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分析与研讨

2019-03-07李艳艳彭静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35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数学建模研究生

李艳艳 彭静

摘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工科研究生通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来提升分析问题、模型建立、求解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然后结合调研分析给出了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的一些具体建议,并分享总结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收获与体会。

关键词:学科竞赛;数学建模;创新能力;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5-0109-02

1 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研究生培养成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教兴国”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如何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1,2,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进入智能时代,希望通过支持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或者学科竞赛,培养他们在具体实际问题中的探索问题求解的方案和科学研究兴趣,培养他们在具体实际问题中探索问题、求解方案和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重要任务,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落实与实施。在重庆邮电大学这类工科高校,鼓励工科研究生参加具有代表性的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活动,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举措。因此,如何搭建研究生学科竞赛平台,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竞赛活动,是当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2 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组织研究生参加学科类竞赛活动得到了高校部分导师和领导的支持,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要将学科竞赛活动作为提升全体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手段,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2.1落后的人才培养理念束缚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思想。当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不能满足学生增长的需求,生师比非常大,但研究生教学模式几乎还是一成不变,虽然研究生课堂教学大多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训练和提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较为系统扎实,但知识面相对较窄,引导学科交叉融合的课堂教育很少,学生往往看到的是自己导师的研究领域,忽略横向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这样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学生缺乏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大胆创新的激情和欲望,缺乏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4,5]。如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往往注重模型建立与求解,针对交叉融合的综合题目往往不能很好的融合相关学科知识来求解,显得知识相对比较片面。因此,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综合性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华为杯数学建模竞赛,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更有利于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创新。

2.2学科竞赛训练平台不足阻碍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根据教育部对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的统计,当前的硕士研究生独立申请并完成课题的比例很小,省部级以上课题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创新实践训练的机会也就甚少[6]。学生主要是被动地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而多数课题因为理论深度要求非常高,学生根本无法下手,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空话。同时很多学校缺乏针对数学竞赛培训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训的内容是针对所有同学开展的,课程更偏重于数学模型的理论部分,而忽略了編程等实践部分,同时并未将不同分工的同学分开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关于数学建模竞赛知识的培训均是集中时间进行,而部分同学由于自身原因无法参与培训,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体系。很多学校缺乏专门的师资队伍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部分老师的指导停留在布置模拟任务,而未对所模拟的赛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没有通过模拟提高问题求解能力,也无法知道问题的所在。另外,很多学校仅仅注重学科竞赛的过程,缺乏赛前准备和赛后总结,且比赛的数据为静态数据,无法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求解,也不能考查学生在解决现实动态问题的学习与思考能力。总之,学科竞赛训练平台缺乏,导致组织过程、指导过程、提升过程受限,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2.3学科竞赛活动机制欠缺不利于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任务主要在于导师,学生也主要参加导师安排的学术活动和科技活动,学校缺乏从整体规划搭建的公共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更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参加学科竞赛[7-8],特别是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有的研究生是自己的导师认为建模能力非常重要,鼓励学生参加,但因为缺乏专业的训练和科学的指导,学生虽然参赛,但希望通过参赛获得的分析问题、建立模型、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没有真正得到锻炼,学生主动参加竞赛较少,一方面学校的鼓励举措不足以让他们参加这些竞赛,另一方面导师认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可能影响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长期积淀,导致研究生的视野越来越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受到制约,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被埋没,缺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9]。

3 工科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之数学建模竞赛的几点建议

根据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之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经验,为了更好让研究生通过竞赛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结合学生实际参赛情况,给出如下建议:

(1)建议将负责不同知识模块和建模任务的同学分开进行培训,增加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编程课程,特别是Matlab等的使用,应该花更多时间专题讲解,部分理工科学生的软件编程和使用能力有待提升,大多数同学不精通数学类应用软件。

(2)建议提供线上培训课程并提供相关的书单或者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提高知识储备的效率。

(3)建议针对模拟训练赛题指导老师切实组织所指导的参赛队伍对所训练的模拟赛题进行细致分析,以使得参赛队伍切实体会参赛流程。为提高指导老师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将2-3个导师所指导的队伍放在一个大组,一起进行模拟赛题的讲解,同时也可以增加相互探讨的机会。

(4)健全激励机制。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平台机制,抓实赛前数模知识模块化介绍、模拟培训、赛后赛题分析与提高等具体环节。从学校、学院和导师等层面协同推进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建模求解和攻坚克难的能力。

4 学生收获与体会

整体来讲,学生通过参赛,无论是否获奖,都能得到全方面地收获。数学建模竞赛一般是由三位参赛队员组成,分别负责数学模型的构建、模型的代码实现以及文档的编写。其中,负责模型构建的队员最好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编写代码的同学自然要代码能力过硬但一定要会Matlab及SPSS等使用基础,而负责文档编写的同学一定要了解一定的数学模型原理。首先当学生拿到竞赛题目后,三位同学一起分析赛题中的前两个问题,再分开进行所负责的板块。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三位参赛者的工作一定是有主有辅,相互穿插合作。其次,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一定做好熬夜的准备,若所有题目都进行得比较顺利,同样建议最后一晚熬夜进行文档的检查及完善。若前期进展比较慢,除了第一晚可以休息之外,之后都建议熬夜。最后,在比赛期间,队友与队友之间的合作的高效性决定最终所提交文档的质量,所以互相帮助,相互理解是关键。数学建模竞赛是一项训练参赛队员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赛事。所以,作为在校大学生,此类赛事是锻炼自身综合能力的好机会。

5 结束语

学生通过参赛全过程,体验到从选题,到换题,到放弃,到重拾信心,再到收获果实的酸甜苦辣,坚忍不拔终战胜了艰辛绝望。经过多次认真模拟建模比赛,培养对题目的灵敏度以及软件的熟悉度,希望面对正式比赛可以做到游刃有余。面对不擅长的题目,出现过激烈的争执,但通过攻坚赛题,大家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鼓励、相互协作,最终拿出了一份稍显满意的竞赛作品。学生在短短的五天收获颇多,他们认识到在有限时间里攻坚难题的重要性,有效地查询相关文献的必要性,以及体会到写好一篇完美论文的决定性作用。这对于研究生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如何面对科研问题进行查阅资料、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等过程更加熟悉,有利于攻坚科研中的关键问题,有助于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此外,学生还收获满满的情谊,相信这段时间的经历值得彼此细细回味铭记。

参考文献:

[1]李平,杜力.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主动式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99-100.

[2]吴瑞林,王建中.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10-15.

[3]于保华,徐泽源,姚培锋,等.基于学科竞赛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7):158-159.

[4]丁珠玉,樊利,周胜灵,等.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4):205-208.

[5]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尹承梅.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46-48.

[6]张书钦,董跃钧,董智勇.基于科技竞赛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2010(10):14-16.

[7]付雄,陈春玲.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6):29-31.

[8]陈安华,胡燕平,颜建辉,等.构建多学科融合学术环境,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2(4):47-49.

[9]胡威,郭宏,蒋曼,等.基于学科竞赛的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软件导刊,2015(2):182-184.

【通联编辑:王力】

收稿日期:2019-09-10

资助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重点项目(No.yjg152016)的资助

作者简介:李艳艳(1980-),女,重庆市人,本科,主要從事教学管理、创新能力培养等相关工作;彭静(1981-),女,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能力培养等工作。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数学建模研究生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