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走出新媒体时期电视纪录片编辑的创新之路

2019-03-21苏红亮

记者摇篮 2019年2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苏红亮

【摘 要】电视纪录片是电视媒体的主要节目形式,如何编辑更加吸引观众眼球的电视纪录片,是新媒体时期我国电视纪录片需要努力的方向。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媒体时期电视纪录片编辑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对其未来的创新方向和路径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升电视节目的收视效率,提高电视节目质量,是电视纪录片编辑创新道路上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时期   电视纪录片   编辑   创新之路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电视行业带来一定的挑战,传统的电视节目选材内容过于片面,语言风格过于固化,画面感不强,在新媒体时期,电视受众品位的提高,给电视纪录片的编辑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电视纪录片的编辑不求创新扩宽发展渠道,很可能丧失原有的优势地位,因此,我们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满足观众的需求,着重提升电视纪录片的质量和内涵,开辟新媒体时期电视纪录片编辑的创新之路。

一、电视纪录片编辑的发展现状

1.传统电视纪录片“现象级”的作品显现。一直以来,电视纪录片都是考验电视台或制作单位制作水平的重要标准。电视纪录片可以发挥电视艺术的优势,既有新闻性,也有艺术性,它需要摄制人员特别是编导要具备综合性的才能和各种驾驭题材的能力,近些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在素材选择和编辑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公众的视野下迅速走红,如纪录片《生门》《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这些优秀纪录片的诞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并且引发了观众的关注和讨论。在此推动下,电视纪录片的投资也在逐年增加。根据以往的信息分析,2015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相关政策的支撑下,电视纪录片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纪录片的投入资金达到了31.74亿元。2016年用于扶持国产纪录片生产的资金,超过34亿元(不包括新媒体、民营机构等其他渠道),2017年全国纪录片总投资额超过35亿元。将我国电视纪录片推向了高潮,对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电视纪录片的质量不断提升,收视率也节节高攀。逐渐聚集了一批忠实的观众,从中央台到省级台都出现了一些专业的纪录片频道和栏目,作为展播电视纪录片的窗口,扩大了电视纪录片的影响力。

进入新时期以来,电视纪录片的内容更加与时代相扣,电视纪录片已经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见证者,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2.电视纪录片开始走向融合发展道路。以往时期的纪录片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依靠电影或电视的记录频道或相关栏目,随着新媒体时期的到来,电视纪录片有了更加广泛的传播路径:互联网、IPTV、手机APP等融合高新技术的数字传播媒体。以风靡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为标志,我国的纪录片进入到由单一的文化作品发展到有价值的文化IP,在一片繁荣的文化创新背景下,一批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传统文化等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探索出一条从内容制作到模式运营的新模式,纪录片的制作模式更新颖、题材也更为广泛、传播路径和宣传模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以中央电视台第一季的《航拍中国》为例,播出当天在微博的播放量就超过了1800万次,相关微信公众号的评论文章阅读量超过10万+,这些数据表明,除了电视,高品质的电视纪录片同样也可以以网络渠道传播展现其价值。“互联网+”向我们展示着无限的可能,借助其东风,纪录片从内容为王到了IP为王的时代,媒介融合时期,让电视受众和互联网的受众从割裂走向互融,使新媒体成为纪录片创新发展和成熟的巨大推手。

二、新媒体时期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1.电视纪录片的选题应贴近群众。在新媒体发展时期,中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和发展。社会发展的重点也就从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问题过渡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新媒体时期,电视纪录片在制作中对选题的选择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更加侧重于从小处着眼,当前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主题要接近人们的基本生活,实现从传统到创新的过渡。《舌尖上的中国》是从人们的生活素材中选出的,针对当下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的“衣食住行”,向电视观众展示中国美食的节目。以人为本,以德服人,尊重人性、人格已成为社会各行业发展的核心要求。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和文化传播的方式,应该遵从时代发展的具体需求,不断地去完善和改进问题。作为沟通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桥梁,电视台承担着宣传党的政策、服务民生的重要角色,小处着眼,记录百姓生活的点滴,细微之处见真知,通过百姓的生活来表现时代的变迁。一方面表现了党对群众生活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时代的发展需要。

