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汪子美早期的肖像漫画创作

2019-03-12甘险峰

齐鲁艺苑 2019年1期
关键词:汪子肖像漫画

甘险峰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抗日战争时期,漫画家汪子美曾在重庆、成都等地举办过《幻想曲》《天方夜谭》漫画展,参展漫画作品无情揭露与鞭挞了当时政府的腐败与社会的黑暗,获得周恩来、郭沫若、冯玉祥等的高度评价。汪子美本人也因此被人们定位为政治漫画家。其实,他最早却是以肖像漫画家而闻名于世的。正如美术理论家、版画家王琦在回忆汪子美时所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笔下塑造的一系列电影女明星的漫画肖像,简略几笔便能抓住那些明星活灵活现的特征。”[1]

汪子美,山东省临沂县人(今临沂市兰山区),1913年7月出生。其父汪洋洋早年曾留学日本,是中国油画教育的奠基人之一,而汪子美自幼就跟随父亲学习油画,打下坚实的西画基础。1934年,汪子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始了在西洋画系的系统学习。恰恰是从此时起,他应邀不断为上海各大报刊创作各种肖像漫画,正式踏上肖像漫画创作的艺术道路。汪子美这一时期的肖像漫画作品不仅数量惊人,而且艺术水准颇高,其中不乏称得上精品甚至传世佳作者,在其早期漫画艺术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汪子美也因此成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最著名的肖像漫画家之一。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汪子美早期的肖像漫画创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以期构建对汪子美漫画艺术的全面认识。

一、汪子美肖像漫画涉及的人物

汪子美肖像漫画涉猎的人物众多,身份也比较复杂。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汪子美笔下的肖像漫画人物接近百人,占比重最大的是文艺界名人,包括作家、电影演员、戏曲演员和体育明星等,其中主要是电影明星,许多电影明星多次出现在汪子美笔下,成为汪子美肖像漫画的宠儿。此外,汪子美也画过少量政治人物。

(一)电影明星

在汪子美的肖像漫画中,电影明星是最多的。他创作的电影明星漫画成为各大报刊趋之若鹜的“热门稿件”。其中有一小部分是电影导演,如执导过《无愁君子》《联华交响曲四:三人行》、《天作之合》和《自由天地》等影片的沈浮;有大批的男演员,如“电影皇帝”金焰,主演过《大路》《新女性》《迷途的羔羊》等影片的郑君里,主演过《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等的王献斋,主演过《自由之花》《歌女红牡丹》的龚稼农,主演过《天作之合》《从军梦》的韩兰根,还有张翼、时觉非、尚冠武、顾梦鹤、刘继群等;还有更多的女演员,如阮玲玉、胡蝶、王人美、徐来、林楚楚、黎灼灼、黎莉莉、陈燕燕、貂斑华、梁赛珍、梁赛珠、梅琳、朱秋痕、叶秋心、高倩苹、徐琴芳等。有的演员(如胡蝶、王人美、黎莉莉等)曾经多次成为汪子美肖像漫画的主人公。此外,汪子美还多次为出演《神女》《城市之夜》《慈母曲》的小童星黎铿绘制过肖像漫画。

当时,好莱坞的许多电影明星也常常成为汪子美肖像漫画中的人物。比如华莱斯皮雷(Wallace Beery,现在的通用译名是华莱士·比里或华莱士·勃里)、梅蕙丝(Mae West)、秀兰·邓波儿(Shirley Temple)、嘉波(Greta Garbo,通译葛丽泰·嘉宝)、佐意勃朗(Joe Brown,现译乔伊·勃朗)、查理士贾波林(Charlie Chaplin,现译查理·卓别林)、巴斯开登(Buster Keaton,现译巴斯特·基顿)、埃迪康特(Eddie Cantor,现译埃迪·坎特)、克拉克盖伯尔(Clark Gable,现译克拉克·盖博)、凯佛兰茜丝(Kay Francis,现译凯·弗朗西斯)、桃乐丝黛丽娥(Dolores del Rio,现译朵乐丝·德里奥)、希佛莱(Maurice Chevalier,现译莫里斯·切瓦力亚)、华纳夏能(Warner Oland,现译华纳·奥兰德)。此外还有美籍华裔女演员黄柳霜(Anna May Wong)等。这一方面反映了汪子美对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已经充分国际化了。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中将电影纳入了上海现代都市语境,因此电影中的明星们也起到了传播“现代”和“时髦”的媒介作用。在中国,上海是西方电影最早的植入之地,同时也是中国的漫画生产与消费中心,“摩登”的电影与当时同样“摩登”的漫画之间产生一些关联,是非常自然的。汪子美置身于“摩登”的上海,受到上海都市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电影明星的漫画肖像创作,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其他娱乐界和泛娱乐界人士

