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龟二体五铢钱问题探究

2019-03-17宁辛

长安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库车龟兹

宁辛

摘要:汉龟二体钱是汉朝时期西域龟兹国铸造使用的货币。受中原文化影响,这种钱币一面为汉文,一面为龟兹文。龟兹五铢自三、四世纪就流通于龟兹本土,终于七世纪中叶,是龟兹地区一种重要的法定货币。

关键词:龟兹;库车;汉朝;五铢钱

文章编号:978 -7 - 80736 - 771 -0(2019) 01 - 011 - 04

龟兹国经济面貌

龟兹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绿洲国家东起今库尔勒以接焉普,西抵巴楚北依天山,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其中心地在今库车县一带。

早自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1~公元前87)起,龟兹就与内地政权有了正式交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种交往始终未曾中断。

汉武帝时联姻乌孙,先后将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岑瞰和翁归靡。解忧公主与翁归靡生有一女,后嫁与龟兹王绛宾,龟兹国与汉王朝即为甥舅关系,联系更为紧密。《汉书·西域传》记载:“宣帝时……乌孙公主遗女来至京师学鼓琴,汉遣侍郎乐奉送主女,过龟兹。龟兹前遣人至乌孙求公主女,未还。会女过龟兹,龟兹王留不遣,复使使报公主,主许之。后公主上书,愿令女比宗室入朝,而龟兹王绛宾亦爱其夫人,上书言得尚汉外孙为昆弟,愿与公主女俱人朝。元康元年,遂来朝贺,王及夫人皆赐印缓。绛宾死,其子皿德自谓汉外孙,成、哀帝时往来尤数,汉遇之亦甚亲密。”

龟兹不仅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而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位居要冲,汉唐两代的西域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的治所曾设在龟兹。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不仅促使了龟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且也促使了龟兹在吸收和融汇外来文化因素的基础上,产生出灿烂的龟兹物质文明,丰富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西域民族史和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中占有显著的地位。

汉唐时期的龟兹,农业是其主要的生产项目,因为他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食物,而且也是其他生产部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古龟兹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历史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早在原始社会初期,新疆已经有了农业生产,其绝对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①:。而古代库车也是西域农业生产的先驱,考古工作者曾在库车东郊皮朗旧城的哈拉墩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后期到金石并用时期)出土物中发现了石器、骨器、陶器。石器有石铲、匕首、研磨器、石环、石纺轮、石饼;骨器有骨锥、骨链、骨针和网坠;陶器有红陶和彩陶,主要器皿有杯、盘、碗、罐②。从上述出土物看来,石铲、研磨器属于农业生产工具,而所见陶器种类则以饮器为多,说明龟兹早期人类已开始定居且过着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的经济生活③。这一点从其周邻诸国农业兴起的事实也能得到间接证实。

在喀什地区疏附县乌帕尔乡乌布拉提村的阿克塔拉、温古洛克、德沃勒克、库鲁克塔拉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可见到明显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石镰、石砍锄、无孔半月形石刀、马鞍形石磨盘等,足见其经济生活是以农业生产为主④。库尔勒地区和硕县新塔拉遗址内有彩陶、磨制石器,肯定与农业有关。以上两地皆与龟兹地域毗连、自然景观大致相同,因而在经济生活中当有共同之处。可以推断,汉武帝以前龟兹地区的农业已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西域都护”驻地乌垒城“土地肥饶”,轮台、渠犁一带“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处温和,田美”。

显而易见,此地早有当地居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然而龟兹地区农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则是在汉通西域之后。西汉王朝为了抵御匈奴抄掠,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并使西域诸国长治久安,曾不断派遣军队戌守西域,发展屯田。

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汉军远征与匈奴关系密切的大宛,为了军事和政治的需要,汉政府开始在塔里木河中游的渠犁、轮台一带屯田。《汉书·西域传》:“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

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乃用桑弘羊前议,以弥太子赖丹为校尉将卒屯田轮台。”

宣帝时轮台的屯田士兵增至1500人,分属三校尉,成帝建始年间(公元前32| 29年)戊己校尉移屯姑墨⑤。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统于闻、碎叶、疏勒、龟兹,号日“安西四镇”。唐王朝军队继续在此屯田务农,《旧唐书》卷130载述:“……以张篙为安都护以代虔灌……初进士举,常以边任自许。及在安西务农重战,安西府库遂为充实。”

