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影视作品字幕翻译
——以《国王的演讲》为例

2019-02-22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罗格目的论字幕

廖 萍

(苏州市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视频引入更加方便,外国影视作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成为异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国人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大量影视作品的涌入,传统的外语影片配音方式已远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而配以字幕翻译的原声影视作品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这种“原汁原味”欣赏影视作品的方式已经被广泛接受并流行起来,既给字幕翻译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要尽可能全面地把外文影片的魅力通过字幕翻译表达出来,使观众能够接受并感受到电影的魅力。对此,有研究者指出:“如今译制片受众的数量远远超过翻译文献作品受众的数量,影视翻译对社会的影响也决不在文学翻译之下。”[1]这就需要我们重视研究影视字幕的翻译,比如以目的论为指导进行字幕翻译,能够较好地展现英语影片的内涵。

一、字幕翻译的特点

字幕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但字幕翻译又是一种声音和画面相结合的艺术,不同于单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文学体裁,因此它就成为了文学翻译的一个特殊领域”[2]。字幕翻译是为影视剧对白提供同步文字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把口语转化为目标语的书面语并呈现在屏幕上,是“源生口语浓缩的书面译文”[3],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瞬时性。文本翻译是通过文字表达人物内心活动的,读者可以反复阅读;而字幕要随着影片人物的语言而不断更新,在银/屏幕上停留的时间短,不能反复前后翻阅,这一特点就给字幕翻译增加了难度,要简洁明了,能让观众充分理解人物所要表达的感情。

第二,综合性。字幕需要与银/屏幕中呈现的图像、声音(包括对白、音乐及其他声音效果)等信息同步,字幕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视听信息输入的局限性。因此译者要考虑观众的接受能力,使译文具有可视性、可读性,准确、简练。

第三,时空受限性。人们说话的速度远远快于阅读的速度,但是在影片中,人物说话的开始与结束需要与字幕的出现和消失相一致,这就使译者受到了时间限制的束缚。在空间上,字幕显示的字符数和行数都不宜过多,否则会覆盖住一定的画面。译者需要遵循字幕翻译的“缩、直、简”原则,令译文雅俗共赏。

第四,通俗性。字幕翻译大部分是对白的翻译,本质上是口语的书面化表达,因而语言需要大众化;再考虑到电影观众的多样性,简单的用词和句子结构更符合大众的接受水平。字幕翻译需要做到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连贯流畅并注重口语化,这样才有助于观众理解剧情。

二、翻译目的论

20 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派在翻译界形成了很大影响,其代表人物为弗米尔、赖斯和诺德。该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行为的目的是翻译过程中的最重要因素,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翻译目的。“虽然源语本是翻译的基础,但源语本的措辞对翻译的重要性来说只能是第二位的。”[4]该学派强调,在翻译中,译者要根据翻译的目的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是目的语读者,不同的目的语读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交际需求。

目的论主要遵循三个重要的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以及忠实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5]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而英文影视片字幕翻译的目的均为实现跨文化交际,所以译者需要译出能达到此目的的雅俗共赏的字幕。

连贯性原则是指在翻译时,译者要做到译文语义连贯,符合语内连贯的规定,译文要通顺流畅,使大多数目的语读者能够进行阅读并易于理解,同时尽量做到译文的语言文化和语义环境合理。忠实性原则是指“译文应以忠实于原文为准则,要求译文在思想内容上与原文不会有太大的出入”[6],即译文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还要注重考虑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最大限度地还原原文的语意。

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字幕翻译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是决定翻译活动的关键因素。该理论对字幕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字幕翻译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一是传递影视片剧情信息的目的。这是字幕翻译最基本的目的,让观众跨越不同语言之间的障碍,真正把握剧情,理解影视作品的内容,充分欣赏其内涵。二是传递文化的目的。字幕翻译本来就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通过字幕翻译实现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转换,最终达到传播异域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三是介绍异国风情和风俗习惯的目的。这是观众欣赏影视片的一个重要目的,通过影视片的字幕,感受到真实的异国风俗。字幕翻译的多重目的性,说明了它以翻译目的论作指导的必要性。根据翻译目的论的原则,字幕翻译的目的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最为重要,它决定了字幕翻译的整个过程。为了有效地实现字幕翻译的目的,译者要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根据目的语的习俗和文化习惯,对影视作品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根据字幕翻译的特点,灵活地运用翻译策略,尽可能全面地把影视作品的信息传递给观众。

《国王的演讲》是一部获得多项大奖的经典影片,讲述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内向口吃,不能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在语言治疗师罗格的帮助下,他经过辛苦训练,克服各种困难,终于在电台发表了一次经典演讲,极大地鼓舞了身陷战火的英国军民。这部励志影片在中国也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成功的字幕翻译功不可没。而这正是以目的论为指导,灵活采用多种翻译策略的结果,下面尝试分析。

(一)归化法

归化是一种常见的翻译策略,在字幕翻译中,是指以目标语为归宿,以目的语观众为出发点,将源语本土化,使源语中生涩难懂的词句用符合目标语的词语来表达,最大程度地消除目的语观众的文化和语言障碍,这与翻译目的论的原则高度一致。

1.《国王的演讲》中,在教堂里,准备登基的国王与罗格对话,国王埋怨罗格没有行医资格,“You have no idea who I have breathing down my neck?”字幕译文是:“你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巴不得帮我打听清楚?”“neck”本义为“脖子”,西方人在说话和写文章时经常会提及一些身体部位指代某件事情,“breathing down my neck”是指“贴近身体、低声说话”,但中国观众难以理解国王此时说话的心情,以归化的方法把该词语的内涵翻译出来,译成 “帮我打听清楚”,这样观众就能轻易地理解国王心中隐藏的疑虑,同时也能更加清楚地体会到国王对罗格的欣赏与喜爱。