2.让电视纪录片的创新与生活和人文结合。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下,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體现出了更多的人文元素,并且也得到了更多的展示机会。从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看,不断地追寻时代的要求,探索出新的叙事手段,在艺术形式的表现上更加多元化。改变以往单一的主线式叙事方法,而是在表明电视纪录片基于主题和对事实尊重的基础上,向观众展示最具特点的纪录片。

比如,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第一集就向大家展示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丰富资源和食物,并且通过对多个地区、家庭、风俗习惯进行拍摄,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知识。

同时,在《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中,它还向电视观众展示了食物给人类带来的丰富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感情元素。利用平常生活的主题反映出中国各个地区不同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并且,在拍摄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食物在家庭、友谊和爱情等元素之中的感情作用,从而提高了电视纪录片的人文特点。

三、新媒体时期电视纪录片编辑的创新之路

1.电视纪录片编辑要善于实现思维上的创新。电视纪录片编辑的创新方式是电视节目创新的典范和缩影。为了促进电视纪录片的编辑创新,首先要改变传统观点和思维,将营销思维融入电视纪录片的编辑当中。比如说,在选择纪录片的主题之初,我们需要利用发展的眼光来查阅历史,认清未来,客观地分析人们的关注点,切实找到人们关心的重点,找到可以表达人们意愿的事物,最好是能够准确表达国家的意志和最受人民关注的话题,从民众的角度出发,找到公众最感兴趣的主题和实际生活需求,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且要以观察和提高电视纪录片的质量为主要目标。

比如近期播出的《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就是创新的典范,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核心,选取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突破困难,靠着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实现伟大飞跃。通过编辑内容向大家展示中国40年的变化,引发人们的共鸣,并且让这种潜在的民族自豪感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人的血液当中。

2.电视纪录片编辑策划上进行创新。无论是组织活动还是建立媒体平台,都离不开良好的策划和有创意的想法。电视纪录片的编辑要应用积极创新的态度,来进行纪录片的活动策划。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要多收集中央电视台和世界各地的优秀纪录片,借鉴其编辑的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了解优秀纪录片的创新思维。纪录片的创新编辑将会为日后的电视纪录片发展奠定基础,并保留丰富的资源信息。其次,要运用纪录片编辑制作的多种元素,为纪录片的编辑和制作带去更多新的创意和新鲜的血液,给观众增加视角上的新奇感,然后把群众的目光深深吸引到纪录片的内容之中。

3.电视纪录片编辑技术上增加创新的想法。有效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手段,提高电视纪录片的编辑水平和精细程度,杜绝传统电视纪录片中的死板现象,提高电视纪录片的观赏高度,同时,在纪录片的编辑过程中,还应该确保作品节奏流畅以及情感表达顺畅,通过节目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除此之外,在编辑的过程中,纪录片还要确保其具有一定水平的层次结构,通过循序渐进将观众带入到纪录片的场景中去,让观众感同身受。

最后,重視电视纪录片的外形包装,产生新颖的视觉效果,让电视纪录片更具生动性,吸引观众深入其中,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这也是电视纪录片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结语

由于传统电视媒体产业的发展受到新媒体时代先进技术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发展的角度考虑电视媒体的变革和创新,积极提高电视纪录片的质量,优化电视纪录片和新媒体技术的整合,实现新媒体时期电视纪录片编辑的创新,提升电视纪录片的整体形象。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 骆志伟. 新媒介环境下国产电视纪录片的传播策略[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30-134.

[2]程天德.论如何提高电视纪录片编辑的编导意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7(09):219-220.

[3]胡红. 浅谈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的电视纪录片在对外传播中的优势及生产、制作的创新[J]. 大观周刊,2012(49):30-31.

猜你喜欢

电视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的摄影原则与相关问题
电视纪录片的摄像思维与创新
探析电视记录片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研究
论中国电视纪录片原型叙事中的奇石符号
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
全球化纪录片的中国之路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