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疫病防控确保家禽健康

2019-03-19库来汗巴依多拉

草食家畜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城疫致病性家禽

库来汗·巴依多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兽药饲料监察所,乌鲁木齐 830063)

家禽养殖是我国动物养殖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家禽集约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家禽养殖密度与规模不断扩大,传染病传播的机会随之增加,环境问题和家禽疫病已然成为影响养禽业健康发展的两大因素,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科学饲养家禽和及时采取预防疫病的措施是提高禽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在健康养殖新格局下,必然需要遵循“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本文主要对影响家禽健康生长的环境因素和家禽重要疫病防控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1 影响家禽健康生长的环境因素

温度、相对湿度、饲养密度和光照,是影响家禽健康生长与发育的关键因素。

1.1 温度

一般情况下,舍温在18 ℃~23 ℃、相对湿度在60%~70%的范围内,雏鸡的生长速度和蛋鸡的产蛋量处于最佳状态。 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见表1。 如果日温差超过10 ℃,则肉鸡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 当环境温度超过30 ℃时,除引起环境应激反应外,还会出现公鸡精子生成减少,母鸡性成熟迟缓,受精率明显降低,引发低钙血症,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导致死亡。 寒冷时,雏鸡打堆在一起,体质弱的雏鸡往往被踩踏死亡。

表1 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

1.2 相对湿度

在适宜的温度下,鸡舍的相对湿度范围为40%~80%,其中雏鸡的最佳相对湿度范围为60%~70%,成年鸡的最佳相对湿度范围为60%~65%。

1.3 饲养密度

适宜的饲养密度有利于发挥鸡的生产性能,有条件的可将饲养密度随季节变化而调整,见表2。 春冬季节考虑有利于抗寒,夏秋季节考虑有利于散热。

表2 肉鸡的饲养密度m2

1.4 光照

光照可确保肉鸡获得足够的采食量,减少鸡群活动,提高经济效益,见表3。 足够的光照对蛋鸡的生殖内分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促使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表3 光照方案

2 家禽重要疫病防控

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和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疫病,均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épizooties,OIE)规定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 在我国,被规定为一类疾病。

2.1 高致病性禽流感

2.1.1 概述

禽流感病毒感染家禽后可引发从隐性感染到呼吸道疾病,到病死率很高的严重全身性疾病不等。 最后一种严重的致死率高的病型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OIE 法典中定义为必须报告的禽流感(notifiable avian influenza,NAI)是指由任何A 型流感病毒H5 或H7 亚型引起的或由任何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静脉接种致病指数大于1.2 的禽流感。 NAI 又分为高致病性必须报告的禽流感(HPNAI)和低致病性必须报告的禽流感(LPNAI)。 HPAI 危害巨大、影响深远,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HPAI 在欧美、亚洲大部分国家肆虐,仅亚洲2003 年的一次流行扑杀的禽类就达4.5 亿只。

2.1.2 防控措施

对于必须通报的禽流感尤其是HPNAI,预防要采取更加严厉的生物安全措施。 如不慎被引进则应在第一时间向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及时采用封锁措施,以免扩散。 如果NAI 疫情往外扩散,且持续蔓延,变为地方流行性,这时已很难用隔离封锁和扑杀销毁等措施来消灭疫点,使用疫苗是可供选择的控制方法之一,但是作为整个控制策略的一部分,而不应完全依赖疫苗乃至乱用疫苗。 对于NAI,除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和使用疫苗以控制疫情和减少经济损失外, 还应制定地区性和全国性控制和根除的中长期方案,以期最终消灭它,达到不免疫无病状态。

2.1.3 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方案

(1)免疫要求:对鸡、水禽(鸭、鹅)进行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2 rSD57 株+rFJ56 株,H7N9 rGD76 株)免疫,对家里养的鹌鹑、鸽子等,参照鸡的免疫要求。

(2)免疫程序:规模化养禽场按表4 推荐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对散养家禽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每月对新增家禽要及时补充免疫。

表4 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程序

(3)免疫效果监测:免疫21 d 后采血清,经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抗体,HI 抗体效价≥24为免疫合格。

2.2 新城疫

2.2.1 概述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强毒株感染呈现败血症经过。 该病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 因该病毒不同毒株的致病能力有差异,ND 可表现出不同的病情。ND 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是严重影响家禽养殖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可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被OIE 规定为必须报告的疫病,因此世界各国对本病的防控均高度重视。

2.2.2 防控措施

2.2.2.1 预防:对于呈地方流行性的国家,比如我国,防控新城疫是一项非常艰巨和复杂的工作,措施有两个方面:(1)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Biosecurity)保障体系。为防止新城疫病毒强毒进入禽群,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包括日常的隔离、卫生、消毒制度;防止一切感染动物和污染物带入养殖场内;进出的人、车辆及用具要接受严格的消毒;确保饲料和饮水源安全;不得从疫区购进种蛋和苗鸡,新购买的家禽务必隔离观察2 周以上后,证明健康才能合群;积极采用全进全出等饲养模式;养殖场的选址、生产规模的选择等都要考虑有利于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生物安全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2)免疫接种,提高禽群的特异性免疫力。 必须指出,很多养殖场对生物安全措施的认识不到位,并过分依赖免疫接种。

2.2.2.2 控制:新城疫作为OIE 规定的必须报告疫病,必须在确诊后24 h 内上报,并采取严格的隔离封锁,扑杀销毁措施。 国际贸易中对ND 有严格的限制。

2.2.3 新城疫免疫方案

2.2.3.1 免疫要求:对鸡群进行新城疫全面免疫。

2.2.3.2 免疫程序:规模化鸡场按表5 推荐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对散养家禽在春、秋两季各一次集中免疫,每月对新增的家禽要及时补免。

规模化鸡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定期检测ND 免疫效果,根据检测结果适当调整免疫方案。

散养户执行每年春季和秋季集中免疫,月月补充免疫。

表5 新城疫免疫程序

2.2.3.3 免疫效果监测:免疫抗体检测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免疫21 d 后,抗体效价≥25判定为合格。

3 家禽养殖环境与疫病防控间的联系

3.1 温度与疫病

潮湿闷热的养殖环境有利于病原体、媒介虫类的存活与繁殖;冷热应激降低家禽对疫病的抗病能力和幼禽获得抗体的能力。

3.2 湿度与疫病

在高温高湿的养殖环境中,饲料和垫草易发霉,引发雏鸡曲霉菌病、球虫病等;高温低湿促进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3.3 尘埃与疫病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家禽养殖密度加大,饲养空间变小,舍内气溶胶浓度升高,导致许多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3.4 饲养密度

养殖密度过高会增加动物之间的接触机会,促进疫病的传播。

随着家禽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家禽养殖密度与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环境对疫病传播的影响日益凸显,防疫效果对环境的依赖性不断增强。 因此,在家禽疫病防控工作中,改善养殖环境条件显得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新城疫致病性家禽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鸽新城疫流行新特点及免疫程序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海洋致病性弧菌常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不同免疫方式对水禽的免疫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