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预防感染的效果观察

2019-03-07刘颖

智慧健康 2019年6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股骨头置换术

刘颖

(沧州人民医院手术室,河北 沧州 061000)

0 引言

全髋关节实为人体的重要构成,生理功能突出,如若出现损伤,会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直接影响。用全髋关节(由人工股骨头与髋臼所组成)来替换,通过此关节的应用,能够使人体原有的生理性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1]。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术中感染情况,诸如手术器械未能完全消毒、手术室环境卫生差、患者自身免疫力地下等,均会引发术中感染[2]。有报道指出[3],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通过开展综合化、全面性且有目的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还能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减少可能出现的感染情况。本文选取在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其围术期开展综合护理,总结其在预防感染方面的实际效果,现对此报道与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内,选取127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并、肝肾疾病及心肺疾病者。将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4例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在56-72岁,平均(63.6±8.2)岁;病因:35例股骨头坏死,21例股骨颈骨折,6例髋关节结核,2例强直性脊柱炎。对照组63例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在55-72岁,平均(63.4±8.1)岁;病因:34例股骨头坏死,22例股骨颈骨折,5例髋关节结核,2例强直性脊柱炎。两组年龄等资料经系统化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在手术过程中,对照组行常规形式的护理干预,待患者入院后,即刻对其病情进行全面。细致评估,并在手术前,将手术相关知识讲解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医师开展各项操作;保持手术室的整洁、安静;在手术开始前,及时消毒。

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对手术伤口位置处的实际情况有一全面了解,并观察此部位有无并发症发生;在手术室内,需要保持其干净、整洁,切断细菌流通,使手术室始终处于无菌、无污染状态;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室人员的走动,对于那些必要的走动,则需要控制其幅度,做到脚步不快、不重。控制手术室的空气质量,对室内相关人员的衣物进行全面、细致的消毒,对手术操作时间进行合理控制,以<3 h为宜,最大程度减少伤口细菌数目;此外,还需尽可能减少细菌自毛孔进入;在手术操作中,需定时清洁手术部位,如果需剃毛,则需要做到细致、全面与彻底,减少位于刀痕上的细菌出现增殖情况,最大程度降低深部污染。在手术开始前,还需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消除其不良心理,提高其治疗积极性与依从度;术前提供饮食指导,增强机体抵抗力,这对患者术后康复有利。在手术操作中,需对时间的层流性进行合理把握,控制质量要良好,操作使,需做到动作轻柔,不说话,各环节操作均需随时洗手,保证在无菌状态下完成手术;另外,还需定时消毒患者皮肤,可根据实际需要,扩大消毒范围,在伤口处贴消毒膜,当其脱落后,需及时消毒。针对巡回护理人员,需对手术过程有一充分了解,更加高效的配合医师完成手术。

在对术后进行换药时,于术后首日,有较多渗血与渗液,多次,需及时更换药物,并对术口进行观察,如果术口没有感染征象,则可每2-3 d换一次药;在换药时,通常选用刺激小且杀菌效果好的碘伏。在使用抗生素时,如果患者出现其他病灶感染,那么可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或依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更敏感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此外,还需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另对比两组术中感染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短于后者(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则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2组临床指标比较(±s)

?

2.2 两组预防感染效果比较

观察组术中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术中感染与未感染率对比[n(%)]

3 讨论

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而言,其实为一种用于治疗全髋关节相关病症的有效术式,多用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颈部肿瘤、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的治疗,效果好,预后佳,但在手术操作中,如果出现操作不当,便非常容易引发术中感染,进而会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直接影响[4]。这除了会使患者疼痛感增加之外,还会加重患者及其家属的负担。现阶段,造成术中感染的因素较多,比如手术治疗次数、手术时间、肥胖、相关并发症、手术环境、服用药物等。而依据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实用且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这能获得加好的干预效果[5]。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身体条件进行全面、详细评估,并处理好口腔溃疡、呼吸道感染等,补充营养,增强患者抵抗力与免疫力;另外,通过开展心理辅导,使患者获得更好、更加正规的治疗,提升其治疗主动性,强化治疗的依从性;除此之外,还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还需指出的是,通过减少人员在手术室内的走动,并对其讲话、活动等施加相应控制,将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做好,认真消毒各类器械等,均能大幅减少外界细菌污染。在术前,酌情使用抗生素,尽量选用电动剃毛器,将手术部位的毛发清除干净,扩大消毒范围,减少感染。对于手术操作者来讲,需秉持标准化的无菌操作流程与相关原则,做到勤洗手,且佩戴专门的手套,规范穿戴抗菌衣服,定时更换吸引器头,提高配合度与默契度,可大幅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与术中出血量。通过对外界污染源进行合理控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能够豆腐降低术中感染。

由本次研究得知,观察组术中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由此可知,针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其围术期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股骨头置换术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3D VOI 技术在SPECT三时相骨显像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