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探讨

2019-03-18张伟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癫痫危险因素脑卒中

张伟国

【摘要】 目的 研究了解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 并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45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作为癫痫组, 另选择同期45例脑卒中后未发生癫痫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結果 两组患者出血性卒中、发热、意识障碍、病灶位于颞叶、病灶累及皮质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5.075、4.939、7.067、5.553, 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中分析显示:出血性卒中、发热、意识障碍、病灶位于颞叶、病灶累及皮质是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受到出血性卒中、发热、意识障碍、病灶位于颞叶、病灶累及皮质等因素影响, 易发生癫痫, 临床应根据脑卒中后癫痫的危险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预防干预。

【关键词】 脑卒中;癫痫;危险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4.014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其病情发作较突然, 发病后其病情发展速度较快, 其致残风险和致死风险均较高, 患者发病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 如癫痫, 部分患者癫痫发作, 会对其临床治疗及康复造成干扰, 故临床上需积极预防脑卒中后癫痫发作[1]。本研究主要是针对45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与45例脑卒中后未发生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了解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 为脑卒中患者的癫痫预防提供借鉴和帮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45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作为癫痫组, 另选同期45例脑卒中后未发生癫痫患者作为对照组。癫痫组男27例, 女18例;年龄52~83岁, 平均年龄(67.75±13.24)岁。对照组男24例, 女21例;年龄51~82岁, 平均年龄(67.08±13.4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导致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 分析指标包括性别(男或女)、年龄(≥60岁或<60岁)、出血性卒中(是或否)、发热(有或无)、意识障碍(有或无)、病灶位于颞叶(是或否)、病灶累及皮质(是或否)。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赋值后纳入多元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出血性卒中、发热、意识障碍、病灶位于颞叶、病灶累及皮质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5.075、4.939、7.067、5.553, 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 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进行赋值。见表2。再将赋值的变量纳入至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出血性卒中、发热、意识障碍、病灶位于颞叶、病灶累及皮质是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3 讨论

癫痫是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常发生的并发症之一, 主要是由于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其脑组织发生损伤, 导致其神经电生理发生异常, 诱发痫性放电, 引起癫痫发作, 而一旦发生电线, 脑卒中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 其短期内死亡风险增大, 其远期预后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易导致患者痴呆, 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 3], 因此, 临床主张对脑卒中后癫痫予以积极预防和治疗。

明确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是防治脑卒中后癫痫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点, 本研究针对45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与45例脑卒中后未发生癫痫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研究发现, 两组患者出血性卒中、发热、意识障碍、病灶位于颞叶、病灶累及皮质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5.075、4.939、7.067、5.553, 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显示:出血性卒中、发热、意识障碍、病灶位于颞叶、病灶累及皮质是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P<0.05)。说明出血性卒中、发热、意识障碍、病灶位于颞叶、病灶累及皮质是导致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 其作用机制具体如下:①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其脑内出血易刺激其脑血管, 导致脑血管痉挛、脑细胞水肿, 影响神经元正常电生理活动, 诱发痫性放电;②发热患者其脑组织耗氧量增多, 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神经元兴奋性增高, 易加重其脑组织炎性反应, 诱发神经元痫性放电;③意识障碍患者的神经元兴奋性增加, 其致痫阈值下降, 易导致癫痫发作;④由于神经元细胞体多集中于皮质层及颞叶, 病灶位于颞叶或累及皮质的患者其神经元易出现异常放电[4-8]。

针对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①脑保护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或神经保护剂治疗, 为其脑组织提供保护作用, 减少其脑组织耗氧量, 减缓其脑细胞能量代谢, 保护其血脑屏障, 抑制炎性因子活性, 减其轻脑组织炎性反应, 避免脑组织损害进一步加重[9-12]。②抗癫痫药物干预:给予患者抗癫痫药物, 如卡马西平、托吡酯、左乙拉西坦, 卡马西平属于一线抗癫痫药物, 可有效作用于患者神经细胞膜, 阻断钙离子、钠离子内流, 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 避免神经细胞痫性放电;托吡酯属于新型抗癫痫药物, 可阻断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 发挥抗癫痫作用;左乙拉西坦属于新型抗癫痫药物, 可与中枢神经突触囊泡蛋白2A结合, 抑制突触囊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 阻断神经元异常放电[13-15]。

综上所述, 脑卒中患者受到出血性卒中、发热、意识障碍、病灶位于颞叶、病灶累及皮质等因素影响, 易发生癫痫, 临床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实施針对性预防干预。

参考文献

[1] 吴韶蕊, 毓青, 姚晓娟, 等. 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抗癫痫药物治疗转归.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 32(11):1016-1020.

[2] 郭育英, 廖海燕, 谢彩云, 等. 老年脑卒中患者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脑电图表现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7, 44(5):507-511.

[3] 张瑜, 邹飒枫, 马莉, 等. 卒中后癫痫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 32(8):734-735.

[4] 农媛, 肖海, 陈奎, 等. 脑卒中后癫痫的影响因素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 24(1):77-79.

[5] 刘建英.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因素.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 15(5):32-33.

[6] 林燕, 刘凌. 35例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回顾性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6):33-34.

[7] 林凌, 蒋柳结, 梁乐, 等. 急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 24(10):42-45.

[8] 龙亚德, 陈国光, 关春红, 等. 80例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6(3):244-246.

[9] 付斌. 对脑卒中后癫痫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吉林医学, 2015(11):2276-2277.

[10] 习志洁. 癫痫猝死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2):14-16.

[11] 张文军. 脑卒中后癫痫发病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 中医药导报, 2017(18):116-119, 126.

[12] 王立恒.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 当代医学, 2016, 22(27):33-34.

[13] 王驰. 56例脑卒中后癫痫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的探讨. 医药论坛杂志, 2011(11):81-82.

[14] 罗红光. 101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7):128-129.

[15] 吴平, 莫国毅.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9):4744-4745.

[收稿日期:2018-11-19]

猜你喜欢

癫痫危险因素脑卒中
癫痫多数可控可治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癫痫,也可有良好预后
敲打孩子头部会引起癫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