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理解习近平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

2019-03-18周光礼

人民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育事业问题导向

周光礼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中国逻辑、大教育观和问题导向,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在“九个坚持”上。

【关键词】教育事业 问题导向 科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建设教育强国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点之一:坚持中国逻辑

习近平认为,中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我们只能走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中国逻辑。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扎中华传统文化之根。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是与其文化模式相适应的,加快教育现代化,必须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教育上有两个基本传统:一是重视古典人文教育。“教育的目的是明明德,以修身为本,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配天地。”二是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要为政治服务,为治国理政服务。作为现代文官制度的源头,科举制将教育系统和政治系统合二为一,倡导“学而优则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是对古典人文教育的继承与发展,“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教育政治功能的具体体现。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扎政治制度之根。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扎基本国情之根。我们要办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学校,要办知中国、服务中国的教育。我们的基本国情是“一变两不变”,即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但中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基本战略是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对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扎教育规律之根。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我们既要坚持教育改革创新,善于从中国的实践中总结带规律性的东西;也要遵循世界文明的共同轨迹,善于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就是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反映。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点之二:坚持大教育观

随着现代社会大生产、大经济、大科学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大教育体系逐步形成。教育是一个多樣的、开放的、综合的复杂系统,必须保持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作为一种教育改革发展理论,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治国理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就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是一位政治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教育的全面审视。

教育改革必须“跳出教育谈教育”。现代学校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学校的结构和行为归根到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因此,必须将教育教学改革置于社会变革的总体框架之中。微观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学校的组织和管理变革为前提;学校组织和管理变革,则以宏观的社会体制与结构改革为前提。在宏观的社会体制和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微观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难以取得应有成效,必须跳出教育谈教育。事实上,社会变革是教育变革的主要推动力。纵观全球教育发展史,绝大部分的教育改革都是由社会变革引发的。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引发了美国对课程内容的深刻反思,最后提出了重视数理基础知识、强调STEM教育的课程改革运动。立足大教育观,习近平对新时代新形势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

坚持大教育观,必须破除将教育视为狭隘的“学校教育”“课堂教育”观念,要建立起与社会、时代相适应的大教育体系。大教育体系在空间上包括家庭、社会,在时间上拓展到人的终身。所以,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的贺词中,他在强调终身教育的同时,指出,“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点之三:坚持问题导向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可以说,问题意识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要解决的都是牵动性强的深层次问题,我们围绕“培养什么样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正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出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比如如下两点:

新时代教育的使命与目标。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习近平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从教育与人发展关系的角度,他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教育目标是教育使命的具体化。新时代教育的目标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更加公平和更有质量的教育。我们要坚持教育的人民性,这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宗旨。

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路径与保障。习近平提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强国。其战略举措主要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核心要义:“九个坚持”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

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将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概括为“九个坚持”。“九个坚持”是习近平关于教育事业发展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的系统化,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我们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宗旨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遵照以人民为中心的总体要求,坚持教育的人民性,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是民生之基,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才能使教育改革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道路观。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必须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扎根中国大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国家发展。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教育目的观。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立德树人,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事关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

坚持“强国一代”的学生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人生际遇,当代青年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强国一代。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强国一代”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坚持“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教师观。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依靠。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带出来的。好老师必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要做好“四个引路人”,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

坚持问题导向的教育改革观。教育改革有两种,一种是理想导向的教育改革,一种是问题导向的教育改革。理想导向的教育改革常常脱离实际,可行性差。教育改革应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教育改革创新。针对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不良倾向,改革评价制度;针对教育事业活力不足,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针对高等教育与工作世界脱节问题,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开放观。当今世界是各国共同组成的命运共同体,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作出贡献。要通过更加紧密地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实现奋斗目标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保障观。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博大精深,结构完整、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处处散发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思想光辉,始终洋溢着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突出特征的时代精神的奋斗气息,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开放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是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对于推动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猜你喜欢

教育事业问题导向
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浅谈区角游戏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作用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自能学习初探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计量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