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代医家论治冻疮学术思想探析*

2019-03-19程晓雨潘洪回陈少东多吉普赤赖鹏华卢大为梁惠卿

光明中医 2019年19期
关键词:冻疮医家气血

程晓雨 潘洪回 陈少东 多吉普赤 赖鹏华△ 卢大为 梁惠卿

冻疮为冬日常见病,虽多数病位仅在局部,但若处理不当,则可发展至肌肉坏死、组织脱落。且冻疮好发于外露的肌表,如脸颊、双耳、手,严重影响美观,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痛苦,也带来心理负担,尤其是女性患者。因此,冻疮防治研究具有较强临床实用性。中医外科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对冻疮有诸多论述,本研究通过查阅历代医家对冻疮的记载,整理关于冻疮病名、病因病机、证治、预防等的论述,使其脉络清晰、系统化,以对冻疮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1 冻疮病名

冻疮的记载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称为“涿(瘃)”。至隋朝《诸病源候论》始称其为“冻疮”“烂冻疮”,并具体介绍其病因病机和主要临床表现。书中论述已经与现代认识基本一致。接下来《新修本草》《千金翼方》《外科启玄》《本草纲目》、《景岳全书》等均沿用了“冻疮”此病名。《伤寒直格》《儒门事亲》则称之为“寒疡”。《太平圣惠方》《集验方》根据症状称为“手足皲裂”。另有部分书籍根据其发病部位命名,如《医心方》称之 “手足烂冻疮”;有的则点出好发人群,如《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二·小儿门》下设“小儿冻烂疮”;亦有二者兼而有之者,如《太平圣惠方》称“小儿脚瘃者”。

2 病因

2.1 感寒冒雪《五十二病方》所载“瘃”在《说文解字》为“中寒腫覈”,即外中寒邪之意。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则详细论述其病因:“严冬之夜,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便成冻疮”,明确指出“触冒风雪”[1]是冻疮的病因。

2.2 体质虚弱《外科启玄》云“亦有元气弱之人,不奈其冷者有之”[2],提出冻疮发病与体质虚弱有关。文中还提及“冻疮多起于贫贱卑下之人。”《普济方》曰:“瘃冻戴人女僮,足有寒疡,俗云冻疮。”[3]也强调了贫贱卑下之人易得冻疮。因其食不饱,衣不足,导致机体正气虚弱,抗寒能力低下,且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易感寒邪,从而引起冻疮的发生。小儿形体娇嫩,形气未充,抗寒能力较弱,因此小儿是冻疮的好发人群。如北宋《圣济总录》载“论曰小儿肌肉柔脆,外邪易侵,故风寒搏于肌肉,凝于气血。则致皴裂,久而生疮”[4],明代《保婴撮要》述“足指冻疮,因受禀虚怯,故寒邪易乘,气血凝滞,久而不愈则溃烂成疮。”[5]均明确指出这点。

2.3 暴冻即着热虽然感寒冒雪为冻疮明确的病因,但有医家认识到触风冒雪后处理不当,复温太过才是冻疮的原因,如《石室秘录》云“冻疮乃人不能耐寒而肌肤冻死,忽遇火气乃成冻疮耳。”[6]《保婴撮要》载“一女子数岁,值严寒北上,因失所恃,而足受冷,侍婢用热汤泡之,至春月房中秽气,其父觉之,脱袜方见十指俱烂,但未堕耳,余用托里之剂助其阳气,溃脱以保其生”,详细记录一相关病案。《外科心法要诀》则详细列出几种常见复温不当方式:“若暴冻即着热,或进暖屋,或用火烘汤泡,必致肉死损形,轻则溃烂,重则骨脱筋连”[7]。

3 病机

3.1 寒袭气滞血凝,皮肉不温寒为阴邪,主凝滞、收引,许多医家论述冻疮乃寒邪外袭,客于肌表,气血凝滞,则肌表失于温阳,而致肌表不温,甚至肌肤坏死。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载:“冬月严寒之气所伤。客于肌肤。搏于血气所作。”[8]《圣济总录》分析则更详细:“论曰经络气血,得热则淖泽,得寒则凝涩,冬时严寒,气血凝聚不流,则皮肉不温,瘃冻赤,肿痛而成疮。”[4]《外科大成》称:“冻疮者,由寒极气凝、血滞肌死而成也。”[9]《外科正宗》亦称:“冻风者肌肉寒极,气血不行,所谓死肌患也。”[10]可见,诸位医家都认识到寒凝气滞血瘀致肌表失温的病机特点。

3.2 正虚寒乘,气血凝滞,久而不愈元气虚弱,或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寒邪趁虚入侵,风寒搏结于体表肌肉,寒主收引、凝滞,气血受寒凝滞,肌肉失养,或皲裂,或肿胀,或如《保婴撮要》所言:“足指冻疮,因受禀虚怯,故寒邪易乘,气血凝滞,久而不愈则溃烂成疮”。