玄宗開元之后,继续经营屯田,出现了“轮台、伊吾屯田禾寂弥望”的兴旺景象。

清代学者徐松在《西域水道记》一书中对汉代轮台、渠犁之屯田遗址也有描述:“玉古尔,汉轮台地……庄南四十里,有故小城,又南十余里,尤多旧时城郭,田畴降陌,吠陀依然,直达河岸,田官所治。”关于轮台地区汉代屯田遗址至今犹存。在现今轮台县克孜尔河畔汉代故城附近的红泥滩上,仍可见到古时沟渠田界的痕迹⑥。随着屯田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士卒与当地民族在生产劳作中的交往日益密切,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传人龟兹。其中最重要的两项是水利灌溉和牛耕。自从汉代经营西域后,中原与龟兹的贸易史不绝书。

(1)《魏书》卷7上,《高祖纪》:“太和二年(公元478年)……秋七月戊辰,龟兹国遣使献名驼七十头……九月……龟兹国遣使献大马,名驼。”

(2)《北史·西域传》:“隋大业(公元605} 617年)中,其王白苏尼遣使朝贡方物…….

(3)《旧唐书·高宗纪》下“(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春正月·一庚午,龟兹王白素稽献银颇罗·一”。“十二月丁亥,龟兹王白素稽献名马”。

由上述史料看,龟兹国向中原贡献的物品主要是马、骆驼,反映了龟兹本土畜牧业的昌盛。然而内地输往龟兹的主要物品是丝织物。考古人员在巴楚托库孜萨赖遗址中发现了一整匹唐绢,“可能是由唐地运往龟兹之商品,。唐代诗人张籍说:“无数铃声遥过债,应驮白练到安西。。

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扩大势必促进货币流通。在今天库车境内就遗留着丰富的钱币资料,它有力地证明了当时货币经济的发展。

综合考古发掘的钱币主要可分两类:

其一,汉唐时期内地铸就的钱币流布龟兹。考古工作者曾在哈拉墩遗址发现了“五铢钱”、“开元通宝”、“大历元宝”和“建中通宝”,又在阿其克山与洛甫县城之间发现了“汉代五铢,和唐代“大历通宝。这一现象充分说明,龟兹地区一度使用并盛行以“汉五铢钱”和“开元通宝”、“大历通宝”等内地钱币作为交换媒介,反映了当时来往商贩带着内地钱币在龟兹地区进行贸易的盛况。

其二,就是本文介绍的龟兹本地铸造的钱币,汉龟二体铜币。“汉龟二体铜币”是指铸有汉文、龟兹文两体文字的铜币。其发现地点均在古龟兹国的地域范围之内,南起巴楚托库孜萨赖,北至轮台古城遗址。数量之巨,令人惊叹。

(1)1928年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在库车县一古遗址采集到一枚汉龟二体钱。

(2)1957 - 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发掘库车县苏巴什遗址(即昭估厘大寺)时曾出土八枚汉龟二体钱。

(3)1980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文物队在轮台县“轮台故城”东南部的居住遗址文化层内发现一批汉龟二体铜币,完整的220枚。1983年,他们又在巴楚县古遗址采集到两枚。

(4)库车文管所的刘松柏同志于1984年在渭干河口库木吐拉故城址南500米一古缸中发现一枚。1986年4月下旬,该同志又在库车文管所东南约半公里的一个高台(维吾尔语称“墩买里买契特”一“高大寺”之意)下发现大量“汉龟二体钱”,总数达1万余枚。

近年来,在新疆南北各地和丝路眼线出土了大量的汉代五铢钱、和田马钱和安息银币等文物。汉朝统一西域后,各国官方普遍使用汉字。2世纪后半期,塔里木盆地南缘出现汉怯二体钱又称“马钱”。当时的少数民族中,相当一部分人是能够了解和使用汉文的。

