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作业设计与批改比较研究

2019-03-18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背景布置作业

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马 艳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温习知识、提升能力、拓展思维的重要场所,在互联网背景下,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与传统的作业设计相比已经有了不少的改变,对比两者,互联网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有诸多优势。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互联网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批改: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更加智能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教学,通过作业反馈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当然,要做好学生作业情况的统计和分析比较费时费力。针对这样的情况,一些作业辅助系统应运而生,比如智学网、作业盒子等,利用这些互联网智能学习工具,教师可以更加轻松地完成对学生作业的统计、分析等工作,从而将节省的时间放在教学工作中。

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直接在APP上发布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点击提交,教师就可以在APP上批改作业了。不仅如此,在教师布置的题型中,可以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类,客观题可以提前输入答案,学生在提交作业后系统会自动比对,判定学生作业的正误,并将学生错误的题目直接放置到该学生的错题集中去,这样可以为师生节省出大量的时间,教师省略了逐人批改的环节,学生省去了整理错题的环节,整个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对于主观题,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通过拍照上传,教师在系统上逐题批改,教师批改的结果以及给定学生的评语可以及时传递给学生(如图1),学生在第一时间知晓自己的作业情况,并订正错误,这对于消除负向经验的干扰有重要的作用。

图1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来源宽泛

作业的设计除了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之外,还要能够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促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等手段提升数学认识,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这一点上,互联网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批改更容易实现这样的功能。

传统的作业设计中,作业的资源有限,学生能够涉及的问题也有限,在互联网背景下,作业的来源更加宽泛,作业的形式更加多样,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这样的作业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意义更加重大。比如说作业盒子这样一款APP,其中内置了大量的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其中的模拟练习题型比较新颖,对于学生的锻炼价值更大,作业盒子里涵盖的大量的题库可供教师来自由选择,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布置针对性地作业,其中还包括一些游戏形式的练习,比如说在教学混合运算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完成“24点大比拼”这样的作业,在增强学生作业兴趣的同时,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得以增长。

除了内置的作业之外,教室可以布置一些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比如说“每日一题”“数学好玩”的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以及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都能在这些练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学校微信公众号每个年级每周都会推出2道数学好玩题目,学生做了之后,每个年级评选出若干位优胜者,颁发“数学思维达人奖”。在这些比拼中,学生的探索精神得以提升,他们的眼界也开阔了,稳固的数学思维方式也搭建出来。

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的作业已经脱离了班级的限制,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知识,而是关注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这些作业的适用范围更广,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探索、比较中促进他们对数学的积极学习情感,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是渴望。可以说互联网平台给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作业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变成激发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三、互联网背景下作业设计形式多样

在传统的作业设计中,不少学生觉得作业是一种负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学生感受到作业的单调重复,他们对机械重复的作业有一些排斥,所以学生渴求更多样的练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分层作业是分层学习的重点之一,针对不同的学生,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可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针对性,效果更显著。当然,在互联网背景下布置作业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点,因为智能的作业平台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便利,为作业的布置、批改和展示提供更好的平台,由此教师不再担心多样化的作业会为教师的批改和引导带来过重的负担,作业的多样化优势就显现出来。

在每天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天学习的内容来布置“专项练习”和“专题作业”,专项练习针对全体学生,旨在强化当天的知识点,专题作业就针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比如说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自主创作数学故事的作业,要求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述出来,这样的作业会提升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亲近生活,亲近社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发展自己的绘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有的学生在这些专题作业中甚至创造了一些连环画系列(图2),引来同学的围观,积累了大量的“小粉丝”。

图2

项目化研究也在我们的专题作业中大展拳脚,比如说布置一个研究用水量的专题,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来研究用水,学生的收获颇丰,有的孩子从水费单中发现了“本月度数-上月度数=实际用水量”的数量关系,有的孩子发现了水费与用水量的关系,还有的孩子通过折线统计图来研究每个月用水量的变化。在展示不同学生的收获时,学生接受到的信息是全方位的,他们不仅在生活中发现了数学的踪迹,用上了课本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还解决了相应的问题,这样的作业为学生亲近数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的作业布置展现出与传统作业不同的诸多方面,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更加高效,学生面对这些作业的时候有浓厚的兴趣,有展现自己数学能力的平台,在多样化的激励下能够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推动他们数学学习水涨船高。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智能平台的运用,切实提升作业布置和批改水平,为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做好铺垫,为推升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背景布置作业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特别号都有了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