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备促教提高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

2019-03-18周波徐启江闫海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备课教学效果

周波 徐启江 闫海芳

摘要: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本文结合分子生物学教学从备课的目的、备课的内容、备课的方法和备课效果反馈方面分析讨论了备课在促进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方面的关键作用,对如何提高大学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给出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备课;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202-03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现了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多个交叉学科,例如,分子细胞学,分子生理学,分子生态学,生殖分子生物学,发育分子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分子育种学,肿瘤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课程在大学生物专业处于核心地位,为所有生物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分子生物学教学的质量决定生物学专业学生对整个专业的理解与能力培养。如何在现代的生物信息化时代有针对性地备课,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备课的目的

备课与我们的教学目的息息相关,教学目的是通过教而让学生学会学。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和老师,老师不能只顾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学生也不能只顾学而忽略老师的教。课堂活动的三要素分别为启动(initiation)、回应(response)和反馈(feedback)[1]。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启动讲解让学生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回应,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所讲内容进行调整,通过多次的教学活动的启动、回应和反馈,使得教和学得以顺利完成。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很多,例如:目标教学法,导向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等,但这些方法都以备课为前提。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掌控,备课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任何一名教师,都离不开备课,备课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备课上花时间,下功夫。一堂课45分钟,花十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去准备都不为过。作为现代信息化、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后时间有清醒的认识,不要指望让学生课后去复习、完成作业来消化课堂没有消化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安心地听讲,已是非常不易了,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备课的内容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课前准备,但不限于课前,它是整个教学实践的准备。备课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准备“备内容”,还需要对学生的准备也就是“备学生”[2]。

“备内容”,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知识更新快,新技术和理论发展迅速,人们对生命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这就要求分子生物学的课程既要讲授基础的分子生物学知识体系,又要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显然,如果没有充分的备课,难以满足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需要。但是现在可供选择的分子生物学参考书又很多,各自的重点章节内容又不一样,如何选取合适的教材内容进行知识体系的讲解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将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体系讲授给学生,需要教师对各教材内容十分熟悉,有取舍地备内容,并能对相关内容进行再加工,还要善于积累好的图片和视频,它们是课堂知识讲解的神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地研究参考教材,对授课内容有透彻的理解,能够达到不翻开参考书就能熟练说出相关章节内容的熟练程度。同时,教师还必须查阅和授课内容相关的文献,掌握学科前沿的研究进展。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旁征博引,游刃有余。此外,还要根据学情分析,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难点,利用自己的语言,将所掌握的教材内容,做通俗易懂的讲解传授给学生。

“备学生”也就是如何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水平和需要,根据他们的接受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学生自尊心强,性格内向,没有绝对的把握不愿主动发言;而另一些学生则比较外向和活跃,课堂反应积极,这就需要备课时设计巧妙的提问方式,否则,很难真正搞明白学生掌握的情况。学生有的时候没有听明白,但碍于面子又不好意思说没听懂,但是,老师可以从学生的表情,微小的动作变化捕捉到学生的理解程度,特别是讲完某难点内容时,顺口问道:“大家听懂了吗?”“还有哪些地方没明白?”“有必要再讲一遍吗?”很多同学可能没有反应,但从一些同学的眼神和一些同学的轻微的摇头可以知道,有些同学没有听明白,这时就需要重新改变思路再讲一次。备学生还要大体掌握哪些同学接受快,反应迅速,哪些同学接受慢,需要安排合适的例子和实验进行讲解,还要针对所讲授课程的特点,因课而异。同时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与学生打成一片,但不能失了教师的尊严,把握好“度”。可以提前到课堂,走下讲台与学生聊一聊,倾听一下他们的牢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课堂效率至少提升25%。

三、备课的方法

1.“温故方能知新,知识源自认识。”备课要设计回顾环节,在讲分子生物学新课之前可以对上次课的内容及学过的内容进行引领式的集体回忆,也可以提问式复习,或者进行问题讨论,还可以提纲挈领,自然过渡引入新课内容。