一、考古界学界的探索

学者多不知龟兹曾有铸钱历史,中原地区,也很少现或识这种实物。有人说解放前的三十年代(应当说二十年代末)起,龟兹地区就曾发现过汉龟二体五铢铜币。这是汉龟二体钱在当地发现的最早纪录。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中原钱币学者,遇到汉龟二体钱时,也只能认出五铢二字,并不知道另外的是字,只是当作花纹来处理。所以,不知是龟兹文,也是意料中事。直到二十年代末,曾在龟兹当地采集到汉龟二体钱的黄文弼先生也不知是龟兹文因而不能肯定,过去的、早于二十年代的钱币学者,没见过汉龟二体钱。正是这个原因,外国探险队的报告中,没有专题论述汉龟二体钱,也不能肯定他们有没有采集到标本。应当承认,既可能根本没采集到标本,也可能采集到标本,因不知道它的究竟,而无法写成文章,才没有专题报道

一九八零年六月,新疆轮台县进行文物考古调查,于“轮台古城”内东南部的居住遗址文化层里发现并采集到窖藏的一批汉龟二体钱(又称龟兹五铢)。这是迄今为止在龟兹地区发现这种钱币最多的一次,是十分引人注目的考古收获。

初步整理,完整的龟兹五铢铸币计有220枚。铜制浇铸。铸币圆形,方孔,均具有狭缘、广串、薄肉的特点。其肉厚约为0.1~.015厘米。铸币有外廓不圆整或内廓不整齐的现象,有的外廓是经过手工锉磨修整的,有的仍然带着毛刺。铸币文字有的清晰,也有的字划较模糊。铸有内、外廓的,我们称为“正面”面铸文后经季羡林先生考证为“五十文”,背铸有汉文“五铢”,为反文。五字铸穿右,交股两笔上下端向外撇。铢字铸穿左,金字头成整齐的三角形,朱字转折处常成圆折,这些特征同中原地区所流通的东汉中后期的五铢铸币形制比较接近。

一九五七—一九五八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发掘库车县苏巴什遗址,曾出土有八枚。一九八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遵照夏兼院长指示,将文物移交给自治区博物馆。

一九八三年,自治区博物馆文物队调查巴楚县故遗址时采集到二枚。其中一枚形制与轮台古城出土的2式相同。另一枚,素背,与黄文弼先生一九二八年在库车遗址采集的相同。此外,在龟兹境内还有零星发现。综上所述,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现,轮台、库车、巴楚等地出土的龟兹五铢铸币有如下特点:

第一、铸币的形制具有承继中原秦汉以来的圆形、方孔钱币的特点:

第二、可分为素背和面龟兹文,背汉文两种类型;

第三、虽然不是“重如其文”,但是皆铸有五铢和龟兹文:

第四、多數为红铜铸造:

第五、非素背类型钱币又可分为四式。

上述特点明显反映出龟兹五铢铸币存在着。铸地、流通的时代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向题,具体讨论如下。

二、龟兹五铢铸币的有关问题

本世纪初,库车、拜城、巴楚、轮台等地的古遗址大都被英、法、德、日、俄国的探险队发掘过。但是与此有关的龟兹五铢币的情况却很少有专题论迷。我国学者黄文弼先生曾论及这种钱币,称其文为“民族古文字”,定名为“小五铢”,称其时代为“六朝铜钱”。

1.铸地问题

经分析研究,我们初步结论这是龟兹本国所铸造的地方货币。据史籍所载,龟兹民族“大率土著”。龟兹盛产丰富的矿藏。出产铁、铜、铅、锡、金。公元前一世纪即能冶铸。四世纪时铁的产量已很可观,可以“恒充三十六国”。

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位于东西商路上的有利位置,促使其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据《北史·西域传》记载,龟兹“赋税准地征租,无田者则税银”。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伴随丝路文化的发达,龟兹吸收与融合了多样的外来文化因素,四世纪时,在历史上素享盛誉的龟兹佛教艺术和龟兹乐舞已脱颖而出。至迟到五世纪上半叶,龟兹已具备文字。

铸币的出土地点皆属古龟兹地域,而铸币铭文又为龟兹文。不言而喻,其钱币的铸地问题是十分清楚的。有关龟兹地方铸币的考古资料,过去曾有多次发现,这进一步印证了铸有“民族古文字”的五铢就是龟兹本国所铸造的一种地方货币。

