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阻络型痛风性肾病临床研究

2019-03-21马宝东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阻络痛风性血尿酸

赵 月,马宝东

(1.辽宁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排泄减少或生成过多造成尿酸析出结晶,长期沉积于肾脏,使组织病理学改变,导致痛风性肾病[1]。近年来,痛风性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研究显示[2],当归拈痛汤具有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当归拈痛汤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湿热阻络型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痛风性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收治的128例湿热阻络型痛风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中男性44例,女性20例;年龄32~75岁,平均(48.94±6.18)岁;病程5~20年,平均(9.76±1.33)年;其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18例,尿路结石19例,高脂血症38例,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6例。对照组中男性45例,女性19例;年龄32~75岁,平均(48.89±6.25)岁;病程5~20年,平均(9.79±1.42)年;其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17例,尿路结石20例,高脂血症35例,高血压病19例,糖尿病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肾脏病学》[3]: (1)符合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UA>417 μmol/L,女性患者UA>357 μmol/L),排除血液病、肾病、肿瘤化疗、放疗或使用噻嗪类利尿药等其他所致继发性高尿酸血症者;(2) ①~③中至少符合1项:①泌尿系结石;②至少出现1项肾功能指标异常;③持续性尿检异常(尿红细胞、血尿或蛋白尿>3个/HP)。

1.3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辨证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主症:关节疼痛,且痛有定处,部分患者甚至痛如刀割,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夜间尤甚。困倦乏力,偶有尿血,腰背沉重,脉滑数或弦,苔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红。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者;②符合上述中医诊断标准者;③年龄30~75岁之间;④患者知情同意。

1.5 排除标准

①依从性较差者;②妊娠期、哺乳期者;③对本药物过敏者;④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不利于疗效判定者。

1.6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调节血脂、控制血压、止痛等对症治疗,同时嘱患者低钠、低盐、低嘌呤饮食,注意控制海鲜、动物内脏的摄取量;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每天尿量2 000~3 000 mL;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

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非布司他片治疗,非布司他片(国药准字H20130009,规格:40mg/片,杭州朱养心药业有限公司)每次1片,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共服用2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拈痛汤治疗,当归拈痛汤方剂组成:羌活15 g、丹参10 g、萆薢15 g、苍术10 g、白术10 g、茵陈蒿15g、当归9 g、生大黄8 g、苦参6 g、泽泻9 g、猪苓9 g、虎杖20 g、甘草6 g、防风9g。随症加减:合并尿路结石者加鸡内金15 g;食纳差者加焦三仙15 g;血尿酸显著升高者加地龙15 g;血压高者加葛根12 g、钩藤10 g;关节疼痛者加伸筋草10 g、忍冬藤15 g。水煎服,每日l剂,分早晚2次温服,以7天为1个疗程,共服用2个疗程。

1.7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β2微球蛋白(β2-MG)、24 h尿蛋白定量(Upro)、血肌酐(SCr)、血尿酸(UA)等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8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5],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等检查未见任何改善甚或加重;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血肌酐水平降低20%~30%,24 h尿蛋白定量<1.5 g,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肌酐水平正常或降低>30%,24 h尿蛋白定量<0.5 g,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微量或正常。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β2-MG、Upro、SCr、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β2-MG、Upro、SCr、UA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组别时间BUN(μmol/L)β2-MG(mmol/L)Upro(g/24h)SCr(mg/L)UA(μmol/L)观察组治疗前13.65±3.453.87±1.252.14±0.42168.92±12.35542.12±18.83治疗后5.32±1.12∗△1.06±0.53∗△0.63±0.18∗△66.86±6.82∗△346.19±14.43∗△对照组治疗前13.62±3.483.89±1.232.12±0.40168.81±12.26541.96±18.89治疗后8.87±1.89∗2.45±0.861.33±0.31∗89.93±8.14398.53±16.17∗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安全性分析

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皮疹1例;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皮疹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2%vs 4.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均消失。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文献中对痛风性肾病并无明确论述,临床中常可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疾病变化规律的不同,将其纳入“血尿”“白虎历节”“骨痹”“水肿”“关格”“虚劳”等范畴。中医学者认为痛风性肾病的病因病机多因先天脾肾不足,外感寒湿而致湿浊内蕴,饮食不节而诱发。湿浊内生而蕴于肾,肾脏失其闭藏开合功能,使气血运化不利,而气滞血瘀与湿热交结,脏腑功能失调而致本病。其中湿热阻络型是痛风性肾病的最常见证型[6]。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通过口服药物、碱化尿液、调节饮食等方法降低血尿酸水平。药物治疗主要以抑制尿酸生成或增加尿酸排泄为主,如非布司他、别嘌醇等,临床疗效较确切,但毒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且易复发,这使痛风性肾病的用药受到了限制。国内外学者已着眼于寻求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中药,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本研究所用当归拈痛汤中,方中茵陈蒿、萆薢、羌活通利关节、祛风胜湿;生大黄通腑泄浊;泽泻、猪苓泄下焦湿热、淡渗利水;苦参、虎杖利下焦小便、清热燥湿;丹参、当归养血、活血、祛瘀;苍术、白术益气、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风、利湿、活血、通络、除痹、消肿、止痛之功[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肾功能指标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当归拈痛汤结合西药治疗湿热阻络型痛风性肾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肾功能,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且安全性高,可为临床辨证治疗痛风性肾病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阻络痛风性血尿酸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血脂、血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脑得生丸治疗瘀血阻络型脑动脉硬化症临床效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