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中财政工作的使命

2019-03-19本刊评论员

财政监督 2019年22期
关键词:财政优势现代化

●本刊评论员

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归旨,说明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明确了国家治理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行动纲领。学习《决定》,遵循《决定》,对于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设现代财政制度,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学习《决定》,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财政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国家治理的主要方面,即政府治理、市场治理、社会治理都离不开财政分配、财政调节、财政资源配置这些“利益枢纽”。《决定》要求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财政这一“利益枢纽”更应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关口”,财政工作要更好地体现党的宗旨,要在财政领域更好地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

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新阶段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创新奠定的良好基础,为我国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更高的新起点;同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方面,也面临诸多新风险和挑战。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财政工作要肩负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财政工作始终要“以人民为中心”,为民理财,体现人民的意愿,建设人民满意、人民拥护的财政。必须正视财政工作中存在的财政立法还不够完善、财政预算和财政决策制度还不够健全、财政权力还缺乏有效制约、人民参与和监督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公共利益部门化、财政透明程度还要加强、行政成本高而效率低、财政分享不够平衡等问题。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加强法治财政、民主财政建设;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在财政治理中的参与权、监督权,着力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在财政工作中,还要加强吏治,从严治党,坚决杜绝腐败现象,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要抓住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加强民生财政建设,注重财政分配的共享性、普惠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财政分配在解决发展平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工作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治理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很大发展,财政基础相对雄厚、组织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能突出。这些体制优势为财政作为提供了极大空间,必须利用好这些优势更加科学地配置财政资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好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应对好来自内外的各种风险,解决好民生问题,保障财政分配的公平正义。

要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步伐。在税制改革、央地财政关系的协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加强预算改革和绩效管理等重点改革举措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让财政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财政优势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矮的优势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画与话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