2.关于龟兹五铢的铸造时代

黄文弼先生在《报告》中提出“六朝铜钱”的说法。

颜松先生曾将此类钱币之铸行时间框定在“北魏至初唐”。⑧

李树辉先生认为,“龟兹五铢”是滑国仿照五铢铸行的货币,铸制时间在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年)至6世纪中叶的数十年间,应定名为“滑国五铢”。⑨

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发现和比较研究,五、六世纪的说法需要补充。我们对轮台、库车、巴楚三地发现的龟兹五铢进行了综合排比,发现铸币从形制、质地、铸文等都明显地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为铸地不同的横句区别,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时代早晚的纵向联系。遗憾的是,目前仍然缺少典型的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比较材料。我们只能从其它侧面对龟兹五铢的时代做些初步的探讨。

佛教东渐后,龟兹即成为西域强有力的佛教中心之一。据汉文史籍所载,三世纪晚期,龟兹的僧人与居士就跻身于内地的西方传教译经僧的行列。四世纪时,龟兹已成为葱岭以东诸国仰慕的佛教大国。这一时期,龟兹佛教的代表人物鸿摩罗什的译经,对我国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从今天新疆范围内佛教遗址的分布看,不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龟兹邵推第一。近年来我国学界对龟兹石窟的调查和研究做过大量工作,作出了我们自己的分期。据洞窟炭十四测定的年代数据,第一期的绝对年代为公元三世纪末至四世纪中。考古学的分期。将有助于揭示包括佛教史在内的龟兹历史,并加深对于这个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古代国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作贡献的理解。

据文献所载,三、四世纪之际,正值龟兹国力昌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阶段。而这一历史时期,焉者、龟兹两地均属西域长史所节制,五世纪初,北魏在焉耆设镇,“赋役其民,比之邵县”。

综上所述,说明龟兹商品货币向统一方向发展的条件是成熟的。丝路南道的古代于阗能在公元一世纪至三世纪末流通“和田马钱”。那么雄居北道的龟兹所流通的龟兹五锋铸币也不会太晚。

其次,从苏巴什遗址出土的五、六世纪的龟兹五铢铸币观察,其铸工现范、精良、铜色浑厚匀称、文字端庄俊秀,似为较成熟的铸币。而“素背”的龟兹五铢,铸工粗糙,形制不够规范,具有早期形态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这类“素背”的龟兹五铢时代要早于五、六世纪。它们之间应有着一定的承传和发展的关系。

苏巴什遗址,位于库车县城东北约20公里,铜厂河将遗址分为东、西两部分。本世纪初主要是法国人和日本人发掘了其中的部分遗址。一九二八年,黄文弼做过调查,一九五七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又做过一定规模的发掘函。考古学的材料证明,该遗址群的上限为四世纪,约八世纪废弃,前后历经四百余年。

还要注意一点,即铸文五铢二字的笔划特征,其风格与中原东汉中后期的五铢铸币极为接近。这种史称“乐汉衣服制度,如汉家仪”的现象,在某种义上讲,为我们探讨兹龟五铢铸币的上限提供了旁证。因此,我们认为龟兹五铢币的上限达三、四世纪之际恐无大误。这种推论将从苏巴什遗址及其出土的其它文物的时代得到印证。龟兹五铢铸币的时代下限,脉络较为清晰,同样有文献和考古学材料相互印证。

据文献所载,中原五铢,终至隋代(公元581 - 618年),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出现了货币史上的重大改革:“废五铢,铸新钱”。这条史料必然是我们讨论龟兹五铢下限的重要根据。既然中原币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当然龟兹也不会再仿铸中原五铢了,这是顺情顺理的事。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设安西都护于高昌,显庆三年9公元658年)年迁安西都护于龟兹,这恐怕就是龟兹五铢铸币流通的时代下限。

从考古遗迹分析,轮台古城位于轮台县城14公里的戈壁。古城呈方形,周长约700米,城墙为夯土,城门座于东北,有城和马面建筑。从我们两次调查所得遗物看,其古城废弃的时代当为八世纪中叶,其间曾一度为唐安西都护属下的鸟垒州治所在地。而巴楚县托库孜沙来遗址的考古资料,也表明该遗址是北朝至宋初期的遗址。

