看,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分别有4家,共12家,安庆市2家,其他各地市分别只有1家。安徽省共有16个地市,而亳州市、阜阳市、滁州市、宣城市及池州市均没有。且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合芜蚌试验区及皖江示范区,其他地区较少,只有黄山市、淮南市、淮北市各有1家,对于本来发展实力较弱的皖北地区仅在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有三家,仅占总数量的15%,而蚌埠市还属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围内。

(二)创业引导体系不完善

作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青年创业园一般都会建立相应的创业引导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新形势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青年创业生态环境,引导广大青年投身到创业大潮中来,是建立青年创业园的目标。笔者经过调查,各地青年创业园创业引导体系主要侧重于资金的扶持(见表3)。而对于创业孵化过程中涉及的技术扶持、科技成果转化、各类政策实施中的政府监管、扶持资金的绩效考核鲜有涉及。

表3 某青年创业园主要创业引导政策

(三)缺少园区综合发展规划

根据笔者调查,各个园区基本上确立的发展目标都是要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预计引进、 孵化企业多少家, 签订合同多少项, 引入什么样的项目, 预计园区年产值, 年销售收入,年利润等等经济效益指标,但对于园区自身的运行管理、 功能布局、 投资规模、 人力资源培养等等则没有明确规划, 即使有些园区设置了一些功能,比如企业沙龙, 小企业服务中心等等,也没有充分发挥其指导、服务、引领功能,影响了园区的进一步扩大发展。

(四)培训体系缺失

青年创业园实质是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是集企业孵化、产业培育、功能园区建设为一体的专门机构。需要为广大创业青年提供专业的创业指导和实战经验培养。为入园企业提供创业培训也应是青创园的一项常规工作。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创业培训主要依托各高校,面向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培训师资也是主要依靠高校自身的师资力量,2018年6月安徽省人社厅,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才开始招募组建省级“筑梦”创业导师百人团。尤其是园区层面的培训更少,由于缺少独立的创业培训基地,专业的师资力量,没有形成整体力量,导致青年孵化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不强,部分创业者对经营中遇到的风险缺乏预见性,这些也是导致我省青年创业成功率偏低的因素之一。

(五)园内企业建设资金不足

青年创业中的资金不足问题是创业青年面临的实际问题。为解决创业园发展所需资金,安徽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扶持补助及一次性定额社会保险补贴、设立续贷过桥资金、实施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发放“税融通”贷款及支持企业上市等资金支持政策。但事实上,各项政策均是有条件的,须是满足条件的企业才可以获得扶持。例如要获得“税融通”贷款须是已有纳税记录、无不良信用记录、纳税信用级别不低于B级的中小微企业。而对于刚刚开始创业的小微企业,往往会因为不能满足条件而难以获得扶持资金。

三、促进安徽省青年创业园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健全培训体系

各地应制定培训标准,积极组织各类职业培训机构、高等院校和有条件的社会团体开展创业培训,培养青年的创业能力、市场开发方式,加强创业者个性心理素质、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为青年选择自己的事业和自主创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在培训方式上,可采取案例分析、知识讲座、创业者讲堂等多种方式;从培训内容上,可以进行创业意识培训、创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培训、企业管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等;在培训师资选择上,邀请创业成功青年企业家讲授创业的经验和体会,创业知识以及创业技能,或聘请专业人士指导青年选择创业项目、建立创业团队、创办企业及其运营管理,获取政府扶持和融通创业资金等;在培训形式上,不能拘泥于授课培训的形式,还可以通过举办创业知识竞赛,实地观摩青年创业大赛,定期到创业企业实地工作实践等方式培养青年的创业实战能力。

(二)拓宽青年创业园融资渠道

青年创业最大的障碍是资金短缺。拓宽青年创业园融资渠道,建立青年创业的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从根本上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上的帮助和支持。

拓宽青年创业园融资渠道,建立青年创业的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安徽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作用。安徽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宗旨是向社会广泛募集资金,通过资金扶持、技能培训、信息服务、政策协调和社会倡导,帮助青年创业就业。因此可以借助安徽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吸纳社会资金,用于贷款贴息补贴、培训补贴、创业园平台建设,或直接给予创业企业资金支持。二是建立青年创业引导资金池,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设全省统一的青年创业融资平台和担保平台,实行资源共享互通。三是创新融资方式,鼓励青年创业者通过互联网金融、股权融资、众筹融资等方式,自主筹集创业资金。

(三)整合园区资源,疏通青年创业渠道

园区应整合园区资源,搭建园区与入园企业,入园企业与园外企业,园区与高校,园区与银行、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的交流平台,建立创业服务、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人才中介、技术推广服务等在内的服务网络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经营咨询、活动策划,政策宣传等服务。促进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疏通青年创业渠道,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和企业加入青年创业园,增强园区和创业基地的孵化功能,使之形成具有一站式功能的青年服务平台。

(四)借助共享经济推动青年创业园建设

共享经济对应的商业模式是把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其实质是使用权的共享。按照《安徽青年创业园建设管理办法》规定,青年创业园建设应通过闲置场地改建或创业孵化园区扩建等方式建设而成,建成后按照“一园一业”、“一园一品”的思路,确定其发展定位,吸引孵化企业。入驻的孵化企业必须签订创业孵化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孵化期满应当及时迁出创业园。所以青年创业园发展模式实质就是共享经济模式的推广和延伸。也就是,政府利用闲置资源改建扩建青年创业园,其相关资产所有权归政府所有,再面向社会以减免税收和房屋租赁费、补助水电费和物业管理费、提供办公设备等方式,吸收、招纳青年创业者入驻园区创办企业,孵化成功后企业迁出创业园区,实现政府通过创业者的成功创业带动社会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创业者通过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加速创业成功,实现人生价值和增加收入,达到双赢的局面。

青年创业园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推动入园企业的聚集和发展上,这就包含了引入企业和培育企业两个方面的内容,因而青年创业园区的建设和运用应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各地青年创业园建设没有统一的管理运营模式,但都会涉及到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融资投资、政策支持及配套服务等问题,需要各青年创业园区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结合本身发展定位,探索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猜你喜欢

创业园安徽省园区
成长相册
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 依托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新模样
苏州创业园:倾心服务筑侨家 硕果累累迎党庆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