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及应用的对比试验

2019-03-14王海洲张黎鑫

中国猪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猪舍保温仔猪

王海洲 张黎鑫

(山东省日照市畜牧站,山东日照 276800)

仔猪的成活率直接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而温度是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生长的关键因素。尤其秋冬季节,寒冷干燥的气候给猪群带来冷应激,造成仔猪胃肠不适、消化不良、抵抗力下降,最终导致仔猪出现感冒、咳嗽、腹泻等疾病[1]。冬季随环境温度的降低,生猪维持能量需要增加,如果猪舍保温不当,可能使猪采食量增大、生长缓慢,导致饲料消耗量增加、饲料报酬降低。目前养猪场对产房的保温重视程度相对较高,而对保育仔猪的重视程度相对下降。大部分保育猪舍是水泥地面,采用燃煤热风炉、电地暖等传统的供热方式,达不到猪舍保温的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新研发的一种能够结合猪舍保温和猪粪有效排出的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并将其与传统保育仔猪舍进行对比,评价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的优缺点,以期为后期保育猪舍的建设提供参考。

1 一种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

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包括猪舍主体、保育床、漏缝地板、太阳能集热器、集粪沟、自动饮水器、自动料槽、锅炉、栅栏、地暖管、排粪池、压力泵、管道、屋顶、分水器等(见图1)。在猪舍外一侧设有锅炉,房顶设有太阳能集热器。保育床与漏缝地板平行设置,在保育床和漏缝地板周围设有栅栏,漏缝地板是由若干平行的钢筋焊接在支架上,钢筋之间的距离为1~3 cm。排粪池设在漏缝地板下方,坡度为1∶3,斜面角度为25°~30°,排粪池与集粪沟相连接并连通猪舍外的排粪管。猪舍的墙体和屋顶均采用保温节能材料,屋顶采用彩钢夹心复合板。地暖式保育床是由隔热层、地暖管、地暖层构成,地暖管采用回形、W形、S形等结构设置在隔热层上,地面层设在地暖管上侧。锅炉将太阳能集热器的温水进一步加温后通过分水器和管道输送到仔猪保育床下的地暖管内,地暖管排出的回水通过压力泵回流到太阳能集热器中继续加热,周而循环实现对保育猪舍的有效保温。自动料槽设置在两个猪栏中间靠走道一侧,猪用饮水器固定在栅栏上,随着猪的生长可逐渐调整饮水器高度。

图1 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示意图

2 应用效果试验

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宜旺养猪场,进行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与传统保育猪舍养殖效果的对比试验。

2.1 试验设计和材料

选择140头发育正常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公母各70头,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保育猪的平均体重分别为7.35 kg和7.43 kg,组间体重相差0.1 kg,组内个体相差小于0.3 kg,差异性不显著(>0.05)。

试验组采用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对照组采用普通水泥地面猪舍,每个保育栏面积均为5 m2,可饲养断奶仔猪10头。采用相同饲料配方和饲养密度,实行自由采食、同期分栏,利用自动饮水器自由饮水(日粮营养水平见表1)。猪入舍时进行常规防疫和驱虫,饲养时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试验时间为60 d,前15d饲喂全价颗粒教槽料,后45 d饲喂全价颗粒保育料,记录保育猪入舍前、试验12 d、试验60 d体重和饲料用量。试验结束后计算饲料利用率,分析太阳能辅助地热与普通水泥地面对保育猪增重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所有试验数据采用Excel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

表1 试验猪日粮营养水平

2.2 试验结果

试验结束后发现,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的仔猪平均日增重为514.16 g/d,存活率为97.14%;普通水泥地面猪舍的仔猪平均日增重为454.33 g/d,存活率为88.57%。太阳能辅助地热仔猪比普通保育舍仔猪平均日增重增加59.83 g/d,存活率提高8.57个百分点。通过“方差分析—无重复双因素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60 d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0.05) (见表2)。试验期间,太阳能辅助地热猪舍的猪群健康状况和生理反应良好,猪只采食、排泻、活动及躺卧等行为舒适自然,无寒冷扎堆等不良行为,无应激发生。普通猪舍多出现仔猪扎堆取暖,由于猪体表卫生情况较差,容易引发仔猪腹泻等疾病。普通水泥地面猪舍的医药费为3.51元/头,太阳能辅助地热猪舍的医药费为0.89元/头,太阳能辅助地热猪舍育肥猪比普通水泥地面猪舍育肥猪节约医药费2.62元/头。

3 讨论与推广建议

3.1 太阳能辅助地热猪舍能够增加养猪经济效益

试验证明,太阳能辅助地热猪舍比普通水泥地面猪舍改善了仔猪的生长环境,增强了仔猪的抗病能力,减少了药物的使用。太阳能辅助地热猪舍育肥期60 d,存活率97.14%,比对照组提高了8.57个百分点;试验组保育猪60 d平均日增重为514.16 g,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59.83 g,显著提高了仔猪的生长速度。刘炜等[2]用电热地暖保温和红外线保温灯对小保育舍仔猪作对比试验,结果发现电热地暖保温使仔猪增重加快,每头猪日增重提高44 g,饲料转化率提高10.8%。梅宗香等[3]利用电地暖对重庆市綦江区7个自繁自养猪场进行改造试验,通过3个冬季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仔猪成活率达到90.5%,比改造前的86%,提高4.5个百分点。张小亚等[4]利用改造的地暖取暖猪舍饲养保育仔猪,从30日龄至60日龄头均日增重440 g,较塑料膜暖棚猪舍仔猪成活率提高16.8%。本试验与以上试验数据相比在仔猪成活率和日增重方面均一致,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表2 试验猪育肥性能测定结果

3.2 太阳能辅助地热猪舍能够改善舍内环境,提高仔猪舒适度

电地暖取暖普遍存在燥热、有梯度温差,如果猪舍一旦断电,舍内温度迅速下降;改造的水暖地暖猪舍存在因仔猪排泄的粪尿在地暖床面上而造成舍内湿度、氨气浓度过大[5]。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利用太阳能热水,稍微加温至60℃左右即可进行保育舍低温水暖供暖,节省了能源。此外,保育舍的保育床分为生活区和排泄区,排泄区及排粪池下方没有暖气,这不仅可以提高猪舍环境,还可以降低猪舍内的湿度和氨气浓度。利用太阳能辅助地热供暖,猪舍内温度均匀,由于地面层蓄热量大,因此在间歇供暖的条件下,舍内温度变化不大,热稳定性好。水暖可以均匀加热仔猪保育床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而上进行传导,保育仔猪舒适度高。

4 小结

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与其他传统取暖技术相比,其特点在于,当供猪舍内地暖的水温较低时,便于利用太阳能,可以节省常规能源。地暖式保育床可以将热量集中在猪体适合的高度,减少猪体向周围环境辐射散热,可减少猪舍的耗煤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6]。太阳能辅助地热保育猪舍适合保育猪的生理特性、行为习性,可提高保育床的热舒适度,易于训练保育猪定点排泄,减少仔猪腹泻率;该猪舍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方便、可以有效保持保育猪舍的温度和清洁,有利于猪的健康福利养殖。

猜你喜欢

猪舍保温仔猪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能“保温”的雪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不同通风模式对保育猪舍冬季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