上述资料表明:龟兹五铢自三、四世纪就流通于龟兹本土,终于七世纪中叶,是龟兹地区一种重要的法定货币。

3.龟兹五铢铸币文字分析

自十九世纪末以来,古龟兹、焉耆、高昌等地陆续发现了“吐火罗语”的考古资料。这一发现和研究已成为本世纪印欧比较语言学中的重要事件。经中外学者们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明确,古龟兹、焉者等地发现的所谓“吐火罗语”是一种印度婆罗迷字母斜体,所记录的语言属印欧语系centum语支。分两种方言,甲种方言是古代焉耆民族所通用的语言,分布于焉誉、吐鲁番地区乙种方言是古代龟兹民族所通用的语言,分布在龟兹地区。目前学界通称“焉耆一龟兹语”。焉耆一龟兹语的发现和研究。对公元三一九世纪的我国西北民族史.中亚史的研究无疑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补史和证史作用。其中,我国学者季羡林先生通过汉译佛典的一些词汇来自吐火罗语,以及变文采用的韵文与散文相互交错的形式可能间接来白吐火罗文的比较语言学的研究认为,操焉耆一龟兹语方言的我国古代兄弟民族在中印文七交流中曾起到过重要的桥梁作用。

大部分学者认为,尽管龟兹五铢的大小,重量和钱文不一,但各类铸币有共同特点:即汉文是五铢,龟兹文是0.显而易见,汉文的五十数词,铢是重量单位,龟兹文的0是五十(季羡林先生鉴定)。从对应关系上讲,当然0就是龟兹文中的重要单位了。着表明,虽然龟兹直接采用了中原汉五铢的传统造币制度,但又保存了龟兹本土的衡制。这种龟兹五铢近中原十合一的衡制。即十个0合一铢,五十个0等于五铢,乃是仿中原唐以前的衡制。

李树辉先生认为,上述解读是将字母文字(拼音文字)的龟兹文等同于音节文字的误读,“O”形符号和“”形符号为乌古斯部族buzuq集团kyn支系的印记符号和utrq集团tεηi2支系柯尼克部落的印记符号。

汉龟二体钱是汉文化和当地龟兹文化交融的体现,也是中原王朝统一西域后商业繁荣的佐证。通过汉龟二体钱我们可以看到中原对西域币制,文字的影响。

注释:

①王炳华:《从考古资料看新疆古代的农业生产》[D]《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第461页。

②穆舜英、王明哲:《论新疆古代民族考古文化》[N]

③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简史》,[N],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④《新疆疏附县阿克塔拉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J],《考古》,1977年第2期。

⑤《汉书·西域传》

⑥王炳华、马雍:《新疆历史文物》,[J]文物出版社

⑦郦道元:《水经注·河水篇》:“汉昭帝时……召都善,焉者,龟兹三国兵各千横断注宾河”

⑧颜松.对龟兹本地铸汉龟二体铜钱的探讨[J].新疆钱币,2000(1):11 - 14(接18).颜松.论阿克苏地区在新疆古代货币铸造中的历史地位[J].新疆钱币,2004(1).

⑨李树辉.汉龟二体五铢钱正名[J].敦煌研究,2018 (6)

参考文献:

[1]新疆历史教材编写组.新疆地方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1,8.

[2]张平.汉龟二体钱及其相关问题.北京;中国钱币,1987年,01期

[3]黄文弼.塔里木盆地考古记.北京;考古通讯,1958,4

[4]奧雷尔·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广西;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译,1921年,

[5]唐石父.汉龟二体五铢的早期资料.呼和浩特;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sl期

[6]李恺.龟兹国经济与龟兹钱币考(提纲)[J].新疆金融,1991年增刊:39 - 40.

[7]戴政.我对龟兹五铢和无文小钱的认识[J].新疆钱币,2010(1):4 -5

猜你喜欢

库车龟兹
陆上丝绸之路的东西文化交流对古龟兹佛教石窟纹饰的影响
西安-库车直飞航线开通
龟兹佛教造像制作工艺探析
库车纪事
龟兹石窟寺院中的连通建筑
新疆库车县热斯坦街民居木雕门装饰纹样研究
龟兹壁画“杀犊取皮”
龟兹弥陀净土信仰流播初探
抒海本生及其在吐峪沟壁画中的呈现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