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9-02-26张昱

医疗装备 2019年14期
关键词:管腔多普勒彩色

张昱

天津市泰达医院 (天津 300457)

下肢深静脉血栓由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及血液瘀滞等引起,栓子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肺部、心脏等,引起急性肺栓塞,导致患者死亡[1]。此外,该病还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尽早恢复静脉血流,预防肺动脉栓塞及血栓复发为该病患者的临床主要治疗原则。下肢深静脉血栓多依靠患者临床表现(浅静脉曲张、肢体肿痛)诊断,然而该诊断方式依赖于医师的经验,有一定主观性,存在误诊及漏诊情况。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逐渐推广使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经阻抗体积描记或静脉造影确诊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5例,女35例;年龄16~70岁,平均(52.28±3.20)岁;临床表现,肢体肿胀、呈弥漫性水肿47例,皮温改变32例,股白肿或股青肿13例,体温升高或发热16例。患者患侧皮温均高于对侧,小腿三头肌肉压痛,大腿内侧及腹股沟深静脉走行处深压痛。

1.2 方法

患者均使用Philips iU 22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5~12 MHz,取仰卧体位,床头稍抬高至30o,下肢静脉充盈。告知患者身体微侧向检查方向,微屈邻近关节。对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及股深静脉进行检查,检查完毕患者取俯卧体位,对腘静脉、胫后静脉进行检测;适当抬高足部,探头自上向下轻压静脉血管相应体表位置,给予纵切检查。若腓静脉、胫后静脉自上而下连续探查失败,则自踝关节向上探查;对于下肢静脉探查难度较大的患者可寻找同名动脉。对比观察两侧同名静脉、管径异常部位的近侧与远侧血管情况。注意对静脉走行、位置、静脉壁完整性及厚度、静脉内径、静脉与周围组织关系,并对静脉内血栓情况进行观察。观察静脉血管血流方向以及血流的充盈情况。并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模式检查,辅助远端肢体挤压试验及血管压瘪试验,对深静脉血流的回流情况进行观察。

1.3 临床评价

观察超声诊断结果及超声表现,分析治疗效果及超声诊断情况。临床分期[2]:急性期,病程<2周;亚急性期,病程2~4周;慢性期,病程>4周。临床分型:中央型,血栓在股静脉;周围型,血栓位于腘静脉以下;混合型,兼有股静脉及腘静脉患者。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

超声共检出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其中病变累及单支血管64例,多支血管12例;慢性期7例,亚急性期8例,急性期61例;中央型32例,周围型29例,混合型15例。

2.2 超声表现

2.2.1慢性期患者

以机化改变为主要表现,静脉血管管壁边界不清,管腔内可见条索状强回声,以不规则表现为主,管腔内径小于正常血管,静脉瓣僵硬增粗,再通血管内可见部分血流信号通过,其中2例血栓部位出现侧支循环开放,CDFI可见丰富的侧支血流,探及条带状血流。

2.2.2亚急性期患者

血栓形成数周,尚未完全机化,下肢静脉血管扩张程度减轻,以强回声及等回声为主,随着病程增加管腔内血栓吸收或溶解,管腔内可见有细束样血流信号通过,探头加压无法完全压闭管腔。

2.2.3急性期患者

血栓形成1~2周,此时红细胞结构、血小板小梁较为疏松,管腔增宽、直径增大,4例未见管腔明显增宽,探头施压时,血管无法完全压瘪;可见均匀低回声样改变,病情严重患者可见血管充盈缺损,内可见细流沙样血流信号或无血流信号;CDFI无血流信号或探及条状血流信号。

2.3 治疗效果及超声诊断情况

股白肿或股青肿患者行急诊手术,并给予溶栓、抗凝及扩张血管等治疗,其余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其中73例患者出院时行超声检查确定血管完全再通,其余3例患者可见管腔内低回声或者强回声,血流经过障碍,呈点条状彩色血流,后续保守治疗6个月后,复查显示血管完全再通,呈双轨征。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多发于盆部、下肢、颈静脉及下腔静脉,其中以下肢深静脉最为常见,多由心力衰竭、长期卧床、手术、外伤及妊娠等原因引起。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3]。正常情况下,机体血液内有相互拮抗的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血液内凝血因子不断被激活,形成微量纤维蛋白,在血管内膜上沉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不断吞噬被激活的凝血因子,两者可实现动态平衡。但是,在骨折、手术、长期卧床等可促进凝血过程的因素影响下,上述动态平衡被打破,形成静脉血栓。受累静脉部位、阻塞范围及程度的差异使得患者的临床表现亦不相同,轻者可出现局部沉重感,患肢小腿肌肉、腹股沟内侧等可有压痛,若血栓位于小腿静脉,则患者行走时可出现局部剧痛,部分患者则以大块肺栓塞表现为首要症状,因此,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干预尤为重要。

以往临床多以静脉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但是其为侵入性检查,患者多比较排斥;造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全患者极易出现不良反应;X线可对医患双方造成辐射损伤;造影主要是提供静脉解剖方面的信息,无法长期提供追踪检查、血流动力学变化,因此限制了X线造影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栓塞程度、部位及瓣膜的受损程度,帮助临床更好地进行判断。本研究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高达95.0%,同时能够准确显示不同分期、不同分型的血栓,提示病情严重程度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再次行超声检查,通过随访可观察治疗情况及复发情况。需注意的是,在进行肢体挤压试验时,禁止重力、反复按压,避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发生。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显著,可准确显示血栓部位、程度等,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但是下肢静脉血流的速度较低,因此可能出现误诊、漏诊,要求检查者尽可能将仪器调整至最佳,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猜你喜欢

管腔多普勒彩色
彩色的梦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