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地才女南宋宁宗杨皇后宫词创作探索

2019-02-21周淑舫

周淑舫

(湖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宫闱才女创作宫词,首推后蜀花蕊夫人。杨皇后(1162—1232)受其润泽,既有同样受宠帝室的不凡经历,却比其生年不详、不能善终幸运。由侍奉四朝吴太后的宫女,成为南宋宁宗的美人。从贵妃、皇后到皇太后,随着地位步步攀升接近权力中心,她既“性复机警”地议政主政,也放纵才思挥洒笔墨。明毛晋辑集,与宋徽宗的宫词并列,称《二家宫词》。杨皇后从帝苑视域观察生活,浓墨重彩地描写“天中圣节礼非常”“君王早御延英殿”的高宗、孝宗、宁宗形象,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升平气象”[1]的“绣旂开处钧天奏”的兴旺局面,营造出“归来奏罢天颜悦”的和睦气氛,虽有迎合帝室偏安心理之嫌,却给疆域日趋缩小的臣民以国势复兴的精神鼓舞。

中国古代皇帝嫡妻“一个特殊群体”[2]中的杨皇后,以七言绝句的宫词与矢志真情的政治意识,突出南宋皇家气象,取得主旨深邃、人物形象鲜明的独特成就,于皇后群体中一枝独秀,既展现浸润自然灵性越文化特质的创作魅力,也给迄宋时已日趋式微的宫闱文学创作演变带来些许活力。除宫词外,皇家御府马远、刘松年等人之画,多有杨皇后类似宁宗书法的题画诗。探索越地才女南宋宁宗杨皇后的宫词创作,能够透析宫闱才女文学的创作动力,进而凸显其对宫闱才女文学演变乃至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做出的积极努力。

一、杨皇后的家世出身与人生际遇

宋代以靖康之难为界(1127年),分为北宋与南宋。失去立祚中原的帝都与大好河山,面对异族“金戈铁马”的强大攻势,南宋朝廷定都临安屈辱求和。杨皇后《宫词》虽有夸饰之语,却折射出处于乱世而对社稷前景的美好展望,有着凝聚人心的鼓舞作用,彰显着文学创作传承拓新的魅力与艺术的感染力。

杨皇后的家世出身,史书记载含糊。《宋史》本传曰:“恭圣仁烈杨皇后,少以姿容入宫,忘其姓氏,或云会稽人。”又曰:“有杨次山者,亦会稽人,后自谓其兄也,遂姓杨氏。”《外戚传》亦曰:“杨次山字仲甫,恭圣仁烈杨皇后兄也。其先开封人,……仕东南,家于越之上虞。”旧、新《绍兴府志》乃至相关研究多视为地域名人收录,名桂枝[3]。清代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引《景定严州续志》(景定,理宗年号),记载为严州人。宋宁宗庆元年(1195年)封为美人,庆元三年(1197年)封为婕妤,庆元五年(1199年)晋封贵妃。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立为皇后。

杨皇后的人生际遇,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曰:“慈明太后,越人也。善通经史,能小王书。母张夫人以乐部被宪圣幸。……宪圣常因乐部不协,顾左右曰:‘记得张家,今安在?’左右对曰:‘已死矣。有女颇聪慧。’宪圣念张氏,故召后入,时年十一二。尝置宪圣侧,宫中谓之:‘则剧孩儿。’及既长,宁皇侍宴长乐,目后有异,而重于自请。宪圣知其意,遂宴宁皇而赐之,曰:‘做好看待,他日有福。’由此遂正六宫之位。”杨氏能于卑微的宫女行列中脱颖而出,一方面因其具有越文化的素质,另一方面,也得力于吴皇后的提拔。

吴皇后(1115—1197年)是南宋最早留存作品的宫闱才女,也是历史上唯一经过动乱由北向南迁徙、陪伴比其小8岁的宋高宗风雨同舟走过59年的皇后,居后位55年。开封人,“方产之时,红光澈户外”[4]。喜书习武,特爱芍药花。北宋末期,奸佞专权,外患不断,徽宗仍是醉心绘画书法作《宫词》。吴氏因观南唐花鸟画家《芍药》图,有所感,赋《题徐熙芍药》诗:“秾李夭桃扫地无,眼明惊见玉盘盂。扬州试(省)识春风面,看尽群花总不如。”此诗以花喻人言志,表明志趣非凡。吴氏14岁进康王宫,逃脱“靖康之难”劫掠的赵构五月于应天府即位,十月逃奔扬州。南宋初建,帝祚成为攻击目标。吴氏戎装,日夜守护帝旁,总能化险为夷。帝室无嫡胤,吴皇后却得到承嗣的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尊重,其随同的南宋皇帝均愿做太上皇:高宗做了25年太上皇,孝宗做了5年太上皇。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在位5年的光宗也做了太上皇。朝廷大乱之际,年过八旬的太皇太后,立嘉王承位称宁宗,化解了宫廷危机。宁宗特别感恩,频繁前来问安,目光落到宫女身上,吴太后岂能不懂?张氏女的人生际遇由此出现了逆转,由美人到后宫之主,深得宠爱与信重。宁宗驾崩,理宗即位,尊为皇太后。理宗绍定四年(1231年),皇太后七十大寿,百官慈明殿称贺,上尊号“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越年去世,谥号恭圣仁烈太后。

