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

2019-03-21隋耀伟

现代交际 2019年2期
关键词:外语专业文化自信高校

隋耀伟

摘要:高校不仅肩负教书育人的使命,同样要扛起文化建设的大旗。应通过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校园文化,创新工作载体,宣传先进思想,培养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高校 外语专业 大学生 文化自信 路径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2-0023-02

在全球化时代,地方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基于其专业特点,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各种多元文化,其中不乏“普世价值”思潮、“自由主义”思潮等西方民主思潮以及西方宗教文化。以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要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占领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阵地,鼓舞大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民族文化之根,用强烈的责任担当,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争做文化传播使者,架起沟通世界桥梁。

一、加强工作体系建设,筑牢外语专业师生文化自信

针对外语专业师生的特点,在学习外国知识的同时,要谨防受到西方不良思想影响,以三个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为宣传点,带领外语专业师生学习国学,了解传统文化,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外语专业教师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真正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大学生民族之魂

确立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架起沟通世界桥梁”为主题的院本文化建设行动,全方位培育民族文化之根,切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思想经典导读》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其次,打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活动。通过举办外语文化节,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与节目编排和经典译介,作品覆盖了春秋战国、盛唐、明清各个历史朝代,师生们用多个国家的语言演绎中国经典,形成了强大的学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定期举办以国学经典赏析为主题的读书会,提升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再次,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阵地。着力加强以“国学译介”为主攻方向的翻译研究所这一科学研究阵地,组建起由教师和学生骨干组成的翻译团队,承担校内外各级别的重大委托项目。积极支持一大批优秀教师开展的“名师讲堂”这一学术报告阵地,对东西文化的交流交融进行透彻的解析。充分利用长春市文庙“国学大讲堂”这一社会性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阵地,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学习。积极发挥以学生为主导的外语学院大学生剧社这一创作阵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最后,在国际交流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借助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对外籍教师、留学生等进行文化熏陶,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把中国经典的茶文化、书法艺术和节日食品品鉴等内容做以推介。对即将出国的学生做好出国前培训,明确其做好中国文化传播使者的责任与担当。

(二)传承中国革命文化,铸大学生爱国之魂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国革命文化是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以“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有吸引力、有实效性的活动。组织外国语学院师生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具体的革命文化教育活动,使老师和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党史国史,更加理解了国情社情,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大学生信仰之魂

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是,典型人物示范。邀请社会上具有知名度的先进人物,如邀请当代中华新二十四孝王春来为学生做了一场慈孝文化讲座,从无数次的掌声中能够感受到学生对中华民族忠孝文化的诉求;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用自己的故事对教师的职业精神作出诠释,教育感染学生。二是,研读经典、探讨改革创新的时代使命、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活动,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和自觉。

新思想引领新目标,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引导外语专业大学生初心不改,牢记使命,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培育民族文化之根,通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将文化自信入脑入心,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

二、创新载体,探索培养文化自信路径

(一)通过双语党课,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为帮助外语专业学生树立牢固的文化自信,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全方位地打造了双语党课,即所有教师党员,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节党课给外教与留学生们,通过双语党课来传递新时代新思想,构筑思想的共鸣共振,成为十九大精神的宣讲者与传播者。同时,用各专业语言给学生们讲解十九大报告,用独特的方式讲述心中的十九大,引领广大外语专业学生在十九大精神的感召下,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与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学习新思想,感悟新时代,努力成为理论自觉、文化自觉、行动自觉的青年先锋,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二)打造四个平台,加强文化建设

以“国学大讲堂”及学习交流会作为理论学习平台,倡导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外国语言的同时,不忘汲取国学知识,培养外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以“信仰的天空”微信公众平台及学院专题网站作为网络宣传平台,进一步扩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交流和共同成长;以学院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为实践平台,带领师生开展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感悟中华传统文化;以学院志愿服务基地为服务平台,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志愿服务活动中。

(三)開展文化活动,宣传传统文化

通过组织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加深外语专业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理解认识,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国学知识素养。组织维吾尔族、侗族、土家族、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举办少数民族联谊会,践行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使各民族同学在党的光辉的照耀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的任务,要从思想引领、素养提升等方面努力培养人才,为新时期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环境和文化引领。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外语专业文化自信高校
刍议高校口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外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指导教师在外语类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