2.备课要多设问题导向环节,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培养其对科学问题的兴趣。要让教学的主体由被动接受改为主动思考。教师要以知识解析为本转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师所授课程的兴趣?分子生物学课程在开课前学生对老师和这门课是期待的,甚至是有点神秘感的,所以第一堂课要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么击破学生的神秘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強调讲好第一堂课重要性的原因,所以第一堂课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毫不夸张地说第一堂课决定着教师所授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首先让学生不反感,才可能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学生可能会受老师的感染而喜欢一门课,也可能因为讨厌老师而讨厌学习。我们借助诺贝尔奖关于生物节律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的视角分析生物节律的分子成因,从而引入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即从基因的概念、基因的复制、基因的转录、基因的翻译、基因的调控、基因的突变和修复,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提高其学习兴趣。

3.备课要给学生留有余地。随着学时的不断压缩,授课内容的不断增加,备课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特别是OBE理念教学实施后,要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用以评估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教师要根据课程的标准、内容、要求和特点进行备课,必然会有很多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备课时就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授课要求,引导学生自学完成相应的内容。我们在备课时让学生根据老师事先设定的问题,自学转座子及表观遗传学相关的内容,同样,纳入期末考核的范围,也达到了学生的学习目的。

4.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善用举例。例子是最形象、最具说服力的解释,特别是以科学试验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课程,在对相关内容讲解时穿插研究实例、相关视频能更吸引学生的和注意力,更有利于理解所授课内容。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都有例可循,很多的理论概念很抽象,不容易理解,如果把研究事例和这些知识联系起来,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施方面,可灵活采用启发式、对比式、互動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培强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和制作了关于基因的复制、转录、翻译和调控及实验相关内容的视频材料,使课程理论易于理解。

5.备课要因地制宜。现在提倡的是小班额教学,易采用翻转课堂的“先学后教”模式[3],但如果课堂是大班额的教学,这种师生、生生面对面分享交流讨论实施起来就比较困难,就宜采用“先教后学”的模式。所以我们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大班额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备课方式,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6.备课时要把自己当成学生,以学生的思维去备课,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首先要建立分子生物学整个课程的内容体系,可以绘制思维导图,可以通过目录形式,也可以通过内容树的形式展现,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内容细节,串联知识点,解析重点、难点,再进行总结回到整体。

7.备课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调整和改进,是一个重复提高的过程,备课不单单指课前的准备,它跨越了整个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历课前资料收集,课件准备,模拟试讲,问题反思,完善改进,正式上课,效果反馈,完善提高,再收集资料,准备……多次循环,提高分子生物学备课和教学质量。

四、备课效果的反馈

备课成功与否,最关键的是通过课堂实践让学生将相关内容学会且真正掌握。备课的主体是教师,过程是输入;效果是备课主体通过教学实践输出到学习主体(学生)的接受再输出程度。再输出效果的最直接的检验方法就是测验或者考试,虽然学生很反感考试,但却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不二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考过的题目要引领同学一起进行试卷内容的回顾和分析,让学生明白自己出错的原因,加深其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

坐而论道,不如勤勉躬行[4]。很多时候我们接触和学习了太多名家的授课经验、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少有能借鉴施行的,授课方式方法仍没有改善,与学生仍然没有交流,效果仍然不理想。这可能与我们没有将这些“道”进行消化、借鉴并加以实践有关。备课,创造教学辉煌的起点。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努力,去开创属于我们教学生涯的辉煌。

总之,备课的所有方面都只有一个目的,让学生成为主体,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达到教与学的完美配合。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该门课程体系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追求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的备课、教学,才能称为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佐文,刘颖.基于语料库的EFL课堂互动话语模式研究[J].中国外语,2016,13(02):75-81.

[2]明庆磊.《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211-212.

[3]刘春娥,刘立新.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0):14.

[4]张勇.坐而论道,不如勤勉躬行[J].中学语文教学,2016,(5):81-85.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备课教学效果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