3.3 寒袭肌肤,骤然着热,肉死形损着寒处理不当致冻疮,或冻疮处理不当致病情恶化在许多医家书中均反复强调,如《外科大成》“切忌火烘汤泡,犯之则肉死”。《疡医大全》:“此是冻风,切勿火烤。亦忌热手摸擦,越摸越甚,一经紫黑破损,即成冻疮。”[11]究其机理,乃寒袭肌表后,气血凝滞,肌肉失养而脆弱,若复温不当,患处骤然着热,“热盛则肉腐”[12],火热燔灼血肉,则肌肉腐烂坏死,甚则脱离。

4 症状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载:“焮赤疼肿,便成冻疮,乃至皮肉烂溃,重者支节堕落。”[19]可见在隋代,医家对冻疮的发展过程已观察很细致。 到宋代,《圣济总录》补充了一些症状:“皴裂,久而生疮。或痒或痛,其状肿,破出脓汁,多在两耳,或手足间,故谓之冻烂疮。”[4]描述小儿冻疮症状:皮肤皲裂、或痒或痛、破出脓汁,及部位多在两耳或者手足。《集验方》则指出“手足皲裂血出痛”[13]也是症状之一。明代《外科启玄》中申斗垣对冻疮症状描述不仅强调时间,且重点指出复温不当出现疮疡破溃流脓:“冻疮先痛后肿,遇暖发烧,破流脓血。”清代祁昆、祁宏源则在《外科大成》《外科心法要诀》中着重指出冻疮后温热太过易致肌肉坏死,如“切忌火烘汤泡,犯之则肉死。”《医学说约》述:“冻疮乃肌肉寒极,气血不行,所谓死肌患也。初起紫斑,久则变黑,腐烂作脓”,补充冻疮皮肤颜色变化。《外科证治全书》中载“初起紫斑硬肿,僵木不知痛痒”[14],则强调患处感觉减弱。概括历代医家对冻疮症状描述可总结如下:初期寒凝气滞血瘀而痛,色紫绀;郁久则红肿热痒,继而皮肤皲裂流脓导致皮肉烂溃,严重者肢节脱落。冻疮部位多在两耳或者手足。以上认识和现代基本一致。

5 治法

5.1 外治法因冻疮多以局部症状为主,故外治法丰富多样,其中最大特色为擅以食物做药,所用食物包括各种动物脑髓(猪脑、雀脑、兔脑、雄雉脑、鸭脑等)、海鲜、蔬菜、谷物、水果等。食物做药价格低廉,且随手可得。究其原因,与古代冻疮好发人群多为地位低下的穷苦人民经济拮据相关。另冻疮外治亦用单味中药和复方。单味药多在初期使用温药,如附子、蜀椒;若有寒凝化热则用寒药,如黄柏,夏枯草等;整个疾病过程均加用活血药,如大黄、当归之类。复方剂型丰富,有膏剂、散剂、洗剂、酊剂等。

5.2 内治法相较外治法,冻疮内治法记载较少,部分只提及治法未见具体方药,如《保婴撮要》提及:“足指冻疮……治法须壮脾胃温气血……须补胃气以生肌肉”,但未见具体方药。书中另有一案例言“余用托里之剂助其阳气,溃脱以保其生。”分析其治法乃遵循“治寒以热”的治疗大法。《儒门事亲·卷五》则较为详细列出具体用方:“戴人女僮,足有冻疮。戴人令服舟车丸、浚川散大下之。”[15]寒邪凝滞,阳气内郁化热,张子和以舟车丸、浚川散大下通郁,使阳气外达,气血通畅,则手足复温,冻疮愈。

5.3 其他特殊治法历代医家亦配合许多特殊治法,如灸法、洗浴法、手术等。如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疡医》中记载:“足跟冻疮溃破,用葱椒汤洗,刮去腐肉,用三棱针出血,将马屁勃入生牛骨髓,调和敷之效”[16],在当时已有类似手术清创方法处理冻疮伤口以便用药,充分体现中医外科学发展的先进性。

5.4 重视预防冻疮发生于冬日,虽基本局限于体表症状,病情较轻,但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所载:“至春暖时自可。到冬月冷时复发”[8],冻疮易反复,故除去病发时对症治疗,历代医家亦强调预防,如在《文堂集验方》中提到:端午日用姜葱汁于冻处揉散血结,冬不再发。[18]《验方新编》中说到:“暑伏时,捣大蒜为泥,敷在上年生过冻疮之处……本年冬,虽极寒亦不生冻疮。”[19]观其预防,强调“冬病夏治”。

6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历代医家对冻疮观察十分细致,且已经认识到处理不当对病情的影响。因冻疮以局部症状为主,故治疗以外治为主,且剂型多样,可供现代临床冻疮外用药研发提供参考。另外,针对冻疮反复发作的特点,许多医家均提倡冬病夏治。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供临床参考,且可继续凝练,为进一步相关药物开发提供基础。

猜你喜欢

冻疮医家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远离冻疮 温暖过冬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冻疮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