张氏之女何以称杨姓?周密《齐东野语》曰:“慈明杨太后养母张夫人善声伎。随夫出蜀,至仪真长芦寺前僦居。主僧善相,适出见之,知其女当贵。因招其父母饭,语之故,且勉之往行都。以无资告,僧以二千楮假之,遂如杭。或导之入慈福宫,为乐部头。后方十岁,以为则剧孩儿。宪圣尤爱之,举动无不当后意。有嫉之者,适太皇入浴,侪辈备服后衣冠为戏,因谮之后。后笑曰:‘汝辈休惊,他将来会到我地位上在。’其后茂陵每至后所必目之。后知其意,一日内宴,因以为赐,且曰:‘看我面,好好看他。’傅伯寿草《立后制》有云:‘洪惟太母,念我文孙。美其冠于后庭,俾之见于内殿。’盖纪实也。既贵,耻其家微,阴有所遗,而绝不与通。密遣内珰求同宗,遂得右庠生严陵杨次山以为侄(当为兄)。既而宣召入见,次山言与泪俱,且指他事为验,或谓皆后所授也。后初姓某,至是始归姓杨氏焉。次山随即补官,循至节钺郡王云。”[5]所述解开了疑惑,也与《四朝闻见录》略有不同,认为张氏为养母,增添主僧看相“当贵”之语,使出身卑微乃至卑贱的宁宗皇后失去了本姓,为姓“杨”的由来做了铺垫。朝中找到了杨次山为靠山,内外呼应,谙熟殿堂动向,进而掌握朝政。

叶绍翁与周密同为南宋学者,所记主要行事一致,突出其岁在童稚,聪慧伶俐,“举动无不当后意”。居宫闱二十年,为宋宁宗瞧到眼里,太皇太后赐婚。时年宋宁宗27岁,张氏女33岁。吴太后去世之年(1197年)封婕妤,再进贵妃,堪称贵幸无比。但与韩皇后有叔父韩侂胄在朝操纵大权的复杂关系相比,显然孤立无援。但吴太后身边领略过朝中政治风云的杨贵妃,岂能漠视?韩皇后病逝,有望人选是曹美人与杨贵妃,立谁为后?朝臣争论不休,意见相左,宋宁宗把立后事拖下来。杨次山的通风报信,使杨贵妃得知是韩侂胄从中作梗,便巧设计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载,“性复机警”的杨贵妃,乘宁宗临幸醉酒之际,捧出笔纸。得到宁宗随手写下“贵妃杨氏,可立为皇后”几个字,立即令人连夜草就,异日宣诏。

杨皇后于不动声色中让韩侂胄措手不及,显露出政治决策锋芒绝不逊色有胆有识的吴皇后。韩侂胄失去后宫庇护,急欲建起功名来树立威望。而最大功名莫过于收复失地,遂借口金使来朝无礼,使宁宗改元“开禧”,仓猝出兵,溃败逃归,引起朝野不满。杨皇后趁机联络与韩侂胄不和的史弥远等朝中大臣,内外同举,于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三日,在早朝路上杀了韩侂胄,随即将揭露其罪行的奏章接连不断地呈送到殿堂上。杨皇后强烈的参政意识与果断的决策本事,令群臣刮目相看。

嘉定十七年(1224年)八月,宁宗驾崩,史弥远废嗣君济国公赵竑,过继宋太祖十一世孙赵与莒承嗣。悲痛中的杨皇后面对骤变,再次显现“机智”的政治才能,言“皇子乃先皇所立,岂敢擅变”,表明维护皇家根本的态度。在史弥远使杨次山之子谷、石兄弟往返多次的劝说下,经分析殿堂形势与当面审视承位者,态度立即有了转变。忧虑新君执政皇权旁落,遂临朝。理宗承位年已及冠,临朝主政听政,内心释怀。观览历代太后临朝旧事,多因嗣君年幼。借鉴得失的杨太后,醒悟放权。宝庆元年(1225年)四月初七,手书懿旨,表明“志在安闲”“今后便撤帘”的态度,社稷大事由“嗣君可日御使殿听政”。这赢得朝野广泛赞颂,更赢得理宗的敬重。她退居深宫,过着怡然自乐的安详生活,于宝庆八年病逝。

二、杨皇后的“杨妹子”自称与存世作品

从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入宫寝,到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驾崩,南宋第四位皇帝宁宗在位三十年。跻身嫔妃之列而为六宫之主的杨皇后,虽因“任权术”与两大权臣有着生死冲突与权力相争的焦虑忧患,但总体说是得意的。这种风生水起的表面看是弄“权术”的“女人心计”,深层的则是通经史、善书画、工诗词的丰厚文化意蕴。书法似其夫君宁宗,有题画书法作品与题画诗,更有《宫词》。宋代帝后能创作《宫词》者,唯有宋徽宗,唯有杨皇后。

