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探析
——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2019-02-22陈燕青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员制度

陈燕青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1 相关研究与问题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基础得到夯实,工作覆盖面从纵向上、横向上进一步延伸。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加入党组织,时代模范不断涌现。总体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效显著,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着新环境和新任务,对其作用发挥有着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党支部的作用存在弱化、虚化的问题,少数大学生党员宗旨意识淡薄,榜样示范作用不突出。

苗国厚等对大学生党支部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大学生党支部存在着作用发挥的路径不明、党建工作的创新不够、作用发挥的成效需要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而制约着作用的发挥[1]。刘艾京等研究认为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近几年高等教育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影响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管理、党员的发展和转正、党员的继续培养和管理等基础党务工作[2]。吴斯日等认为,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着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功利化趋向;学生党员意识、理想信念危机现象;学生党员教育表现出“前紧后松”现象;党员发展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党建工作内容单调、缺乏活力等问题[3]。因此,当前高校顺势而为不断夯实大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基础,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质量,持续推进其先进性作用的发挥,不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要管党的政治任务。

2 大学生党支部作用厘析

大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党组织机构中处于“末梢”位置,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具体执行者,担负着管理、教育、监督学生党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

2.1 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作用

(1)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和扩大学生群众基础,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是大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的有效经验和基本职责。遵循大学生思想成长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教育措施。对于工作突出、学习优秀,在学生群体中有影响、有声望的学生通过个别辅导、谈心谈话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教育培养,强化他们对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对于积极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及时进行谈心谈话,加大跟踪培养力度;而对于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通过系统开展党章党规党纪、世情党情国情教育,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强化实践锻炼,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并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优秀的共产党员;对于学生党员,系统开展党的先进理论教育,并认真执行上级党组织下达的任务,帮助其思想逐渐成长,党性素养不断提高。

(2)针对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与管理。不断提高党支部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是大学生党支部的首要任务,通过健全学生党员学习政治理论制度,推进学习教育的常态化、规范化,定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党员主题活动日、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以社会关注日、国家纪念日、法定节假日为契机,深化学生党员教育,使得他们在教育中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增长才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服从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权威。引导学生党员在课堂学习、工作实践等活动中严守纪律,促进形成学生党员模范遵守校规校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尚,并做好基础性工作如党员党籍、组织关系管理、党员激励关爱帮扶、党费收缴、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置等。

2.2 桥梁和纽带作用

(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密切联系学生,是高校大学生党支部主要的工作内容。深入到班级、宿舍、社团、实验室等一线,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关心了解并充分把握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状况,耐心做他们的“倾听者”,收集整理其对党支部及学校、学院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及时回应其关切,如果支部层面解决不了,再分类整理好意见上交给学院、学校[4],并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防止各类错误思想的侵蚀。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凝聚学生,这是学生党支部重要的工作方式。不断健全党内外关怀帮扶机制,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实际,通过各种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服务载体,搭建校院领导、教师与学生定期交流联系平台,来了解学生们的具体诉求。细化服务学生的工作,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并着力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做好心理疏导,促进其健康成长。

2.3 引领和帮扶作用

(1)引导学生党员亮出党员身份、树立先锋形象、立起先进标尺。通过深入挖掘,把先进学生党员树立为典型[5],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引导学生党员带头刻苦学习、模范遵守校规校纪、良好践行社会道德,成为思想上的引领者、学习上的榜样、行为上的模范,引领带动更多的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更加专注于学业,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2)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落脚点,增强学生党员的归属感。在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过程中与指导学习、生活,解决工作、就业等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搭建交流联系平台,定期开展支部活动,建立务实管用的服务载体,从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实践锻炼等方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对党内外学生的生活予以关心并帮忙解决问题,并积极做好学生心理疏导,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3 大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影响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党支部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在支部作用发挥路径、组织设置、制度建设、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完善,制约着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影响了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3.1 作用发挥路径不清晰

大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一般是辅导员担任,少数支部由高年级的学生党员或青年教师担任,由于刚入职的新辅导员、高年级的学生党员、青年教师对党务工作不熟悉或自身素质不高,加之近年来许多高校推行支部设置下沉即“把支部建在班上”,学生党支部的数量越来越多,呈现聚集性增加的趋势,支部书记的任务更加繁重,又因一些辅导员入职年限较短,工作经验不足,纠缠于日常学生工作事务等,使得本应在支部建设与运作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支部书记疲于应付常规性工作,很难贴近学院和专业特色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支部活动。

