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卫孩子的身体

2019-03-16刘良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书面语壮美四肢

刘良华

原始初民社会的教育,普遍以身体为本位。无论教以狩猎,或者采集野果,皆以改进身体技能为教育之基本目标。原初之教育,不仅以身体强健或灵巧为教育之根本目标,而且以身体演示、亲身示范为教育之基本方法。后世教育对原初教育的超越,始于文字或书面语之发明与流行。

但是,文字或书面语以及印刷術的发明在推动教育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教育的问题。杜威曾从这个问题出发,建构起整个《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基本框架。他承认文字以及书面语的发明促成了正规教育的诞生,但同时,他认为,最初的身体教育以及身体学习总是亲切的、有生气的。相反,正规教育过于依赖于书面语言,容易变得“冷漠和死板”,变得“抽象和书生气”。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儿童所要学习的东西都储存在语言符号里。这种语言材料貌似高级,实际上却是肤浅的。杜威对语言文字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教育过度依赖语言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的认识,类似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对普罗米修斯及其所带来的技术的警惕态度,也类似《论语》《老子》和《庄子》等古典教育哲学对语言所持的紧张态度。

意识到文字以及书面语的教育价值及其有限性,并不意味着教育应该彻底回到事事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身体学习的原始教育状态。相反,现代教育不仅需要重新关注身体教育以及亲身体验的直接经验,而且同时需要更加精致地编制以文字和图像为基本工具的书本知识,尤其需要重新认识身体与大脑、身体与道德、身体与劳动、身体与艺术的关系。

身体与大脑的关系,大体可以抽象为身心问题。一般而言,“身”主要指人的四肢以及五脏六腑。“心”主要指人体的上半身尤其是大脑。就大脑与人体的其他部分的关系而言,有两个关系尤其重要。一是大脑与四肢的关系。四肢运动,必导致大脑紧急动员。表面上是四肢在运动,实际上是大脑对四肢发出指令。运动不仅导致四肢的费劲,而且导致大脑的费神。二是大脑与五脏六腑尤其是心脏的关系。大脑一旦进入思考状态,人体就需要给大脑提供额外的血气。大脑的思考不仅需要供血,而且消耗人体的元气。也就是说,无论运动,还是静思,都伴随着大脑的思考。

身体与道德的关系,可简化为知行关系。道德知识或道德观念虽然可以引领人的行动,但是,道德问题总体上是一个需要亲身践履和亲身验证的实践问题。如果说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意志训练或意志教育,那么,意志训练或意志教育的关键恰恰在于亲身经历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身体磨炼,而主要不在于道德说教或道德灌输。体育之所以被视为第一课程,除了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同时也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意志品质。

身体与艺术的关系,主要显示为身体的力量感与灵巧性以及与之相应的壮美与秀美。身体的力量感带来壮美,而身体的灵巧带来秀美。按照康德的说法,壮美使人敬畏,秀美使人喜爱。而在特别的艺术类型比如舞蹈、戏剧的情境之中,身体与艺术几乎合二为一。

更重要的是身体与劳动的关系。身体运动与体力劳动在原始教育中原本直接相关,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现代人超越了谋生状态之后,劳动逐渐减少,不少人甚至彻底远离劳动。按照“用进废退”的原理,离开劳动之后,人的身体以及大脑无可避免地趋向萎缩。而且,减少或远离劳动的直接后果并不止于此,更严重的后果是人的责任感以及社会意识等道德品质的退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劳动教育需要全面突围。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劳动曾经起了关键的作用,而在从儿童发展到成人的过程中,劳动将再次发挥其关键作用。劳动将为教育开新路,没有劳动,就没有教育。

总之,身体教育学即便不是教育学的全部,至少,它是教育学的源头。

猜你喜欢

书面语壮美四肢
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跟踪导练(四)
百年圆梦·壮美广西——全国美术名家画广西
跟踪导练(四)
毓秀古郡 壮美象州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跟踪导练(四)
在山巅
关于听障学生汉语书面语习得偏误的研究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