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9-03-19李守辉

决策探索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发展

李守辉

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经济历史新方位作出的科学判断,也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为抢抓新一轮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的转变机遇,河南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两个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本文根据“两个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结合河南实际,建议推进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步伐,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贡献。

一、打好“三大攻坚战”,成功跨越特有关口

一是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按照科学处置存量风险、严格防范增量风险的要求,加快债转股步伐,加大对政府融资平台工作整治力度,全面落实严格金融监管制度。二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教育、医疗、水利、交通、电网等五大专项方案,同步做好拆旧复垦、土地流转、产业扶持等工作,统筹推进贫困县村和一般县村、地区帮扶和家庭帮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切实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持续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冬季取暖改造、工业锅炉改造、工艺技术改造活动,加强重点企业、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管控,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转变;在水体污染防治方面,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打好水体污染4个标志性攻坚战役;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建立各级污染源监管清单,重点加强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产能结构调整。一方面,通过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倒逼机制,持续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有序推进火电、水泥等行业过剩产能退出;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制造业、种养业、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推动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等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农业“四优四化”、高效种养业发展,现代物流、旅游休闲产业等现代服务提质增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增强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的适应性。三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为重点,全面推进新产业标准领航工程、质量品牌带动工程,大力推进创新制造、精品制造、品牌制造,不断增强供给产品与市场需求的灵活性。

三、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建设区域创新高地

一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出台政策、集中资源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推进特色骨干大学和应用技术类大学建设,支持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全面开展企业家队伍壮大和素质提升工程。二是积极引入“四个一批”。全面落实培育引进创新引领型企业、平台、机构、人才“四个一批”工程,加快推进大中型工业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三是深化創新体制机制改革。紧紧围绕国家科研项目管理、人才评价等有关政策措施,主动探索放开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优先赋予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航空港区等创新创业基地(平台)创新主体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自主权,率先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四、深化改革开放力度,大力培育发展动力

一是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类监管、事后联合奖惩”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化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推进电力、医疗、交通运输、天然气、农业用水等领域价格改革;以资本为纽带,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金融创新实践,继续深化科技、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改革。二是实施更高水平的开放。统筹推进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航空港区、口岸功能平台等开放平台建设,高标准打造海陆空网,立体开放四条“丝绸之路”,深入实施政务、监管、金融、法律、多式联运五大服务专项方案,着力打造投资贸易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特区,并适时申建自由贸易港。

五、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突出抓好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交通和物流中枢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开放创新、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等五大重点工程,实施郑开双创走廊、沿黄河两岸生态带等重点产业带和生态带重大工程,落实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加快商丘、南阳、安阳等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二是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坚持“硬件”与“软件”两手抓,以省辖市老城区和县级城市为主体,突出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重点,搞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八项工程建设,统筹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建设。三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依托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积极发展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事业,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破解“三农”难题

一是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结构兴农、品牌强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高标准粮田建设,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实施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制度,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三是建设美丽乡村。围绕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全面建设宜居美丽乡村。

七、坚持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施新一轮生态省建设,加快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建设,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统筹推进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土地整理与污染修复、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二是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启动实施静脉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三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和有偿使用及交易制度,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八、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打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及时完善全要素生产率、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源质量、金融体系效率、市场资源机制考核框架,增加代表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民生发展的相应具体指标,构建符合当前河南省实际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统计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二是强化区域间的竞争和合作。依托飞地经济模式,巧设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分享比例,实现区域交通互联互通、生产要素区域内自由流动、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三是营造实体经济良好发展环境。探索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度,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规则,落实国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负等税收优惠政策,实施企业成长促进行动和金融回归本源行动。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推动河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2018BJJ0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