3.2 组织设置不到位

高校的基层学生党支部要么是根据年级或班级即横向上来设置,要么是根据专业即纵向上来设置。横向上即按学生所在年级来设置学生党支部,低年级往往因为学生党员人数偏少而无法成立党支部,易忽视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不及时,也无法很好落实入党培养人制度;高年级的学生党员来自不同的专业、班级,人数众多,规模较大,承担着繁重的发展党员任务,召开支部会议和开展支部活动的时间很难统一,造成学生党员进行集中学习教育和开展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组织生活质量得不到有力保证,党员的党性教育效果不明显。而如按照学生所在专业设置学生党支部,许多支部委员一般都是由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党员来担任,但是他们都要面临实习和就业等现实问题,无法顾及党支部工作,此外,支部委员基本上每年都要调整一次,人员出入变化比较大,不利于支部正常开展活动[6],同时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对党支部的归属感不强,支部建设的长效性和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

3.3 制度建设不健全

通过对泉州师范学院来自各个学院的600名学生党员访谈的结果分析发现,仅有28.6%的学生党员认为当前大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比较健全,56.4%的学生党员认为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规范,15%的学生党员认为当前大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存在着较大漏洞。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制度在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存在着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少数学生党支部没有及时按下发的关于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有关要求与精神对支部原有的有关制度进行修废补建,仍按照原有的制度来指导、开展工作,跟不上形势,造成工作的错位。二是虽然有相应的制度、机制建设,但是制度设计的标准化上还有欠缺。如学生党支部评价机制的建设带有普遍性,缺乏针对性。又如,党员干部和学生党员的职责要求和行为准则因为没有具体明确,作用发挥得不够好,甚至流于形式。

3.4 活动方式创新性不够

当前,大学生党支部活动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吸引力欠缺。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党支部出于认识不足、经费、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原因,还是沿用读文件、看教育片、听报告会等传统的方式方法开展支部工作,比较枯燥乏味,而且这些理论与现实生活的关联不大。工作方式单一,一般是开展支部内部活动,较少开展结合专业特色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活动,没有为学生党员搭建更多与外部交流学习的平台。二是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内容和形式创新。当前大学生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一般是通过入党教育、培训、谈话等方式,这种一成不变的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多元化、创新性的需要,这对于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的大学生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4 大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的实现路径

根据对大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影响因素分析,严格按照大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目标要求,当前,高校要紧紧围绕大学生党支部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新特点、新问题着重从建设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完善制度建设、创新活动形式等四个方面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确保大学生党支部作用充分发挥。

4.1 严格选配标准,强化培养培训,建设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4.1.1 严格选拔标准,选优配强学生党支部书记

对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选拔要严格坚持“守信念、重品行、有本领、敢担当、讲奉献”的要求[7],拓宽来源,多渠道选拔。选拔过程要公开、公正、透明,要严格要求、严格程序,充分尊重、体现党员的民主权利,注重从优秀辅导员、青年骨干教师、优秀大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任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

4.1.2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整体素质

要站在学校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的高位来重视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并将之纳入其中。泉州师范学院在具体运作上:(1)确保培训常态化。建立党支部书记培训长效机制,坚持集中培训与理论教育、强化党性锻炼、增强党务工作能力相结合。通过坚持定期开展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组织集中学习、集体研讨、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强化对学生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2)明确教育培训的重点。培训的首要任务是对学员进行党的先进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让学员更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训的重点是提升学员的党性修养、党务素质能力,如开展学生党支部书记理论学习和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等专题培训班。(3)丰富培训形式。分类别组织实施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既提升思想认识又解决实际困惑,同时充分运用理论加榜样的有效力量,并着重于各种实践锻炼平台的搭建,为提升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提供资源保障,如开展学生党支部书记教育“第二课堂”,组织学生支部书记到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革命旧址等进行现场教学;选派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到社区居委会、农村村委会挂职锻炼等。(4)完善激励保障措施,激发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的积极性。

泉州师范学院具体采取了以下策略:(1)政治奖励。在干部人事、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业务培训、评奖评优等中,在政策上对学生党支部书记予以充分考虑,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实行重点培养,关心、爱护他们的成长,如将是否担任过学生党支部书记作为学校党政干部选拔的一项重要指标,规定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教师可参与学院重要事项的讨论,并将其作为学院的“储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2)物资奖励。将支部书记的党务工作计入工作量,并给以一定的津贴补贴,保障其经济待遇,要求学院在奖励性工资二次分配时,对学生党支部书记进行职务补贴。(3)荣誉奖励。在各种评先评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中在同等条件下向党支部书记倾斜,表彰一批表现优秀的党支部书记,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号召全体党员向他们学习,如出台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评选表彰方案,召开表彰大会对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进行表彰奖励。

4.2 创新组织设置模式,确保建设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1)优化党支部设置模式。应根据学校自身办学层次、教学管理的特点,灵活采取不同的设置方法,有步骤地进行调整创新[8]。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大多采用按专业设置党支部(纵向设置),少数按照年级、班级设立党支部(横向设置)。此外,还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创新党支部设置(交叉设置),如宿舍党支部、社团党支部、网络党支部等,从而形成一种以纵向设置模式为主,以交叉设置与横向设置为辅的网络架构模式,拓宽了党建的覆盖面,把专业的学习、活动融入到学生党建中,形成党员的联动辐射网络,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

