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会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改革

2019-03-22路幸福张云伟

关键词:社会学导师制本科生

路幸福,张云伟,杜 凤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催生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进一步提出要“实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燎原计划”“落实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新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强音的背景下,主动迎接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态势和新要求,反思社会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界从人才培养的一般意义上讨论了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如,学者认为社会、政策、文化和家庭等创新创业外部环境支持差,我国总体上缺乏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1];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人才质量和规格不符合市场要求[2];学生主体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缺乏动力和目标[3]。为此,国内学者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如“分阶段+课程模块”“实际项目+双导师制”[4];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和学科竞赛体系[5-6];鼓励教师实行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独立思考精神[7-8];要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资源的整合及师资结构的优化等方面加以综合性改革[9]。另有研究介绍了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出应该摒弃唯分数论的目标导向、扭转刻板规训的教学传统、形成超越资源类指标的评价导向等等的建议[10];培养校园创新创业教育的启迪、构建创新创业多级组织架构、完善创新创业教学环节等政策建议[11]。作为应用性社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强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对专业能力的创新创业要求很高。然而,对于如何培养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学术研究很少。尽管如此,学界在一般意义上或对部分专业讨论的创新创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等对社会学专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一)专业发展本土化的需要

社会学专业的发展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不能一味照抄国外成果研究中国。费孝通提出社会学重建的方针,指出“我们对中国社会了解还很少,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但是我们一定要自己来搞,搞出一个社会学的中国学派。我们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们的知识是要为我们实际生活服务的,所以有应用的一面。”[12]37社会学专业发展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本土化程度不高,专业成长缓慢。雷洪认为社会学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社会提供的目标与手段之间、社会需求与学科供给之间、制度安排与行动选择之间、理想功能与实际效果之间、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之间的矛盾[13]。可见,社会学专业发展必须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以本土化问题为导向,以构建本土化理论和方法为价值诉求,培养本土化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根本,这是社会学专业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二)专业人才新内涵的时代要求

2017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提出,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开展跨学科探索性研究,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社会学学科作为为数不多的社会科学被写进规划,将作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学科支撑之一,这就对社会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学专业人才要具备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型、打好“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变革的敏感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

结合教育部制定的社会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社会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社会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国际视野和国情意识,具备联系中国社会实际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具备跨文化沟通和自我调适的能力,具备服务社会与管理社会的能力。专业能力方面要具备从事社会调查和研究、社会咨询与规划、市场研究与咨询、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政策研究与评估等方面的职业能力,以及运用社会学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

二、社会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为客观了解社会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于2017年12月5日-2018年1月3日,在安徽省开设社会学本科专业的三所院校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为2014-2016年入学的在校本科生(2017年入学的学生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认知不深,故不在此次调查之列),调查方法为普查,因部分大四学生不在校未能调查,故而发放调查问卷188份,回收有效问卷175份,回收率93.1%。调查对象中男性占33.1%、女性占66.9%,安徽省内生源占83.4%、省外生源占16.6%,入学时间为2014年的占29.1%、2015年的占28.6%、2016年的占42.3%。

(一)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中的融合度较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全社会的发展新形态,也是指导新时代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人才要求。首先,从课程开设来看,目前,社会学专业尚未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仅仅在学校《就业指导》通识课中出现创业教育内容,或面向部分有创业意向的本科生开设创业能力系列培训(如GYB、SYB、创业模拟实训等),这些课程及培训或者效果不佳或者受众过窄,且仅限于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与社会学专业融合度较低;其次,从校园宣教来看,各高校都在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创新创业典型人物或事迹的宣传力度。从社会学专业学生的认知情况看,被调查者认为所就读的学校有宣传创新典型人物或事迹的占71.7%。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典型人物或事迹的渠道主要是校园网(45.7%)、宣传栏(40%)、学校官微(33.1%)、校园广播(24%)、课堂教学(21.1%)。主要渠道是学校或学院层面上通过网络进行的宣传,相比较而言,创新创业人物或事迹及相关资讯融入课堂教学的比例很低,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是创新创业并未引起专业教师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明显不足。

(二)教育教学方式创新不足

从当前国内教育现状看,仍然以知识教授为主,缺乏创新教育及方式[14]。反思社会学专业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影响,现有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期望相去较远。

