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环境下以应用为导向的《管理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

2019-03-18谷晓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8期

谷晓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亟需对《管理统计学》教学和实践进行改革。本文在大数据环境下,以信息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为依托,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电子商务和计算机审计专业为服务对象,深入挖掘《管理统计学》在四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数据分析为核心,优化培养方案,以应用人才培养为导向,构建了适应于大数据环境的教学和实验教学体系,并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数据;管理统计学;应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119-02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课程团队对信息管理学院开设《管理统计学》课程的四个专业的社会需求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科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方向逐渐向数据分析和商务智能转变,电子商务专业和计算机审计专业在互联网+时代也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提取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并根据问题背景形成相应的结论,从而能够最大化地挖掘数据的价值,发挥数据的作用[1,2]。

二、教学内容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设置。《管理统计学》是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科学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计算机审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在大学第四学期开设,是研究和处理社会经济现象和管理问题中关于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技术的科学,通过对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探索,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3]。课程团队成员深入研究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呈现的新特征,设置《管理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并构建立体的课程教学体系。在《管理统计学》中,首先安排的教学内容是如何取得统计数据,这部分知识点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接下来是统计数据的整理,这部分知识点是如何对统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符合统计分析的需要,是介于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之间的必要环节;最后是统计数据分析,这部分知识点是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如何通过统计方法探索数据内在数量规律性的过程,也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2.实验教学内容设置。课程团队在多轮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实践的形式从刚开始的教师带着学生操作EXCEL和SPSS软件,逐步形成了学生团队完成任务的模式,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兴趣拟定主题,设计问卷,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形成统计报告,最后以组为单位完成答辩。这种分组的实验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余时间,集中上机学时从20学时改为16学时,既节省了课堂教学的学时,也提高了学习效果。而且在课程建设中,把SAS软件引入到实践环节中,设计了SAS编程、EG和案例分析等教学内容,单独开设了选修课程,给予相应的学分。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限选实验(分专业)和任选实验。基础实验主要为验证性实验,锻炼学生统计软件操作能力,主要安排学生在实验课时之外根据指导书进行练习;限选实验为课内实验,注重学生对统计原理的应用,给学生以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任选实验为拓展环节,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与统计软件认证、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

1.教学方法改革。大数据环境下,《管理统计学》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综合性强。如果所有教学内容都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会存在课时不足和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课程团队成员在课程建设中始终贯穿着应用人才培养这条主线,积极探索课外在线学习与课堂讨论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4]。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重点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教”。通过每次课前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以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使学生在课外提前预习基本知识。在课堂中,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把教学的重点从知识的传授转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来。课堂组织形式有学生讲解、分组讨论、教师讲授、教师点评等,最大限度调度学生的参与度,使上课的教室成为互动学习的空间,上课时间成为思维碰撞和交流的时间。为了推动“翻转课堂”,课程团队设计了相关教学网站,使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有机结合。并结合四个专业培养目标,在网站上为《管理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注入了体现专业特色的更多、更广泛的内容,避免学生陷入繁重的、乏味的统计学数学公式中,促进了《管理统计学》同其他学科之间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统计学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核方式改革。《管理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课程团队成员致力于改革考核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建立了全过程多形式的考核方式。考核不局限在统计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能否把统计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业务场景中。考核的目的不局限在检验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的情况,而是“以考促学”,鼓励和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思想,把学习重心放在对知识的应用上,摈弃考前突击的方式。目前已经实行机房上机考试和纸质试卷相结合的考试形式。而且,为了促进课程横向对比和交流,开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试行教考分离的考试模式。教考分离,对学生是一种挑战,提高了其学习的自觉性。对于教师,可以更好地检测教学效果,并能通过考试借鉴和吸取其他课程团队《管理统计学》的经验,以考促进课程改革。

四、结论

《管理统计学》课程团队在大数据背景下,以数据分析为核心,构建了一个适用于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电子商务和计算机审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统计学》教学体系,并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提高了参与课程建设实施的四个专业学生统计学的理论与应用水平,并促进了学生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增强了学生综合竞争力,为将来数据分析领域的继续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凤乾.关于美国三份统计学评估和教育指导纲要的简介与思考[J].统计研究,2017,34(6):124-128.

[2]闫莉,陈夏.我国统计高等教育的現状与思考[J].统计与咨询,2015,(1):46-47.

[3]李栓柱.经济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5,(8):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