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芪活血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

2019-03-21畅,刘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气阴不稳定性参芪

董 畅,刘 彤

(1.辽宁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心内一科,辽宁 沈阳 110032)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为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多发病。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再加上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多,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年轻人发病量增多,所以多学科及多途径寻找防治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不稳定性心绞痛基本病机包含气阴两虚兼血瘀,因此,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中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选用参芪活血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心内科2017年10月-2018年4月入院治疗的符合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各30例,试验组男16例,女14例; 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52.25±1.40)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 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52.22±1.3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慢性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1];所有患者均经《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诊为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心绞痛。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40~85岁;②中医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及西医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者;③自愿加入本研究, 且签订知情同意书; ④1个月内未服用中药汤剂者。排除标准:III级以上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他疾病致胸痛者; 伴严重心律失常者; 重度心肺功能不全者; 有肝、肾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已做冠状动脉搭桥术或放过支架者;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对试验药物过敏者; 有精神系统疾病,不能精确回答问题者。脱落和终止试验标准:患者自行退出;依从性差;失访病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严重并发症者。

1.4 方法

1.4.1 检查方法 对患者进行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肌酶谱、血常规、CRP及心电图、冠脉CT、冠脉造影等检查。

1.4.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低盐低脂饮食,同时给予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行相同西医治疗,具体方法为:欣康,20 mg/次,2 次/天;拜阿司匹灵,100 mg/次,1 次/天;立普妥,20 mg/次,1次/天。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活血汤加减治疗,具体组方:太子参15 g、 黄芪30 g、白术15 g、茯苓20 g、远志20 g、麦冬15 g、丹参30 g、 桃仁20 g、红花20 g、五味子10 g、柏子仁15 g、炙甘草10 g。心悸易惊加龙齿及牡蛎等;睡眠欠佳者加莲子心、夜合皮、首乌藤等; 剧烈胸痛者加乳香、元胡索、丹参等;痰湿内盛者加瓜蒌、橘红等; 便秘者加大黄、麦冬、玄参等。 将以上药物用清水煎煮,保留汁液200 mL。 1 剂/天,分为2次服用。 以1个月为1个疗程。

1.5 疗效判定标准

1.5.1 总体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及《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3]制订。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心胸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夜晚更甚、心慌、气息短促、倦怠无力、语声低微、心中烦闷、口干渴、动后易汗出、舌质暗淡或淡红、少苔、脉虚缓无力或结代。①显效:治疗后,无心胸刺痛、无痛处固定不移、无心慌、无气息短促、无倦怠无力、无心中烦闷、无口干渴、无动后易汗出等症状;②有效:治疗后,心胸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心慌、气息短促、倦怠无力、心中烦闷、口干渴、动后易汗出等症状减轻;③无效:治疗后,心胸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心慌、气息短促、倦怠无力、心中烦闷、口干渴、动后易汗出等症状没有发生改变。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3.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基线时静息心电图ST-T异常者疗效评定:①显效:经1个疗程治疗后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②有效:经1个疗程治疗后心电图由刚开始ST段下降而变为ST段上升>0.05mV,仍未满足基本要求,T波倒立程度变浅大于25%,低平T波变成直立T波;③无效:经1个疗程治疗后心电图尚无改变,甚至ST段下降程度较前比更甚。T波倒立程度较前比更甚,或低平T波变成倒立T波。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为50.00%,优于对照组的4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n(%)]

3 讨论

参芪活血汤加减方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中医的经验方,经多年临床用药观察,具有养阴益气、活血通络之疗效。心绞痛属中医“心痛”“胸痹”等范畴。本证属本虚标实,虚实并存。气阴两虚则气血推动无力,血液于脉中运行不畅则阻滞,故可见气阴两虚与血瘀并见。对该病的治疗要标本兼顾、虚实同治。 组方中的黄芪、太子参同归属肺、脾经,尤善补脾肺之气,黄芪更善补中益气,太子参更善生津益气,两药共用为君。丹参归属心、肝经,有祛瘀止痛、养血活血之功。桃仁、红花也同归属心、肝二经。因此,桃仁、红花、丹参三药共同使用可化瘀通络,三药共为臣药。 柏子仁归属心、大肠经,可用来治疗心慌、寐差。茯苓归属肝、胃、脾经,可以安神宁心。 五味子归属肺、心、肾经,能够补肾宁心兼安神。白术归属脾、胃经,可以补脾胃之气,固表止汗。远志归属心、肾、肺经,可用来养心益智宁神。麦冬归属心、肺、小肠经,可以清心养胃。炙甘草归属心、肺、脾、胃经,可以补血补气。所以使用参芪活血汤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起到益气养阴、 活血通脉及缓解气息短促、疲乏无力、心中烦闷、口干渴和心胸刺痛的作用[4]。

参芪活血汤加减是中医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常用药方,诸药同用可扶助正气,稳固根本而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太子参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可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可调整心肌细胞代谢状态,使心肌细胞需氧量得到减少。 黄芪有扩张血管和改善心功能作用[4],黄芪与丹参同用,具有协同效果,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凝集, 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量,还可扩张冠脉,保护心肌及降低心肌耗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5]。 桃仁可增加凝血时间,桃仁与红花合用又可降低冠状动脉阻力并对血小板聚集有拮抗效果,又可改善血液黏稠度,扩张周围血管,诸药协同作用而发挥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的治疗效果[6]。

本研究表明,参芪活血汤加减能起到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的作用,对改善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胸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心慌、气息短促、倦怠无力、心中烦闷、口干渴、动后易汗出及舌脉象等有明显疗效,并能减轻患者临床证候,提高患者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气阴不稳定性参芪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UPLC-Q-TOFMS/MS法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参芪血痹方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
参芪养髓方治疗多发性硬化39例
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对光和热的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