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刍议

2019-03-20杨培志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非全日制全日制硕士

杨培志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刍议

杨培志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任务。但当前高校在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且转化能力不足、专业实践平台缺失、管理手段不完善、师资培养经验不足等。为此,提出从构建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建设专业实践平台、完善管理制度、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来加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保障并提升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研究生培养

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是区别于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一种培养形式,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1]。我国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拓宽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渠道,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中,非全日制硕士学位是为解决我国各工程领域内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短缺的矛盾,培养具备专业领域内工程设计与开发、生产管理、生产实践、技术创新等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立的。目前,我国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初具规模,但与其设定的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质量上,还需要加大改进力度。本文结合现阶段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保障与提高实践环节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界定和特点

2017年,教育部明确界定、区分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将原来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形式并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至此,原非全日制单证硕士研究生将完全与原全日制双证硕士研究生并轨,从招生、培养到学位授予均提出了标准一致的要求[2]。这种招生并轨,在推进依法办学、确保质量提升、优化结构调整、完善培养机制、精确数据统计、强化精准选择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3]。同时,由于研究生招生考试带有一定的选拔性质且考试侧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及英语的掌握程度。毫无疑问,这一招生制度的实施将会大大增加应届毕业生在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所占的比例。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来源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希望通过求学来提升其职业地位,但又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这类以前被称为在职研究生。第二类为应届毕业生研究生考试报考的方向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第三类为应届毕业生报考的方向为全日制学硕或者专硕,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后,由于成绩无法达到全日制录取分数线而自愿服从院校由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后被所报考院校录取的。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与以往的在职硕士研究生不同,这类研究生中大部分学生长期在校学习,没有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环节。

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课程体系不完善

由于新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比较晚,很多培养单位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依附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之上,沿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其中课程开设、教材使用、教学内容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相同。缺乏引导性及实践性课程,在课程结构方面将实践教学单独设置为一个模块,切断了与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之间融通。教材内容方面往往偏理论性知识传授,应用型特色不够突出,且与工程实践结合相对较少,另外在教学中没有考虑到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对于案例教学、专题讲座等实践教学的需求。

(二) 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且转化能力不足

实践能力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综合应用能力。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实践能力培养是整个培养过程的重点,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凸显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在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兼顾工作,受限于时间和地域,用于学习的精力较少,存在无法全面、系统地掌握好所学的理论知识的问题;或者存在学生已经掌握好了所学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太多,很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问题。

(三) 专业实践平台缺失

在招生对象方面,相对于以往的在职研究生,现在无任何社会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学生本身是没有工作的,大部分需要依托学校提供实践平台,但大部分高校对适应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基地建设经验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导致实践平台的数量跟不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速度,造成学生实践机会少、难度大的问题。

(四) 管理手段不完善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年龄跨度大,既有应届毕业生,也有工作多年的行业骨干,每个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时间、地点都不尽相同。由于学生年龄和工作经历的巨大差异,同时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践,实践也存在异地性,因此采取忽略差异性、特殊性的管理是不合适的,而高校由于人力与管理制度受限,很难对这个培养过程做到合理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五) 师资培养经验不足

目前,承担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这些教师虽然专业基础扎实、学术水平较高,但是多数不具有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无法根据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来安排教学工作,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受限。

三、加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 构建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首先要重视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重,要对实践类课程的内容作出合理的要求,注重实用性与导向性,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关联起来保障实践类课程的专业性、针对性。同时实践环节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增加实验室和实验平台等操作场所,开设课堂实验操作课程,增加学生在学校的实践环节,改进授课教学方法,加强自主学习和交流互动,增加案例教学。

(二) 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

在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不能忽视理论知识,也不能忽视实践锻炼,需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借鉴英国“三明治”培养模式[4],即采用工读交替的学习—实践—学习产教结合模式。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过程相辅相成,理论知识通过实践验证,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利用理论知识解决。

(三) 建设专业实践平台

学校应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校外实习基地,尽量为没有工作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平台。同时有工作的学生可以利用本职工作替代专业实践,但需提供单位证明、工作具体职责、工资明细等材料参与考核。

(四) 完善管理制度

落实学校、学院、导师在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中各自的职责。学校制定整个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的大纲;学院将学校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和计划细化落实,对学生的实践环节进行管理;导师作为学生实践环节的管理主体,定时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实践动态,并及时反馈至学院。

(五)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校内教师要经常到企业去学习,了解企业所应用的技术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所提出的要求,同时学校应鼓励校内教师参与生产实践,参与到企业或者高校组建的课题研究项目中,进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应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授课工作,与学生进行技术交流和研讨,指导学生解决工作中面对的技术 难题。

四、结语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学位教育的一种,具有鲜明的工程实践性和职业导向性,实施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是必要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合理地提高整个实践环节的培养质量,做出这样的改革,既需要各院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的变革,也需要实践平台和管理方法的完善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相信随着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会不断得到完善,培养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1] 陈谦.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实施路径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8(1):73-76.

[2] 杨彦海,张旭,杨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5): 530-535.

[3] 白丽新,江莹,赵仁铃.深入领悟顶层设计切实做好基层实践——基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并轨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2):10-14.

[4] 周明星,孟庆国.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4):82-85.

2019-02-11;

2019-07-11

杨培志(1977—),男,湖南浏阳人,博士,中南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制冷空调,联系邮箱:yang_peizhi@csu.edu.cn

G643

A

1674-893X(2019)04−0116−03

[编辑:何彩章]

猜你喜欢

非全日制全日制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被歧视问题研究
排斥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历偏见要不得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完善研究*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一道等比数列习题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