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82例临床探究

2019-03-07刘辛露

智慧健康 2019年6期
关键词:屈光度斜视弱视

刘辛露

(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2200)

0 引言

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也可称作单眼固视综合征,多发生于黄斑中心的凹微小抑制处,可使患者丧失中心融合力[1]。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是一种儿童眼科常见病,通常由于患儿的斜视度数比较小,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旁中心注视、异常视网膜对应以及弱视等情况,对患儿视力的正常发育带来极大影响[2]。研究指出,采取单一疗法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所得效果并不理想,故本文采取综合疗法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旨在探究综合疗法对改善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症状的疗效,现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6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间收治的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82例为对象,所有患儿病情均与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诊断标准相符,存在不同程度视觉障碍,所有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对本组治疗方案敏感者,排除存在其他器质性及传染性疾病者。其中,男34例,女48例;年龄3-12岁,平均(6.45±1.27)岁。注视性质中,中心注视弱视16例,旁中心注视弱视13例;弱视程度中,轻度弱视15例,中度弱视12例,重度弱视7例;屈光度情况中,屈光度≤2.25D者14例,屈光度>2.25 D者5例。

1.2 方法

对本组全部患儿均使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包含:①对于弱视症状,采取合理验光配镜方式加以屈光矫正,用1.0%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于结膜囊内滴注,每次1滴,每天3次,连续使用3天。②传统遮盖法:了解患儿的年龄及对其视力情况进行评估之后,针对于双眼矫正视力差距>2行者,采取双眼交替遮盖方法加以治疗。③精细化作业疗法:对双眼弱视者,需同时训练患儿的双眼,对单眼弱视者,则把正常眼睛遮盖后训练弱视眼。训练方法主要采取精细化作业法,如让患儿画图、穿针及串珠等,以有效刺激患儿的视觉。④中心注视弱视者接受红光闪烁后像和Haidinger刷疗法,同时还可结合精细化作业训练。旁中心注视弱视者则接受转化治疗,即在转化成中心注视弱视后采取以上方法加以治疗。所有患儿结束治疗后于门诊复查视力、眼位、立体视及注视性质等。

1.3 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后患儿的弱视矫正≥0.9;改善:治疗后患儿的弱视矫正≥2行;无效:治疗后患儿的弱视矫正<2行[3]。有效率=治愈率+改善率。统计不同注视性质、不同弱视程度及不同屈光度的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由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由%表示、χ2检验,P<0.05表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注视性质的治疗效果对比

对中心注视弱视和旁中心注视弱视进行综合治疗后,中心注视的治疗有效率是93.75%,旁中心注视是84.62%(P<0.05),见表1。

表1 不同注视性质的治疗效果对比[(%)]

2.2 不同弱视程度的治疗效果对比

对患儿开展综合治疗后,观察不同弱视程度患儿治疗的有效率,轻度弱视的治疗效果明显较中重度弱视的治疗效果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不同弱视程度的治疗效果对比[n(%)]

2.3 不同屈光度的治疗效果对比

对患儿开展综合治疗后,观察不同屈光度患儿的治疗效果,屈光度≤2.25 D的治疗效果优于屈光度>2.25 D的治疗效果(P<0.05),见表3。

表3 不同屈光度的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是一种斜视角度<5°的斜视性弱视,多于儿童人群发病,具有较高发病率[4]。微小度数斜视性由于斜视的度数比较小,与正常视力眼睛相比,患儿的眼睛融合范围和视觉范围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所以不需要进行特定的治疗[5]。但是当患儿并发弱视之后,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治疗以改善弱视。小儿发生弱视的主要原因是在其视觉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使小儿的眼睛未能得到相应的视觉刺激,由此造成的一种视觉退化现象[6]。而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发病的具体病因和病机当前尚未能完全阐明,有学者指出,屈光度差是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诱发的关键因素。而另有学者则认为,对于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治疗的重要原则是使患儿的视网膜可以接收清晰图像[7]。以往临床针对微小度数斜视性患儿治疗主要采取遮盖疗法为主,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案进行综合性治疗十分有必要。

本研究对所有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采用眼药水滴注、传统遮盖法、精细化作业、红光闪烁后像和Haidinger刷疗法等综合性方法加以治疗,发现治疗后疗效作用显著,尤其是对中心注视、轻度弱视及屈光度≤2.25 D的患儿疗效更佳。本组患儿接受综合疗法治疗后总有效率是89.02%,证明通过综合疗法对治愈和改善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但对不同注视性质、不同弱视程度及不同屈光度表现的患儿治疗疗效有一定区别,从表1中可看出,中心注视的治疗效果明显比旁中心注视的治疗效果优(P<0.05);从表2中可看出,轻度弱视的治疗效果优于中度弱视及重度弱视的治疗效果(P<0.05);从表3中可看出,屈光度≤2.25 D的治疗效果比屈光度>2.25 D的治疗效果好(P<0.05)。由此可以总结出:对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患者在采取综合疗法治疗中,其效果受患儿注视性质、弱视程度及屈光度的影响,其中,中心注视者视觉锥细胞处于黄斑中心凹处,对于提高视力的敏高度作用较显著,有利于更好矫正;轻度弱视由于程度较为轻微,治疗更方便有效;屈光度小的患儿两只眼睛的视物差比较小,对于视力矫正较为方便,可使视力保持相同水平,所以治疗效果更优[8]。

综上所述,对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者采取综合疗法所获取的疗效可观,对于中心注视、轻度弱视及屈光参数≤2.25 D治疗效果更佳,临床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方案治疗,以确保治疗效果的优良性。

猜你喜欢

屈光度斜视弱视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左旋多巴联合遮盖方法治疗儿童弱视102眼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
为什么儿童验光要散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