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如何上好一节生物公开课

2019-03-07陈冰冰

考试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师语言备课公开课

摘 要:公开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经验、教学技巧交流的有效方式,是教师展示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平台。近期,笔者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本文将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课时为范例,谈谈如何上好公开课。

关键词:公开课;备课;师生互动;教师语言

公开课是平日课堂的一个高度的集中和概括,是平日课堂的一个缩影,是平日课堂的一个去粗取精后的再现,是每位教师展现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的舞台。近期,笔者参与学校组织的一次公开课。通过这次公开课,我认为要想上好一节生物公开课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精心备课,预设教学目标

教师要上好课,就需要先备好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课,不仅仅是备这堂课的内容,更要做到全局把控。要想备好课,必须做到“三知”。

(一) 知教材

既有对全套教材的全面了解,也指对所讲授篇幅的深入把握。只要这样,才能全面的设计教学目标,设置教学重难点,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更有效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 知学生

教是为了更好的学,学生能掌握本课内容并拓展延伸才是最终目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情况、心理素养、学习兴趣等,才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三) 知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个人魅力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有经验的老师一般是非常注重研究教学方法的。常规课堂中的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时小结在课堂上都是要有体现的,如何将每一环节讲得出彩,就需要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生物必修1整体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其中蛋白质知识是重点部分。“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较全面地介绍了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为后面学习载体蛋白、酶等知识做铺垫。物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对理解细胞的结构基础有着重要作用,为必修2关于基因的表达部分奠定基础。本文涉及的氨基酸及其酶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等三部分知识,我计划利用1课时来完成。我授课的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处在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期,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但是没有学习有机化学,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抽象的内容。这课中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的形成过程复杂、抽象。因此,依据教学要求,根据学生认知情况,我制定教学目标,并将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在上课之前,我先分发“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课的导学案,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

二、 以生为主,关注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言堂,侧重教师的教,一节课的主角永远是教师,可以说就是教师的“独角戏”。新课改实施后,更侧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宰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领者、合作者。

由于提前分发导学案,学生可以有效地做好预习,熟知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我已经在上课之前了解到了学生的疑问。因此,我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适当地调整了教学思路,决定在课堂上采用问题驱动法、直观教学法、讲练结合法。整个课堂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真正参与进去,成为课堂的主人。由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收效甚微。于是我采取游戏的形式,请一定数量的学生分别排成1队、2队、3队……,让每一位学生充当一个氨基酸,通过手拉手形成肽键,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逐一统计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及脱去水分子数,总结规律。在游戏中,既掌握了教学重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巧用数字化,提高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大致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目前,多媒体网络技术已经普遍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了。我校采用的是“数字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讲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之前,我通过网络发布作业、导学本,并设定好完成时间,从而既可以监控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课上,运用数字化教学的图画、视频展示功能,给学生“神奇的小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本课的学习兴趣;运用数字化教学提问功能,随机提问学生,有利于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运用数字化教学中的互动功能,随时了解学生的掌握功能;运用数字化教学中的考试模式,在授课结束后,以检测形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 锤炼教学语言,严谨科学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就必须通过教学语言。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要通过生动形象地表达、精辟到位地分析,举一反三地推理,恰到好处地点拨,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海洋,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于漪老师说:“语言不是蜜,但是可以粘住学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本人应该以饱满地激情和热情,去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轻松地教、学生快乐地学。

一直以来,我在讲课过程中,不自觉的会有一些口头禅。对于这些口头禅,我向来是不以为意的。在讲授公开课之前,一位老教师点到了我的这个问题。于是,在正式讲课时,我格外注意这个问题,使用一些风趣幽默而又不失严谨科学的教学语言,可谓是“锦上添花”。

五、 化解尴尬,应对突发事件

真正的课堂教学,并不一定会按照教师预设的情景进行。在公开课中,可能会出现课件播放不流畅、师生互动不默契、教学任务不能全部完成、教师说错话等一些情况,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理性对待,沉著应变。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公开课作为众多优秀课堂的缩影,其中的“精彩”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自自然然的。要想上好一节生物公开课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每位教师仔细加以研究、千锤百炼。

参考文献:

[1]张伟.如何上好生物公开课[J].中学生物教学,2012(Z1).

[2]董洪军.优化中职生物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教研版),2012(9):31.

作者简介:

陈冰冰,讲师,河南省平顶山市,平顶山市理工学校。

猜你喜欢

教师语言备课公开课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语言技巧微探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浅谈信息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