除了众多的电影明星外,汪子美也创作过其他娱乐界人士或泛娱乐界人士的肖像漫画。比如京剧名角马连良、评剧明星白玉霜等。值得一提的是,他为马连良与白玉霜创作的漫画肖像,分别是与外国明星卓别林和梅蕙丝的“合影”,体现了中西合璧、相映生辉的特点。

图1 《跳龙门》汪子美作

汪子美还为体育明星杨秀琼创作过肖像漫画《跳龙门》(图1)。“文体不分家”,体育明星也可以算作泛娱乐界人士。杨秀琼是广东东莞人,1928年随父迁居香港。1933年10月,年仅15岁的杨秀琼作为香港代表参加了南京国民政府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囊括了女子游泳比赛的全部金牌。次年5月,她又在第10 届远东运动会上获得多项冠军。从此杨秀琼蜚声中外,“美人鱼”的称号不胫而走,得到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和行政院长汪精卫的接见。1935年10月,杨秀琼正在上海参加第六届全国运动会,汪子美创作了《跳龙门》,发表在10月15日出版的《中国漫画》第3期封面上。这幅肖像漫画以《跳龙门》为名,暗示普通女孩凭骄人的成绩和姣好的外貌一举跳过“龙门”,成为万种瞩目的明星。

(三)作家与学者

作家也是汪子美肖像漫画中的常客。在《春夜宴桃李园图》(原刊于1936年4月出版的《漫画界》第2期)中,汪子美为当时叱咤文坛的6位作家与学者造像,他们分别是“老舍秀才”(老舍)、“子恺画师”(丰子恺)、“平伯学究”(俞平伯)、“语堂居士”(林语堂)、“达夫山人”(郁达夫)和“苦茶和尚”(周作人)。稍后的《新八仙过海图》(图2)可谓前者的姊妹篇。这幅作品发表于1936年9月出版的《上海漫画》第5期上。《新八仙过海图》除了《春夜宴桃李园图》中的6位作家外,还增加了著名文史学者简又文和身上迷雾重重的女作家姚颖。汪子美给他们分别安排了在“八仙过海”中的角色:林语堂是吕洞宾,周作人是张果老,简又文是曹国舅,老舍是李铁拐,丰子恺是汉钟离,姚颖是何仙姑,郁达夫是韩湘子,俞平伯是蓝采和。

图2 《新八仙过海图》 汪子美作

汪子美还在《鲁迅与高尔基》《文坛风景》和《鲁迅奋斗画传》等作品中多次描摹过鲁迅先生的形象,由此可见鲁迅在汪子美心目中的地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汪子美还画过苏联作家高尔基及英国作家萧伯纳的形象。

(四)漫画家

作为漫画家,汪子美的肖像漫画中自然不会少了漫画家的身影。1936年正值全国第一届漫画展览会在上海举行,汪子美为展览会创作了漫画界精英群像——《漫画界重阳登高图》(图3)。画中的漫画家共19人,前排自左至右依次为:王敦庆、梁白波(女)、叶浅予、黄苗子;中排自左至右依次为:汪子美、鲁夫、朱金楼、特伟、黄尧、张光宇、张正宇、胡考、鲁少飞、高龙生、张乐平;后排自左至右依次为:张英超、陆志庠、丁聪、蔡若虹。作品借传统重阳节登高吉庆之题,寓意当时中国漫画艺术步入高峰盛期的历史阶段,立意高远,意蕴悠长。

图3 《漫画界重阳登高图》 汪子美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画界重阳登高图》发表前,汪子美还曾单独为自己创作过漫画肖像。1935年,他的《汪子美自画像》(图4)发表在《漫画生活》1935年第13期上。