图1 教学方式与学生期望对比

对比发现(图1), 目前社会学专业学生认为, 专业教学仍以讲授式教学为主(98.3%)、 其次是讨论式教学(48.6%), 而最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实验式(11.4%)、 实践式(30.9%)、 情景式(9.1%)、翻转课堂(19.4%)、启发式(21.1%)、研讨式(17.7%)等教学方式并未得到很好运用。学生期望的教学方式按期望值高低排序是实践式(50.9%)、情景式(37.7%)、讨论式(34.9%)、 讲授式(33.7%)、启发式(30.9%)、研讨式(28.0%)、谈话式(20.0%)、实验式(18.9%)。学生期望降低单纯的讲授式教学和并不深入的讨论式教学,期望能够提高体现主动性、参与性的实践式、情境式、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可见,目前教学方式与学生期望之间差异较大,反映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然而,实际上当前专业教学方式已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力图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如学生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多以开放式为主(88.6%),课堂研讨问题的类型以设定情境下的问题为主(54.9%)、真实的案例为辅(43.4%)。但是,仍然存在些许问题,如教学考核方式上,以分数或等级式评分为主(96.6%);评语式只占1.7%;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为重复记忆的占49.7%,知识拓展与理解记忆的占48%。

学生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总体认识方面,认为创新能力教育水平很高或较高的占33.1%,一般的占56.6%,较低或很低的占9.7%;认为创业能力教育水平很高或较高的占21.1%,一般的占57.1%,较低或很低的占20%;在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方面,认为开设创新课程的占32%,开设创新类讲座的占32.6%,开设创业课程的占30.3%,开设创业讲座的占25.1%;认为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讲座的次数只有1-2次(创新课程25.7%、创新讲座18.3%,创业课程24.5%、创业讲座14.8%),鲜有3次以上。

(三)本科生导师制尚未普遍实施且效果较差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学校以制度的形式要求专业教师负责对一定数量的本科生进行学习、研究及发展方面的指导[15]。调查表明50.9%的社会学本科生认为学校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为1人或2人的各占1.1%, 3人的占13.5%, 4人的占46.1%, 5人的占23.6%,6人的占6.7%,7人的占2.2%。导师指导的学生数多为4-5人。导师的指导情况,每周数次的占2.2%,每月数次的占19.1%,每学期数次的占55.1%,没有指导过的占22.5%。 在实施导师制的学生中, 导师主动联系或由其他同学联系开展指导的共占81.5%, 学生自己主动联系的为0。 在指导内容方面,指导读书的占70.8%,研究设计的占44.6%,指导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占46.2%,指导专业实践的占32.3%,指导见习实习的占10.8%,指导专业竞赛的占18.5%。可见,本科生导师制并未普遍实施,即使在已实施的学校,实施情况也并不理想,导师指导次数不足每月一次和完全没有指导的占了近80%,而且学生处于完全被动地位,对创新创业教育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四)创新创业活动参与情况较低

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支持或举办的创新创业活动很多,基本能够满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所需,特别是90%以上学生都认为学校支持或举办了创业项目、创业计划大赛、优秀创业团队评选、创新项目申报、社会调查专业实践等活动。然而,社会学专业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情况不尽如人意,仅有社会调查专业实践的参与情况达到72%,其他活动均未超过50%。从期望值看,70%以上学生认为个人需要进一步参与专业知识竞赛、创新项目申报、毕业论文培育、社会调查专业实践等创新类活动,而对创业类活动的需求情况明显低于创新类活动(图2)。反映了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创新需求较强,创业的需求并不强烈,创业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图2 学校支持或举办、自己已参与、个人参与期望情况对比

对于有参与创新活动经历的学生,参与人数较多的活动依次是:搜集资料与整理文献(74.6%)、组织人员(32.1%)、策划活动(28.4%),其他如发起、筹集资金、风险评估等创业活动参与人数不足10%。可见,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参与层次较低,多从事较为基础的资料搜集工作,对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有限,对创业活动来说实质性参与更少。

关于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主要目的分别是:提升创新能力(67.6%)、学习巩固专业知识(64%)、挣学分(41.2%)、评优评先(32.4%)、升学需要(考研、推免、出国等)(22.8%)、老师要求(19.9%)、同学攀比(3.7%)、家长要求(2.9%)等。

