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底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研究

2019-03-07杨学秋丁伟娜

智慧健康 2019年6期
关键词:光凝苯磺酸黄斑

杨学秋,丁伟娜

(昌邑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300)

0 引言

作为葡萄糖代谢紊乱性病症,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以及非胰岛素依赖型[1],属于眼部合并病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较为多见。近年来,此病症呈现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2],主要病理变化为微循环结构以及功能障碍,毛细血管细胞结构变化,毛蟹血管微动脉瘤出现以及毛细血管闭塞形成,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当前,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手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予以救治,抑制了新生血管发生,针对于此,本文以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66例(126眼)分析,评定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66例(126眼)纳入本次研究中,住院时间的差异性平均分为观察组(n=33,63眼)以及对照组(n=33,63眼),两组均行眼底激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行羟苯磺酸钙治疗。

观察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在57-82岁,平均(69.1±7.9)岁,糖尿病病程在7-15年左右,手术前最佳矫正值为(0.51±0.13)年,3期34眼,4期29眼。对照组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在56-81岁,平均(69.0±7.8)岁,糖尿病病程在6-14年,手术前最佳矫正值为(0.50±0.12)年,3期30眼,4期33眼。

入选依据:①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的诊断标准确诊[3];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依据参考全国第三届眼科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4];③患者BCVA指标≥0.1;④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⑤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依据:①眼部损伤、手术病史;②高血压三级;③肝肾功能障碍;④视网膜渗漏、黄斑水肿[5]。

1.2 方法

两组均行激光光凝疗法救治,每间隔14日进行光凝处理一次,1201-1499个点左右,分四次处理,存在黄斑水肿的患者首先对黄斑区域予以光凝处理,局限性黄斑水肿患者对局部的血管瘤以及渗漏位置光凝处理,弥漫性黄斑水肿行C型格栅光凝处理,14日以后行全视网膜光凝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羟苯磺酸钙(英文名称:Calcium Dobesilate Capsule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088,2010-02-24生产单位: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0.5 g)治疗,连续治疗半年后对治疗效果分析。

1.3 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后90日以及半年的BCVA指标等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66例(126眼)数据行SPSS 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视力变化情况、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CMT测量指标对比行(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判定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BCVA指标分析,术前以及术后90日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半年对比差异性显著,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情况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情况分析(±s)

组别 眼数 术前 术后90日 术后半年观察组 63 0.51±0.13 0.59±0.19 0.68±0.14对照组 63 0.54±0.12 0.57±0.14 0.60±0.13 t-1.3459 0.6726 3.3236 P-0.1808 0.5024 0.0012

2.2 两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分析

由表2可知,术前对比差异性不存在(P>0.05),术后90日以及术后半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s)

表2 两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s)

?

2.3 两组患者CMT测量指标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指标分析差异性不显著(P>0.05),术后90日以及术后半年分析(P<0.01),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CMT测量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CMT测量指标比较(±s)

?

2.4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中7眼出现并发症,和对照组10眼对比,不存在差异性。其中观察组视网膜出血3(4.7%)、玻璃体出血2(3.1%)、黄斑水肿2(3.1%),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9%;对照组中,视网膜出血4(6.3%)、玻璃体出血3(4.7%)、黄斑水肿3(4.7%),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7%,组间对比χ2=0.6120,P=0.4340。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为渗出、阻塞以及增生,是导致眼盲的主要病症[6]。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原因是因为毛细血管外周细胞降低后内皮细胞增生以及基底膜增厚,造成毛细血管闭塞,出血发生[7]。

本次行激光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通过激光光凝的治疗能够让视网膜小动脉出现收缩[8],让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血管渗漏情况,通过光凝疗法久之后,视网膜变薄。通过激光光凝疗法让视网膜外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破坏,加速了新生血管消退。羟苯磺酸钙作为血管保护药物,达到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视网膜血液渗出,避免微血栓发生。另外羟苯磺酸钙的应用对血栓素等进行抑制,对视网膜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提升了患者的视力水平。根据报道证实,糖尿病病症确诊后,对没有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预防性治疗后,能够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改善,但是本次研究由于人数以及时间的局限性,需要临床进一步的开展调查。

综上所述,对于3期以及4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能够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症改善,提升总有效率,改善临床指标,因此这一研究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光凝苯磺酸黄斑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采用雷珠单抗和光凝治疗的效果分析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评估
裂孔在黄斑
眼前突然一片黑?可能是它出了问题……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光凝治疗效果观察
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