(五)政治人物

图4 《汪子美自画像》

政治人物的肖像漫画在汪子美的肖像漫画作品中占比不大,但意义却不可低估。因为这些作品表明,即使是在20世纪30年代,汪子美也是关心政治、关心时局的。他笔下的政治人物既包括《归去来辞图》中的蒋介石、林森、孙科、胡汉民,也包括《国防人材点将录》中的吴稚晖,还有《亲善曲》中的溥仪、殷汝耕、1936年当选日本首相的广田弘毅以及建立“满洲国”和策划“华北自治”的土肥原贤二等。

值得注意的是,汪子美还塑造过日本以外的多位外国政治人物的漫画形象,比如《天花乱坠》中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苏联领导人史太林(斯大林),还有《忠勇双全》中的纳粹头子希特勒及其得力干将戈林等。

二、汪子美肖像漫画的艺术特色

汪子美的肖像漫画数量众多,但决不粗制滥造。几乎每一幅肖像漫画都是匠心独运的,经得起艺术上的严格考量。汪子美的漫画在艺术上独具个人特色,概括地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物造型奇特,对人物的变形异常大胆

汪子美的肖像漫画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有高贵的艺术品格,因此,“他既不愿意重复前人,也不屑于重复自己。”[2]他的肖像漫画构思大胆、奇特,擅长抓取人物的特点,并在此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极为大胆的变形,从而使其笔下的肖像漫画从艺术的角度看更大程度地符合人物真实。正如法国的德罗绘所言:“重建‘真’并不仅仅依靠‘现实’的接近,过分的相似会导致神从属于形。”[3](P117)汪子美的肖像漫画做到了得“神”而忘“形”,甚至大胆到把人画成动物。比如,在作品《莺声燕语》(图5)中,黎莉莉、陈燕燕这两位当时著名的女演员,分别被汪子美变身为黄莺、燕子,栖上了树枝,沐浴在溶溶月光中,非常具有诗情画意。这幅肖像漫画不但把黎莉莉、陈燕燕的面部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而且她们各自所对应的鸟儿也与演员本人神似,自有一番独特的趣味,令读者过目难忘。其他肖像漫画作品,如《跳龙门》《忠勇双全》等亦均是如此。

图5 《莺声燕语》 汪子美作

此外,汪子美还把韩兰根画成了猴子,因为韩兰根在电影《渔光曲》中扮演了“小猴”,也因为他性格中的确有“猴精”的成分;他还常常把王人美画成“野猫”,因为王人美在《渔光曲》中扮演了“小猫”,同时也因为她有猫的野性。被称为“美丽的小鸟”的陈燕燕在《寒江落燕》的预告片漫画中,被汪子美画成一只翩翩起舞的小鸟。用动物形象突出明星人物的影片角色及性格特色,成为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的、独特而易于辨认的符号性特征,为宣传明星和推广影片起到了巨大作用。

(二)擅长创作漫画群像,构图考究

创作漫画人物的群像既是汪子美的特长,也是他的爱好。他创作的漫画群像代表作包括漫画家群像《漫画界重阳登高图》、作家群像《春夜宴桃李园图》以及演员群像《秋虫音乐会》《全国运动会“电影演员组”全体游泳选手》《一九三六年银坛万花筒》等。《秋虫音乐会》(图6)1936年10月发表于《中国漫画》第3期,作品中的演员均为当时的一线女影星,其中包括阮玲玉、胡蝶、王人美、徐来、黎莉莉、陈燕燕、貂斑华等。所有这些女影星通过漫画家的巧思,被巧妙地安排在一幅漫画中,每个人物的特点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强调,因此可以让读者轻松地辨认出来,随后又因理解了作者的用意而会心地微笑。这些漫画群像不仅轻松幽默,同时又能美化与活跃报刊版面,所以既受到当时读者们的热烈欢迎,又受到编辑们的热情追捧。

图6 《秋虫音乐会》 汪子美作

再如《全国运动会“电影演员组”全体游泳选手》(原刊于《中国漫画》第2期),共有40位明星齐聚游泳场,是明星的“大联欢”,其中甚至还包括叶浅予笔下漫画人物“王先生”与“小陈”。尽管人物众多,但经过汪子美的精心构思,所有人物排列得错落有致,既不显得拥挤,亦丝毫不呆板,海滩、房屋与远山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而且帮助画面呈现出海滩游泳的景象。