2.语言治疗师罗格分别用了“My game, my turf,my rules”和“My castle, my rules”语句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表明自己有自由的权利,原意为“我的比赛,我的草皮,我的规则”和“我的城堡按我的规定办”,如果直译,观众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译者采用了“归化”技巧,将这两句分别翻译为“我的地盘听我的”和“我的地盘我做主”。朗朗上口的广告语,体现了中国本土的时尚文化,呈现的中文字幕也更生动,观众一看就明白,能够从中文字幕中欣赏到罗格的幽默与机智。

3.国王与大主教在讨论无线电演讲时的对话:“…I see all your pronouncements are to be broadcast, Archbishop. …Ah, yes, wireless is indeed a Pandora’s Box.”Pandora’s Box(潘多拉魔盒)是《圣经》中的故事,用以形容“不幸和灾难”。如果把这句话直接翻译成“无线电广播是潘多拉魔盒”,中国观众是不能理解的,也不能充分表达国王的内心活动。影片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无线电广播是演讲的主要工具,国王对自己的演讲能力缺乏自信,害怕通过无线电发表公开演讲,因为他清楚无线电既能帮助领袖树立形象,也可以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这里的Pandora’s box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译成“双刃剑”,既符合中国观众的表达习惯,也比较符合国王的原意,使我们体会到国王当时纠结的心情。

(二)减译法

减译法是指在字幕翻译中,一些可有可无的、与译文语言习惯不符的语言单位,可将其删去不译。在电影中,观众可以借助画面来理解对白,减译法只是删去了源语的信息,并不影响目的语观众对影片的理解。

字幕在屏幕上一闪即逝,其瞬间性和时空受限制的特点决定了译者不可能把源语的所有信息都呈现在银幕上,“一般来说,中文字幕最多不超过一行,并且一行最多不要超过13个字”[7]。因此,在字幕翻译中,可以采用减译法,放弃那些观众可以从画面、音乐中获得的信息,使目的语观众获得与源语基本对等的文化欣赏。

1.罗格对伊丽莎白王妃说 “I am sure of anyone who wants to be cured”,完整的意思是“我相信任何想要治好自己的人”,但是在银幕上出现的是“只要他想治好”,省略了前半句,只翻译了后半句的内容,这样不仅没有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而且节约了他们观看字幕的时间,令他们能更好地观赏影片。

2.罗格鼓励口吃的国王时说:“I’ll bet you, you can read flawlessly, right here, right now.”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观众能够理解:“right here”“right now”这两个词语的强调作用,省略了right now这个叠加词,直接译成“我打赌,你在这里就能进行流畅的阅读”,用语简洁,也不影响观众的理解。

3.影片中两次提到绕口令:“I am thistle - sifter I have a sieve of sifted thistles and a sieve of unsifted thistles because I am thistle - sifter.”原意为“我是一个蓟筛,我有一个筛蓟的筛子和一个未筛过蓟的筛子,因为我是一个蓟筛”,这样的译文就会令中国观众费解,译者巧妙地采用减译+归化的技巧,译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这样能够让观众体会国王勤奋练习克服口吃毛病的努力和辛苦。

(三)增译法

各个民族的语言受到文化、历史沉淀及风俗习惯等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文字结构和表达方式,在翻译中容易造成语义缺失或不完整,片面的或缺失的语义通常代表着信息的缺失。为了让源语信息得到完整再现,使目的语读者和源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基本类似,就需要译者使用增译法,即在翻译时,译者根据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词来填补这些语义空缺,把与源语背景有关的信息或源语中的隐含内容、言外之意,用明显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令目的语读者获得更加明确的语义理解。

1.“That’s not a very promising start!”这是罗格对伊丽莎白王妃说的话,译者译成“那么开始治疗,前景不光明啊”,前半句是译者的增补之句,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使观众易于把字幕和银/屏幕内容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影视片内涵。

2.罗格去试镜,试演莎士比亚戏剧《理查三世》:“Now is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 made glorious summer by this sun of York.”莎士比亚在西方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著作中的台词也是人们熟悉的内容,但是对于东方观众来说,有必要采用增加、填补的方式来翻译,才能方便目的语观众理解。因此,译文是“现在我们严冬般的宿怨,给这颗约克的红日照耀成为夏景(莎士比亚戏剧《理查三世》第一场)”,如果没有括号里增加的注释,观众会对这个场景一头雾水,看得稀里糊涂的。

3.罗格为了证明自己所用方法的有效性,说:“It’s the classic approach that cured Demosthenes.”考虑到中国观众对这个希腊名人的陌生度,译者也采用了增译的方法,译成“德摩斯梯尼(古希腊的雄辩家)使用这样的方法治疗好了结巴”,使观众明白罗格不是一个“江湖郎中”。

四、结语

影视作品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相互了解搭建了平台,随着中外影视交流的日益频繁,字幕翻译已经成为影视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行为,其目的就是为译语观众提供最有效的对等的信息,帮助观众找到与原剧沟通最简便、最有效的途径。以翻译目的论来指导影视字幕翻译,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翻译不再局限于信、达、雅。以“目的”为指导、以“字幕”为平台来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向观众准确传达源语文化,呈现符合剧情的译文,只要实现了翻译的目的就是好的翻译,好的翻译能够在较好地展现影视作品文化的同时,使译语观众准确地理解和欣赏西方文化。因此,好的字幕翻译能够传递知识,增强审美,提供娱乐,提高电影票房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国王的演讲》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影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多种翻译策略并行,精准、地道的字幕翻译是影片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猜你喜欢

罗格目的论字幕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你看到的是美,我看到的是责任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对不起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新疆外宣英译特色探究——以目的论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