高校组织创业教育系列活动可以显著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愿[16],从图2可知学校支持对学生创业参与期望的提升有推动作用,但实际参与情况并不理想。关于所在学校对创新创业的具体支持方式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设置指导机构(75.3%)、资金支持(90%)、专业社团(87.1%)、兴趣小组(68.2%),然而学生的获得或参与情况均不足40%,而学生期望却均超过70%(图3)。可见,学校支持有力,学生获得或参与情况过低,与学生期望之间形成鲜明反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既有曲高和寡之嫌,也有学生消极应对的可能。

图3 创新创业支持方式、个人获得及期望对比

三、“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五个要素(图4):第一,在教育教学环节方面,大力推进三个课堂联动,即第一课堂教学改革、第二课堂校园“双创”活动、第三课堂专业社会实践;第二,在教育主体方面,实施两项制度,即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科生导生制。五个要素形成“五位一体”的关系,共同推动实现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提升。

图4 “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般路径

(一)围绕创新创业目标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渠道,美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并非零散的几门课程,而是前后衔接、层层递进,学生可根据修业年限和兴趣进行选修;坚持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重,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上形成有效对接[17]。本科生大部分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来自课堂教学,然而一言堂式的传统讲授方式,已无法满足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但该目标的实现又无法脱离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方式改革非常必要。改革的主要出发点是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激发学习主动性。这就对教学及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在教学方式方面,每位教师都要把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作为自己的责任,广泛采取研讨式、启发式、情景式、专业实践等学生期待程度较高的教学方式;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每门课程、每个知识模块都要能够成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触发点,减少常识性问题、认知性知识的讲授,注重知识点的应用性、分析性,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升应用、分析能力;再次,在课堂教学中要融入大学生身边的创新创业典型案例,用真实案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

(二)建立学校主导、社团主体的校园创新创业活动机制

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路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现学生需求的创新创业活动。活动开展应该由学校主导、社团为主体,因此,学校教务、科研、学团等部门可以设定一系列创新创业主题的必修环节,纳入学生素质拓展学分,根据活动参与情况及成绩予以认定学分;同时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专门承办创新创业相关活动,或者与其他学生社团联合开展活动,以及时有效的把创新创业理念及内容融入到各种学生活动中,提升学生活动品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目的。

(三)依托社会调查的专业社会实践

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十分强调社会调查和其他专业实践的作用,社会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教育模式。上世纪末,费孝通就指出“当前世界和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变化都很快,社会学、人类学者要跟上这种发展变化,必须跟着实际走,坚持田野工作,实地调查,这是这门学科的基本功、看家本领。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时,切不可放松这方面的要求。”[18]进入新世纪又提出“在培养从事中国社会学工作的新一代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联系科研的原则……社会科学离不开社会调查……要取得关于社会的科学知识,必须要针对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系统的观察,经过分析、整理,提高到理论的认识。”[12]37所以,社会学要立足于中国社会实际,从科学的调查研究入手。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社会急剧转型的40年,大量的社会经济发展成就需要总结,同时也有不少社会问题需要分析和解决,立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本土实践,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开展实证研究,组织并提供社会服务,是社会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要求和必由之路。

(四)推广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本科生在课堂教学之外接触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有效机制,采取本科生导师制并通过考核强化该制度,是提升本科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路径。本科生导师制应该贯穿本科四年,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导师应给予个性化的指导(见表1)。

表1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阶段

此外,还应设创新创业导师,专门为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这部分导师应是政产学研相结合、来自创新创业实务领域的专门人员。

(五)建立本科生导生制

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高校肩负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三个课堂联动的教学环节,需要教育主体有效地组织、执行、引导,教师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主体,但大多数情况下“师”与“生”之间始终存在许多主客观的障碍或限制,若要有效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师”“生”之间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机制,即本科生导生制。本科生导生制是一种学生教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教学辅导型”“学生活动型”“制度建设型”等类型[19],有利于“教师、导生、学生”构成三位一体的探究学习新模式[20],形成“较大规模的项目制本科研究性学习模式”[21]。实则是一种团队自主教育的机制,以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带动低年级本科生的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实行导生制,低年级本科生可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在“观摩”——“倾听”——“参与”——“主持”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实现用青年的方式关注本科生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现象与问题的所思所想。

猜你喜欢

社会学导师制本科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