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学理念引领下的数学课堂构建

2019-02-21王丰波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数学能力

王丰波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 226141)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作为科学文化传授者的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现代教学理念引领下的教师应及时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科学文化传授的过程中发扬教学民主并因此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以师生关系为基本前提的教学活动也因此彰显出良好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不能轻易代替学生来解决学生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而应该尊重学生并以平等、宽容和友善的态度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使学生能够牢牢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尽量与学生建立亦师亦生、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展开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索并因此充分体验、感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

二、激发学习动力

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之时往往不会感觉到学习的负担,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过程往往会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愉快的情感.

1.精心设计悬念式的导入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比如,教师在“对数式”的教学中就可以将物质衰变问题进行悬念式的导入设计,使学生在实际应用问题中尝试求解、产生疑惑,教师适时指出奥妙所在并因此引领学生进入生动有趣的课题研究之中.

2.巧妙设计数学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领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进实验的操作、探索和发现过程中,能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现知识的全过程并因此产生成功的喜悦、兴趣以及求知的浓厚欲望.比如,教师在棱柱、棱锥、棱台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不同的几何体并引导其进行实物的观察,使学生在探索中逐步深入思考并对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利用生活素材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将很多生活实际中的素材编写进了数学问题中,这种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应能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并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数学生活实例对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进行阐述与展现,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巧妙设计进数学课堂教学中并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学、愿学和想学中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巧妙和乐趣.

三、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

数学新教材的编写在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数学应用意识的激发、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多方面均有了很大的体现,数学教学也因此应该担负起不同的使命并体现出更加深远的意义.

1.培养学习主动性

学生拥有“会学”的能力是新课改的一个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因此成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课前“读一读”并帮助学生学会读、画、算、写的预习方法能使其对数学学习降低犯难情绪,学生逐渐学会归纳整理的同时能使其更加善于抓住重点并进行针对性的思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讲一讲”,引导学生对差错、漏洞、易混淆的概念大胆进行“议一议”,带动学生在操作和实验中“做一做”,使学生获得充分经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机会并获得思维与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后“想一想”并使其对思维过程、知识点、解题技巧进行反思,不断培养学生解题后反思的良好习惯并使学生真正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主动性.

2.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只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并鼓励其探索和创新才是数学教学更为重要的目标.

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模式并使教师的“传授”转变成为师生共同的“探究”,才能使知识的形成充分暴露出来并获得具备一定深度而系统的讨论和研究,能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迅速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并获得发现.以普通参与者的身份参与讨论的教师也能令学生在知识的探求中变得更为积极和主动,使学生能够在主动获取研究内容的过程中对数学世界展开研究并获得自身发展.

3.培养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包含了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的能力以及体会、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个性等多方面的内容.探索、实施、总结是数学解题技能的三个阶段,创新技能应该在这几个过程中均有所体现.因此,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与解题方法的过程中,还应对学生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理解数学符号、归类鉴别等多个层面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在不断积累求知方法的过程中获得创新技能的养成和长足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个性

数学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均应得到发展并保持个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学生个体之间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存在诸多差异,教师首先应承认这种差异并在实际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应善于运用新教材中编写的“思考”和“探索”等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符合自身学习实际的选择与思考.选择、编写一些较为灵活、较有难度的题目给成绩较好的学生,使其能够获得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以及数学知识面的不断扩充.

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因人施教也是培养学生个性的良好手段.比如,“以动制动”这一方法可以用于“兴奋型”学生的教学中,尽量多用提问、发表意见、操作和演示等活动让这部分反应快、乐意表达的学生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为善于思考但不爱表达的学生创造机会并引导其进行表达;帮助发言积极但表达中容易丢三落四的学生进行条理的疏通以及算式、算理的分析;引导机灵且稳重的学生辨析、补充其他学生的表达等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但又紧密围绕教学内容的因人施教在要求上是统一的,但学生的个性和长处却会因此得到充分的发挥.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