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课外阅读材料有机引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19-03-21杜文昌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考实践小学语文

【摘要】现如今,课外阅读物层出不穷,一大批优秀的阅读材料通过关注儿童的兴趣,设计并制作出符合儿童心理需求的读物,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小学生在课堂之外得到的快乐和知识,是传统的语文课堂和教材无法满足的。如何将课外阅读材料有机地引进课堂,将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转化到课堂中来,并加强课外阅读材料与课堂语文教学内容的联系,这是笔者近期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自身在教学中将课外阅读材料有机地引进课堂的实践,总结与反思出在实践教学中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材料;引进课堂;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正是处于需要开阔眼界、夯实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能够从题材、风格上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小学语文的教材,同时课外读物的经典部分还可以为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参照。选择优秀且适合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课外阅读材料,能够优化课堂教育方式,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将家庭开展为阅读的第二课堂

语文是一门知识繁杂、范围较广的学科,它是各科发展甚至人生发展的基础。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摆脱传统的只注重成绩的教学模式,其次要意识到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不断扩展教学阵地,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短、内容少的局限性,将语文学习的阵地扩展到校外实践活动或学生的生活环境中。

学生最初的学习都是从家庭开始的,最初的阅读也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学校和家庭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将学校和家庭结合起来“灌输”阅读教学,能够对语文教学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文章的初步阅读,然后家长可以搜集有关周总理的一些事迹,与孩子一起阅读,了解为何大家都排着长队来送总理,总理受大家爱戴的原因。笔者还让学生挑选出自己所喜欢的书籍,通过班会进行交流沟通,说出为何喜欢该书籍,它有什么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再与教师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对课文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还通过了解周总理的事迹,影响学生以后的做人处事以及思想品德修养。在学习《半根蜡烛》这种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时,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讲一下这篇课文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的特点,让孩子对课文进行初步的了解后家长分角色和孩子阅读课文内容。这样不仅使孩子觉得有趣,还可以通过角色的扮演让孩子对人物特点和文章的意义掌握得更明确。同理,在阅读其他的课外读物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方法,加深孩子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思维能力并没有完全形成,都是在模仿过程中一步一步长大的。因此,想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與积极性,家长不光要支持,还要做出表率,在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用自身的言传身教来直截了当地影响学生。

二、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并同步进行

教材中所选取的内容都是教材编写者精挑细选的经典,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教材中很多都是节选文章,或者内容较为简化的文章,需要学生通过一定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补充,了解到文章的前因后果。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还能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全方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进行某篇节选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其完整的材料进行阅读理解,与课内的学习进度保持一致,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内容与课外的阅读联系起来,提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小学五年级下册的课文《景阳冈》。《景阳冈》这篇课文是节选于《水浒传》的第二十三回,主要描述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名著《水浒传》进行阅读。《水浒传》近几年来频频被翻拍播出,学生们在电视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真正阅读该名著又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且许多内容学生无法读懂。因此,笔者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不同的小组阅读不同的内容,而后在小组之间沟通交流。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了解了本节课课文中的故事背景、人物简介等,更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还使学生通过对自己那一部分的阅读和分享,对名著产生兴趣,进而自觉地阅读剩下的部分,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有规划、有目标地进行课外阅读

对于课外阅读来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散文、诗歌、小说、寓言等不同的阅读题材有计划地进行阅读,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以及阅读内容的多样性,也能够使学生在多种材料中选取自己喜欢的题材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升阅读效率。

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都较为贪玩,更喜欢有趣味性的故事类的文章,并且诗歌、散文等都属于较难理解的题材类型。因此,笔者常常将寓言和童话类故事作为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具有丰满的人物形象、紧张刺激故事情节的题材,使学生特别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来,阅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等到学生掌握阅读要点,打开了阅读的思维之后,再贯穿上散文、诗歌等题材,学生才能接受并理解。针对学生的差异化,笔者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置了不同层次的阅读方案。对于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笔者引导其更多学习课外阅读材料的字词用法、优美的段落,还有比较经典的修辞手法的使用。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学生,笔者引导其在阅读完之后,通过学习和理解到的内容进行创作,写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文章,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对其文章的掌握能力也得到了一个“考核”。

四、制作“阅读成长手册”

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阅读成长手册”,不仅能够使学生记录自己的点滴阅读过程和成果,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够使教师有效地进行监督和引导,并进行及时评价。

笔者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制作阅读成长手册:(1)近期阅读目标,这个月阅读哪些书或者文章,细化到一天的阅读量为多少,并且每天更新是否完成,对进度进行更新,并写上自己的感想;(2)阅读中好词好句的积累,摘抄出自己觉得好的可取的地方;(3)写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有疑问的词、句等,在请教教师之后写上解答;(4)将自己阅读过的文章或者书籍做出整理;(5)留出教师评价部分。教师在对学生手册的评价过程中,要细致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对记录认真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并在班级上进行展览,鼓励更多的学生认真阅读并认真记录,体会阅读的兴趣和收获的乐趣。另一方面,笔者经常开设班会,鼓励学生在班会上大胆阐述自己在阅读中的收益、疑虑,并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总结   出更好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广阔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作用和意义,感受到阅读和语文的魅力所在。

五、总结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文又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基础,因此培养好学生的阅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师要将阅读材料引进课堂,不断地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关注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能够学习到优秀的作品,促使课外材料有机地引进课堂,成为课堂的助手。

参考文献

[1]徐曼.农村中学语文有效课外阅读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2]董婧.青少年活动中心与中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3]周周.课例研究:阅读教学的针对性[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4]刘柳.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杜文昌,1964年生,甘肃省静宁县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静宁县德顺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思考实践小学语文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