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提升河南科技创新能力

2019-03-19郜俊玲

决策探索 2019年4期
关键词:河南省协同体系

郜俊玲

目前河南省创新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根据世界科技创新呈现的新趋势和我国进入高質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国家出台和实施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提出建设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并着手从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等三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着力解决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协同创新,着力提升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能力,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形成国家、部门、地方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基地体系架构。这标志着我国区域科技创新开始由单打独斗进入了协同创新发展新阶段,为河南这样的产业体系和创新需求庞大但科技基础薄弱、高端创新要素短缺、创新活力不足的后发省份带来了跨越发展的新机遇。

一、对接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是河南省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全面对接和深度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一是有利于河南省借力提高创新起点,补上原始创新短板,加强前沿科技引领,推动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二是有利于河南省点状分散的创新资源进行协同,形成合力,通过贯通内外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三是有利于后发地区共享科技创新资源,克服财力有限投入不足的约束,提升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能力,为全社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是有利于强化制度创新,倒逼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创新资源汇聚机制,打造优良创新生态环境,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可以说,对接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是河南省推进创新发展、如期建成创新型省份和实现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目标的新机遇、新路径和新抓手。

河南省要深化认识,抓住机遇,围绕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战略布局,紧扣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基础和产业特色,聚焦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对接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为依托,加快开放合作创新,补短板、强基础、促改革、优生态,形成上下联动、纵横互动、内外结合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借力借势提高河南省科技创新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率,提升创新能力,转化创新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河南省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国家协同创新体系的策略

(一)加强战略谋划和统筹规划

对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总体布局,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在国家科技协同创新支持的各个层次上积极申报争取,努力争创一批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级科创中心,争取布局建设若干个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站所和科技数据中心,以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为重大牵引,形成上下互动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外部创新资源捕捉寻找机制,绘制各学科各领域创新资源地图,以及河南省的产业创新需求地图,在全球范围内有针对性招才引智,加强与外部科技创新资源对接合作。同时,研究出台河南省构建创新协同体系的专项规划或实施意见,构建务实高效的省部、部门、地区之间统筹协调工作运作机制。

(二)推动内外、纵横创新资源对接

对接国家、部委科技创新基地与资源,强化与创新资源密集区域的科技合作,重点争取建设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实验室等的重点实验室体系,以国家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技术创新中心、省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培育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主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技术交易平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众包平台、科技管理服务平台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服务体系,补齐高端科研平台建设短板。优化创新协同网络空间布局,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布局高端科创和服务资源,强化核心引领,对接河南省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建立科技创新协作区和创新资源密集区,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金字塔”型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三)探索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有效路径

从河南省实际出发,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为依托,以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为突破,完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通道。依托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集技术交易、技术经纪、创新创业、科技金融等公共服务高度融合的线上线下有效联动的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专业化、网络化、开放式的技术转移市场体系,推动全省各地的技术转移资源共享,促进技术、人才、资金、服务“四类”要素的流动和融合。把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制定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规划和政策,围绕区域性、行业性重大技术需求,大力支持促进多元化投资、多元化模式、市场化运作、现代化管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引导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协同建立机制灵活、互惠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孵化企业、服务企业、集聚人才和深化产学研合作的载体作用,着力改变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技资源共享、技术协同研发和技术快速转移转化。

(四)优化创新生态

着力探索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的有效机制,在构建符合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符合科技协同创新规律的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见实效,优化协同创新的软硬环境。持续完善“1+N”政策体系,重点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共建共享、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运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及时跟进国家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围绕制约创新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府创新服务和政策支持功能。把握好技术创新的市场规律,用好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政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应用,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以普惠、开放、共享为导向,健全多层次、多学科的科研平台服务体系,构建涵盖平台载体、仪器共享、科技金融等各个环节的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推进企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测认证等机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改革,强化协同创新的服务支撑,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充分利用自创区、自贸区、航空港区等国家战略平台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和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开展知识产权、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国际合作、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市场准入等改革,实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最大限度增强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河南省协同体系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