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名家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规律研究

2019-03-21莫雨晓何金洋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外邪病位医案

莫雨晓,陈 瑶,何金洋*

(1.广州中医药大学 热带医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支气管哮喘又称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1-3],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西医治疗办法,在长期的规范化治疗之下,也仅能使哮喘症状得到控制或减少复发,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造成沉重经济负担。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据报道显示,支气管哮喘死亡率占全球总死亡率的1/250[4]。

在中医方面,历代医书对哮喘的论述和记载很多,《内经》有“喘鸣”“喘喝”之论;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哮喘又名“上气”,并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的记载;古代朱丹溪的《症因脉治》首创“哮喘”之名;后世医家又将哮和喘分而为二;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中指出“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名”,认为呼吸急促、张口抬肩为喘证,而喘气出入、喉间有声为哮证,并提出“哮证必兼喘,而喘证不必兼哮”的观点[5,6]。现代中医名家有“内科不治喘,治喘丢了脸”的观点,可见哮喘之难治,然而中医各代仁人志士知难而上,不断总结前人治疗经验,不断攻克一个个哮喘难证,因而也总结了大量的有效诊疗经验,让后学者得以学习相关临床经验。本研究选取哮喘病临床治疗上享有盛誉的医家医案,选取对象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医大师,或在该领域内取得业内或社会认可的名老中医。本研究共选取了时振声、朱星江、裘沛然、周仲瑛、胡希恕5位近现代名老中医,通过对总共13则医案的解读[7-11],对哮喘的病位、病因病机和诊治规律进行了分析。5位医家皆为近现代中医名家,出生于建国以前,从医数十年,著述颇丰,相关临床医案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1 哮喘的病位

中医认为,肺主气,邪实气壅,肺气升降失常,因而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脾气虚衰,脾不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痰浊伏于肺脏,故咳嗽痰多气促;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虚不顾根本,肾不纳气,就会出现呼多吸少和吸气困难等症状。研读5位医家11则医案,得知病位均在肺;而所选时振声、朱星江、裘沛然、周仲瑛医案中均有调补脾肾的药方,提示哮喘与脾肾密切相关;而所选胡希恕医案则以经络辨证为主。综上,哮喘的病位在肺,与脾、肾相关,见表1。

表1 所选医案中哮喘病位与脏腑的相关情况统计

2 哮喘的病因

哮喘多由痰浊阻肺、外邪引动体内痰浊而发病,其中外邪以风寒邪气为主。所选的13则医案除胡希恕的案一、案三为两经合病,其他医案均与痰饮阻肺相关;其中4则医案提到患者因感风寒邪气而发病,周仲瑛的热哮案、虚哮挟痰热郁肺案,胡希恕的痰热挟瘀案,此3则医案与内热相关;周仲瑛的虚哮案与裘沛然的案一都与虚相关;胡希恕案一及痰热挟瘀案则与瘀血相关。另所选医案中有3例因接触过敏原而急性发病,提示哮喘与过敏反应有关联。综上,哮喘的病因与痰饮、外邪密切相关,另与内热、血瘀、体虚也有一定关联。见表2。

表2 所选医案相关病因情况统计

3 哮喘的证候及病机

所选医案的临床症状均以喘息、咳嗽、咳逆倚息、胸闷、哮鸣、呼吸急促为主,而不同的证型亦有其本身典型的表现,如裘沛然案一中除咳嗽气逆、哮吼痰鸣外,还有脾肾阳虚、痰中带血等症状表现;周仲瑛寒哮案、热哮案、痰哮案及虚哮案除主要症状外,尚有各自证型的兼杂表现;胡希恕两经合病的医案除主要症状外,还有两经病证的表现,如阳明经病的大便干燥,太阳经病的外感鼻塞流清涕,关节疼痛等症状。综上,所选医案中,哮喘的病机以痰浊阻肺、外邪引动肺气上逆为主,另亦有脾肾阳虚、脾肾气虚、痰热挟瘀、两经合病等病机。见表3。

表3 所选医案病机及用药情况统计

续表3 所选医案病机及用药情况统计

4 哮喘的诊治规律

用频数统计的方法对所收集的5位中医名家的13则医案进行数据分析得知,麻黄、苦杏仁、紫苏子、紫菀、葶苈子、半夏、茯苓、射干、甘草等药的出现频率最高。其中麻黄、杏仁宣肺化痰、降气平喘,常配伍以治疗各种喘证;紫苏、紫菀、葶苈子为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药,通过调理肺气而平喘;半夏、茯苓、射干化痰燥湿健脾,甘草温肺止咳调和诸药,这9味药的配伍是治疗哮喘的常见中药组方。

哮喘的治疗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发作期多采用泻肺平喘、化痰止咳的中药,缓解期多兼用补益脾肾的中药,如时振声案“后以脾肾两助善后,调理月余”;又如朱星江案注重顾及脾肾,用药性味平和,力求久服无弊;再如裘沛然常于方中加入补骨脂、坎炁以调补肾气。而胡希恕的两经合病案及痰热挟瘀案则有一定特殊,两经合病案的证候表现为两经病症状的组合,治疗也是根据两经病症而对证治疗;痰热挟瘀案,根据痰、热、瘀的相关临床表现,给予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以清热化痰,活血祛瘀,获得效验。

5 讨论

根据所选13则医案的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哮喘临床表现以喘息、咳嗽、咳逆倚息、胸闷、哮鸣、呼吸急促为主,病位在肺,与脾、肾相关,其病因与痰、风寒、内热、体虚、血瘀相关,病机以痰浊阻肺、外邪引动、肺气上逆为主。由于哮喘病因病机复杂,常兼杂为病,因而难治。因此,在哮喘治疗上,应根据其表现出来的证候不同,选用不同方药,这进一步说明,准确辨证、方证对应是见效的关键。

总之,医者在治疗哮喘时,要把握和继承前人对该疾病方证的研究经验,再根据患者的证候特点论治,选取相应的方药,如此一来,不但可确保疗效,还可加深对方证及中医理论的了解,对提高中医学素养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外邪病位医案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医案聊斋续篇 吐泻案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医案聊斋续篇 晨泄案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