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让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2019-03-18江苏省无锡市石塘湾中学倪小红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反比例数形函数

江苏省无锡市石塘湾中学 倪小红

一、微课的界定

微课也称微型视频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讲解录制的教学过程。初中阶段,微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二、使用微课的意义

1.避免波芬培格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芬培格曾对脑力活动与工作效率的关系进行研究,他让被试者从事智力测验、填空、评定文章和加法运算这四种脑力活动,结果发现加法运算效率最低。这种由加法运算造成的低效率就被称作“波芬培格现象”,特指由劳动过程的单调性而导致劳动成果的低效率。对此现象的理解是长时间机械式做同一种脑力活动,脑筋便会疲乏不堪,致使劳动效率低下。巧用微课视频教学,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翻转课堂的需要

有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师讲一遍,大多数学生一时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反复讲几遍。比如,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图像法,即数形结合法。有些同学在刚学习反比例函数时,碰到这种根据图像写出反比例函数小于或大于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的题目,很容易出错,可以制作微课,请同学们跟着微课,一起学习如何解决这类数形结合的问题。

图1

图2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2)根据图像写出使该一次函数的值大于该反比例函数的值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小结: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图像法,即数形结合法。

设计的例题由浅入深,通过变式练习,过渡到例2,通过微课中的PPT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或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可暂停播放,师生互动,理解后继续播放,如果有的学生还没听懂,可重播,直到大多数学生听懂为止。少数没听懂的同学,可以课后继续观看微课。这样的微课避免了教师人工重复讲解,解决了难点,有利于因材施教,达到轻负高效。

3.同课异构微课,促进校本教研

“同课异构”的微课,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包括课例视频及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作为教学资源,开展校本教研,能够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实用性强。微课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领略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取长补短,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微课的制作方法

1.利用Power Point软件制作微课

对于在校教师而言,可以运用最普遍的Power Point软件来制作微课程,将一节课中的重点知识点拆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微小学习片段,通过网络形式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能解决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弄懂的疑问。

2.录制教学音频

利用摄像机、手机或电脑自带的录音装置或camtasia studio等专业录制屏幕软件,根据PPT内容录制音频。录制时音量适中,速度不宜过快,可以将PPT调节成放映状态,根据放映的具体速度控制语速;为提高音频质量,可将录制好的语音进行去除杂音及适宜长度剪切等简单处理,并保存为wav,avi等格式。

四、制作微课的几个注意点

1.微课选题目标要明确

在数学的领域中,老师可以把一些难点及重点用微课的形式设计出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一线三角问题、将军饮马问题等几何题中的基本题型制成微课后可经常使用。学生可借助微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新知的学习或者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补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微课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微课切入课题要快速,教师要适时引出重难点,在恰当的时机展现亮点,在四五分钟内要有小高潮,大约八分钟时达到高潮,约十分钟时收尾。收尾要快捷,在起到提纲挈领的同时,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3.适时选用微课

根据教学的内容适时选用微课,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可以通过拆分成许多微小的教学片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此外,把完整的一部分知识组块以微小模块的形式展现,可能会影响知识间的衔接,不能过频地使用微课,从而打断课堂的整体性,微课学习并不能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

总之,恰当地选用微课,可轻负高效,给初中数学教学画龙点睛,微课让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猜你喜欢

反比例数形函数
上期《〈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参考答案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数形结合百般好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