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有效转化“待进生”的策略

2019-03-18许志权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师生关系

许志权

摘要:要有效地转化“待进生”,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善待“待进生”。爱学生是转化“待进生”的前提和基础,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爱,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与“待进生”诚挚沟通,尽可能与他们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待进生”的转化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的密切配合。

关键词:待进生;师生关系;转化策略

很多教师认为“待进生”是班中的包袱。他们有时确实十分令人怄气、无可奈何,甚至心灰意冷,于是,有的教师把他们摆在一边冷处理。其实,经验告诉我们,这类学生既困惑、忧愁、苦闷、自卑,又想被尊重、被关注,希望得到扶助的复杂的矛盾心理。落后和先进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况且,这些学生有优点、有长处、有可发掘的闪光点,更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他们期待教师与家长的鼓励、引导、帮助与欣赏。 要有效地转化“待进生”,教师要深信转化一个“待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正所谓“不信春风唤不回”。从根本卜转化一名“待进生”,需要花费许多心血和时间,“待进生”的扶助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一、一份特殊的关爱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特级教师斯霞说过:“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学生是教育转化“待进生”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允许爱能有所倾斜的话,这种爱应更多地落到待进生身上。“待进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只是他们在学习卜遇到困难时,产生更强烈的心理矛盾,就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理解和爱。教师给学生以爱,既要一视同仁,又要有所倾斜,要把更多的关注、情感投向“待进生”。对待后进生要在思想上给予指导、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在生活卜给予关怀。平时,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表彰,使学生认识到教师并没有忽略他们。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就会越加信任教师,教师的教导也就会越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为了多给“待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待进生”,注意提问他们,并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这样,他们获得成功的次数多了,自信心就会越强。例如,小斌知识基础差、纪律散漫、为人固执任性、表达能力不佳、反应缓慢,而且自卑感较强、学习欠缺信心等。针对他的实际需要,笔者对他特别关心,鼓励他不怕困难,争取进步;课堂上,多给他表现机会,给予由衷的赞赏,让其尝到学习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还特意为他安排一名品学兼优的同桌,给他传、帮、带的全程辅助,让优等生用刻苦的学习精神去感染、同化他;生活卜时常关照,问寒问暖。往往这类学生虽然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但在思想品德、劳动意识方面却有可贵之处;有的虽然纪律散漫,时而欠交作业,却可能是班卜的体育健儿,绘画的好手……小斌的劳动意识强,笔者利用他这一优点,让他担任劳动委员,负责管理班级环境清洁工作,他总能热情、主动、积极地带领同学完成任务,而且完成得出色。在教师的多次表扬和同学的好评中,小斌看到自己的存在价值,看到自己的长处,慢慢树立起自信心,纪律、学习也逐渐好起来。

二、双方诚挚的沟通

儿童是乐意和渴望与人交流、分享的。但许多时候,我们在教学中看到“待进生”对教师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自卑的心态,这些心态使教师很难开展教育工作。当学生面对教师时,不仅不积极发言,相反地连教师的问话也不置可否,这说明师生间有严重的隔阂。与“待进生”个别交流,是了解他们内心世界及帮助其转化的好办法。平时,教师要主动与“待进生”接触,尽町能与他们建立起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师生是平等的,从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这对开展“待进生”的转化工作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说话、做事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要慎批评、多鼓励。即使批评也要讲究艺术,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使批评取得正效应。当遇到“待进生”出现犯错误时,教师首先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不要急于处理,先作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谈话前,为“待进生”营造一个宽松安全的谈话环境,学生容易接受,同时可以保护他的自尊心。然后,与“待进生”平心静气地交谈,切勿板起面孔,否则学生更沉默或不敢说真言;不能太直接切人正题,最好从学生的需要和感受人手,关心学生的感受和处境,用爱来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才能使“待進生”畅所欲言,讲真心话,教师才能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另外,教师谈话中幽默风趣的言语也能帮助“待进生”消除心中紧张和压力,缓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但要明确,每次交谈的目的是积极帮助“待进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另外,“待进生”转化工作既要抓紧,又不能急于求成,要允许反复,更要善待,不能指望一两次谈心就能发生改变,教师要耐心引导他们,想办法把他们的心思吸引到学习上来,吸引到班集体中来,只要坚持不懈就见到成效。

三、家庭、学校与社会密切配合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尤其是“待进生”辅导转化工作不能单靠学校,需要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因为学生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需要家庭、社会来强化。学校应把办好家长学校和指导家庭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紧密结合家庭教育实际,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引导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形造一个良好家教氛围;引导家长更多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多给孩子袒露心扉的机会,并因势利导地给予指引。教师要在关心、了解“待进生”的基础卜密切联系家长,这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教师与家长要坦诚沟通,沟通要适时、平等,取得家长积极支持和协助,通过家长及时收集和反馈信息,全面了解“待进生”的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其动态与变化,以便互相配合,共同施教;教师常将在校取得的成绩及时报知家长,让家长对孩子多一份信任、鼓励和支持,让家长对孩子成长和教育有信心与耐心。如果家长能多尊重、鼓励、引导孩子,运用科学灵活的方法,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就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品质。另外,社会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如电视、报纸、杂志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并有针对性地运用正反典型事例启发、教导家长,调动家长培养子女优良品德的主动性、积极性。家庭的正面教育与学校、社会的正面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实践一次次证明,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善待“待进生”,要热爱、尊重、信任他们,以热心、诚心、细心、耐心和恒心的态度去感化他们,“待进生”的转化便是必然结果。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浅析高中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