(2)规范党支部组建方式。泉州师范学院在调查摸底、分类定级的基础上,根据各党支部现有的党员人数、比例、分布等情况,以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按照现实情况为基础优化学生党支部设置,合理控制学生党支部党员人数规模,一般不超过30人,对人数过多的或者设置不合理的进行调整。学生党支部委员会任期2年或3年,并坚持按期换届。此外,还建立对学生党支部的考核评价机制,对软弱涣散、政治功能弱化,党的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的党支部进行限期整顿。

4.3 推进制度建设,加强党员规范管理

(1)确保制度的适应性。制度一旦制定后就要认真对待、不折不扣地执行,而且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性,这是制度的严肃性。但是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当工作环境、条件、对象、手段产生变化时,就要及时对所制定的制度进行梳理,已经不适用的就应该废除或重新修订,欠缺的就要及时制定,这样制度才能更好地被适用,才能更好地指导、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各高校应致力于推进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建设,在解决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以完善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及时制定、修订制度。

(2)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高校在党支部制度制定过程中,一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党员的权利,深入到教室、宿舍、实验室等一线,广泛征求师生党员包括普通教师、学生的意见、建议,以解决实际突出、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目标;二要量化标准、细化责任,即把制度具体化,制度的内容应该包括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由谁做、怎么做,还应包括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做了会受到怎么处分等,并且内容是严密的,经得起推敲的。

(3)确保制度的落地生根。具体操作上:①建立健全执行制度的组织机制。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对党支部制度执行进行责任分解,结合实际制定各项落实措施,层层施加、传导压力,同时把制度落实情况层层上传,以便及时了解、掌握制度执行情况。②监督检查机制。对党支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及时追踪、督促,可以采用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形式要多样化,并且充分借助网络手段,对于出现偏差行为要适时制止,对于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要给予帮助和引导,同时要善于收集相关意见及建议。③激励惩罚机制。对于制度落实情况要及时总结、分析,对表现优异的要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或精神鼓励,在评先评优等方面要优先推荐,并树立为典型、榜样,号召大家学习,而对于那些办事不力、责任没有落实到位的要依据责任清单追究相关责任。

4.4 创新活动形式,注重教育的多样性和实效性

(1)注重活动对象的针对性,提升学习效率。贴近学生实际,并围绕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活动,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通过网络接收资讯,擅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枯燥的理论学习比较乏味,对于公式化、形式化的活动比较反感。学校应经常开展互动式、体验式、案例式等活动,赋予活动内容创新性,避免活动内容的理论化、空洞化。例如,根据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相关理论的兴趣,确定一个主题,举办一个理论研讨会;结合大学生党员对时事的关注,开展时政辩论赛活动。

(2)注重活动内容的新颖性,提升大学生党员学习兴趣。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员以网络为最主要的渠道来关注最前沿的实时信息,并对此持有很高的兴趣,在实际活动开展中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平台充分结合[9]。一是以党中央最新的重大会议、决议、路线、政策及国内外最新时事来穿针引线,厘清党的先进理论来源、传承及变革,把握重大决议的时代背景,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结合网络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并立足于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运用党的理论成果来帮助大学生党员解决思想问题,引导他们对时事有正确的判断,更加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

(3)注重活动模式的多样性,提升大学生党员学习效果。首先搭建网上党建新平台。充分运用传媒载体,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网络科技元素,建立“红色网站”“党校微博”“党建微信公众号”等,把党建理论、领导的重要讲话、红色电影、红色歌曲等充实到网站内,发挥网上党建工作的优势,积极扩大覆盖面,让学生党员通过自媒体平台及时地接受党建等信息。其次,开展社会服务、公益活动。根据学生党员的专业优势,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特长,并引导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文学与传播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书法专业)开展“文化进社区、义务赠送春联”的服务活动,既让学生党员有了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机会,又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后,建立党员社会实践基地。依托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学生实践、教育培训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不同领域之间的横向互动,搭建共建平台,提高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精神。

5 结 语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关系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是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直接担负着启发、培养、教育、考察和吸收大学生入党以及学生党员再教育的大量工作,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更深层的问题也不断开始出现,尤其在新时期作用发挥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大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重新进行厘析与界定,从影响支部作用发挥的因素入手,具体对学生党支部在启发、培养、教育、考察、吸收大学生入党以及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等中介过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总结,为新时期加强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引入一种新的思路,并结合泉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作具象探究。提出从加强指导培训,注重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面,提高党支部的影响力;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工作规范化,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创新活动形式,务求实效,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等路径来加强党支部的建设,构建更加完善、契合新时代需求的大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运行机制,从而提升大学生党支部的作用发挥。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党员制度
我是党员向我看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