(三)擅长构建有情节性的画面,为人物营造“典型环境”

为了凸显人物气质与特点,汪子美非常擅长构建具有一定情节性的画面,虚构契合人物的“典型环境”,并完美地描绘出来。比如,汪子美为《 联华画报》创作的《到自然去了的黎莉莉》添置了这样的背景:炊烟袅袅,小溪潺潺,小鹿在池边饮水,画中人物黎莉莉的一双大眼睛与树上猫头鹰的大眼遥相呼应。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三者和谐于作者营造出的幽幽氛围之中,很有故事情节,让人联想到黎莉莉要拍摄的电影《到自然去》。

再如,汪子美为影坛伉俪金焰、王人美所作的肖像漫画《亚当与夏娃》(图7)。既然把他们画成了“亚当与夏娃”,汪子美自然也会让男女主人公出现在“伊甸园”中。画面中两人身处野外,地上有草木、菜蔬和树木,树上甚至还盘着引诱他们偷吃禁果的蛇。这些无不与传说中的“伊甸园”暗合。男女主人公不方便如圣经中赤身裸体,所以汪子美让他们身着豹皮,自有一番原始意味与野趣,他们手握禁果,欢声笑语,是新时代开放的恋爱态度的形象展示。

图7 《亚当与夏娃》 汪子美作

还有《献桃图》(首发于《独立漫画》1935年12月10日第6期),画的是电影明星林楚楚和她的儿子——童星黎铿。图中,林楚楚被画成观世音,而黎铿则被画成奉桃仙童。配图文字为:“林娘楚楚不是人,好是南海观世音;小儿黎铿更作贼,偷得蟠桃献母亲。”作品通过黎铿献桃孝母的情节,形象地点出了这对影坛母子明星温情脉脉的一面。

(四)民族形式与西洋手法兼收并蓄

“尽管中国漫画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中国漫画还是更多地表现出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4](P12)汪子美的肖像漫画还充分体现出中西结合的特点,具体讲就是民族形式与西洋手法兼收并蓄,相得益彰。对于这一点,我们从一些作品的标题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比如《春夜宴桃李园图》,借用的就是明代著名画家仇英的作品标题。仇英的同名作品是以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图》为题材,描绘李白与其四从弟春夜设宴于桃李园中斗酒赋诗的情景。汪子美作品表现的也是文人雅集,借用这个题目非常合适。

再如,《联华演员古装展览会》(图8)则是为联华公司的电影演员们“量身定制”的,算是“真人秀” 肖像漫画。汪子美为张翼、黎莉莉、梅琳、郑君里、尚冠武、刘继群、韩兰根、时觉非、罗朋、洪警铃、黎灼灼、汤天总、章志直、殷秀岑等10余位联华明星传上了古装,服饰与人物气质高度吻合。

图8 《联华演员古装展览会》 汪子美作

汪子美的父亲汪洋洋20世纪初在日本留学时,学的就是西洋画科,还在天津举办过西洋画的培训机构。可以说,汪子美自幼就受到过西洋画的熏陶。他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时,读的也是西洋画系,受到了西洋绘画的系统训练。因此,他的肖像漫画作品中也吸收了一些西洋绘画的技法,比如运用透视原理画出近实远虚的空间感,用素描调子画出逼真的立体感,等等。比如,《白玉霜与梅蕙丝》(图9)从内容到形式都显示了中西合璧、相得益彰的特点。作品中梅蕙丝就是用西画法塑造人体肌肉,造成的强烈立体感,如果离开了西画技法,梅蕙丝的形象是无法得到如此充分而完美的展现的。

图9 《白玉霜与梅蕙丝》 汪子美作

(五)擅长在肖像漫画中使用典型语言

汪子美的语言功底非常扎实,对于文言与白话均能自由驾驭,各类中西典故信手拈来,化用无痕,涉笔成趣。这在其肖像漫画中也有所体现。对于漫画作品的标题与对白,汪子美均会反复推敲,精心锤炼,遣词造句异常考究。根据作品需要,其文字风格也多姿多彩,千变万化,有时犀利、辛辣,有时幽默、风趣,有时浪漫、深情,有时优美、典雅……这在当时的漫画家中是非常突出的。比如,在《金焰与华莱斯皮雷》中,他为漫画中的两位人物设计了这样的对白:

华:好像贵国的电影皇帝是世袭制的,陛下这皇位坐得够年头了!

金:这实在不是敝国提倡电影封建制度,无非寡人治理银国获得人心归顺而已。

华:说也奇怪,贵国选举电影皇帝的标准似乎守旧得很,电影皇后自然应当美丽一点,但是电影皇帝却不是非漂亮小伙才成,我们美国眼光则不然,黑头派的赖昂摆里穆可以黄袍加衣不说,连我这样粗鲁鲁的老家伙也可以称孤道寡!

金:皇兄千万不要因此误会,敝国人眼光太浅,也许他们照样欢喜像皇兄那样黑旋风楚霸王式的电影明星作皇帝。不过一方面敝国银政现制度,张飞式的人物总要在吕布的肩下而时常不得独立,一方面也还没会产生出真正粗线条的好汉来。如果一旦发现像贵国保罗穆尼 式的人物,寡人情愿让位。

华:如此说来,陛下诚然是一个贤明的圣主,堪为银政。远臣已退位多时,下野之士,请勿再称为皇兄。不过希望陛下日后再放开胆量,宽放胸怀,以豪迈的姿态出现银国,则四方远邻,不难望风而归矣

金:卿言甚是。

再如,他为《归去来辞图》所配的文字(发表于1936年1月15日出版的《独立漫画》第八期上),更是洋洋洒洒,汪洋恣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指名道姓地讽刺蒋介石、林森、孙科、胡汉民。词曰:

归去来兮,国家将危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党国,奚惆怅而独悲?悟私见之不谏,知团结之可追。实养疴已半载,觉精神好百倍。阎摇摇以来京,冯飘飘而下山,恨殷逆之无耻,喜我归之未晚。乃登汽车。载欣载奔,孙科欢迎,蒋林候门。四省虽荒,华北犹存。携卷入府(国府也),不胜昔今。引公文以自览,有学生之请愿,询同僚以高见,审妥协之易安。京日涉以成趣,事虽多而常闲。行纪念于每周,时演讲而宣言。敌无心以出兵,机(飞机也)倦飞而知远。国蒸蒸以将富,抚法币而盘桓。归去来兮,请安心以效身,国与我而相存。复驾言兮焉求?悦吴老之幽默,乐褚公之神拳。秘书告我以清明节,将有事于紫金山。或登汽车。或乘轿辇。既游山以玩水,亦植树而祭典。民惶惶以逃亡,水涓涓而仍流。叹水灾之殃国,慨大禹不复生。已矣乎,天降灾复几时,曷不地震毁三岛,胡为频频害中华?屈服非吾愿,抗日不可欺。怀良策以孤往,每会议而难决。再修改以通过。临散席而长叹,聊随和以合作。乐夫精诚复何说?

这段文字为民请命,长歌当哭,有血有泪;怒斥权贵,嬉笑怒骂,辛辣无比。1936年2月29日,《独立漫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查禁,罪名有三:一曰诋毁政府,二曰侮辱最高领袖,三曰提倡阶级意识。至少前二者均与汪子美的这幅作品有关。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汪子美就停止了文艺界名人尤其是影星的肖像漫画创作。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用画笔作匕首、投枪,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到抗战洪流中。正如他在诗歌《我们的喇叭》中所说的:“踌躇什么,还不提起笔来干!不要再画一只牛,不要再画一棵柳,不要再画一个摩登女郎伸着纤纤的手,我们要画二十九军的大刀砍下敌人的头!踌躇什么,还不提起笔来干!不要再画一弯月,不要再画一朵云,不要再画一个肉感女人张着红红的唇,我们要画中华民族的火把燃起救亡的魂!”[5]

猜你喜欢

汪子肖像漫画
我们家的“猫老肥”
地毯肖像
工厂化、小棚、大汪子…… 400精英齐聚山东,探讨北方养虾新思路
叙利亚肖像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肖像》
弑父(短篇小说)
在灯塘村(外一首)
知识漫画
漫画4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