毛晋编辑的《二家宫词》,一家指宋徽宗,一家指杨皇后。宋徽宗有《宫词》三百首,词末跋云:“自建中靖国二年(1102年)以来,至宣和六年(1124年),辑熙殿所收藏御制宫词,共三百首,皆在各宫。”二十余年间宫中收藏的徽宗诗篇还有哪些?研究者存在着争议。杨皇后《宫词》五十首,篇末亦跋云:“右《宫词》五十首,宁宗杨后所撰,好事者秘而不传世,亦罕见。癸酉仲春,得之江左,何啻和隋之珠璧耶?王建、花蕊不得专美矣。潜夫识。”毛晋加跋云:“考今本止三十首,余廿首从未之见。但‘迎春燕子尾纤纤’‘落絮蒙蒙立夏天’‘紫禁仙舆诘旦来’,向刻唐人。又‘兰径香销玉辇踪’‘缺月流光入绮疏’‘辇路青苔雨后深’,向刻元人。今姑仍原本,未便删去。旧跋潜夫,不知何许人也。”毛晋考证认为:所言杨皇后《宫词》五十首作品,“考今本”仅有三十首,“余廿首”存疑。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九《二家宫词》释曰:“杨后卷末有潜夫跋,不著名氏,毛晋谓不知何许人。考刘克庄字潜夫,跋称癸酉仲春,为度宗咸淳九年,时代亦合,或克庄所题耶?”南宋有刘克庄(1187—1269)与周密(1232—1298)两位称“潜夫”者,“毛晋坦言这位不知是何许人的收录人‘潜夫’,被后人猜测为刘克庄,同时诗署作者‘杨妹子’亦被质疑并非杨皇后,理由是杨妹子诗语关情思,与杨皇后素来机智沉稳形象有别。……根据宋人林希逸所作刘克庄行状,‘癸酉’即咸淳九年春,刘克庄已不在人世,‘咸淳五年正月二十九日,龙图阁学士、正议大夫、莆田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后村先生刘公卒,年八十三’。因此,是年作序的‘潜夫’绝无可能是刘克庄。生活在咸淳九年前后,尚有一位潜夫,那就是号‘泗水潜夫’的周密”[6]。缪荃荪《艺风堂文集·杨太后宫词跋》云:“周草窗有泗水潜夫之号,大约草窗所辑。癸酉是度宗咸淳九年,时代恰合。”又云:“子晋跋云:考今本只三十首,余二十首从未之见。大抵宫闱笔墨,不甚流传于外,好事者辑录之,辗转传抄,多寡不同,故有五十首、三十首之异。”此时距杨太后去世仅四十年,创作《宫词》无疑,五十首也应无误。

杨皇后除《宫词》外,还有题画诗。关于题画诗学术界也有争议,陶宗仪《书史会要》载,杨皇后有一妹:“杨氏宁宗皇后妹,时称杨妹子。书法类宁宗,马远画多其所题,往往诗意关涉情思,人或讥之。”杨皇后之妹书法似宁宗,皇家画师马远的画多有其所题之诗,语关异性间来往情思。明人王世贞曰:“凡远画进御,乃颁赐贵戚,皆命杨娃题署。”清人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亦持此说:“(马)远,在画院中最知名,予有红梅一枝,菁艳如生,杨妹子题一诗于上,字亦工。按:杨妹子者,宁宗恭圣皇后之妹,书法类宁宗。凡御府马远画,多令之题。”皆认为杨妹子实有其人,是杨皇后之妹,擅书法,擅题画诗,如《题马远画梅·层叠冰绡》诗:“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犹可爱,此番必是汉宫妆。”既用生动比喻描写出梅花的形态之美,又点出其“开到寒梢”“忆旧香”的品格。

启功在《启功丛稿》著作中《谈南宋画上题字的“杨妹子”》一文,认为杨娃即杨姓之误,杨姓即杨后,把杨后和杨妹子视为两个人是明清学者的讹误。再比较现存杨氏书画题字,只有早期、晚期的变化,字体基本一致,非出自二人之手,题画所用“坤宁宫翰墨”“坤卦”“坤宁殿”诸印,除皇后外别人岂敢逾礼擅用?元人吴师道《吴礼部集》卷四,题《仙坛秋月图》诗注说:“宫扇,马远画,宋宁宗后杨氏题诗,自称杨妹子。”《题朱锐雪景册赐大少保》诗,曰

雪吹醉面不知寒,信脚千山与万山。天瓦琼街三十里,更飞柳絮与君看。

七言绝句题画诗所描写“天瓦琼街”的雪景,活用“谢庭咏雪”的典故,只有在“读书万卷”“翰墨尤绝”功佑四朝吴太后身边长大的、精通史书的杨皇后,才能得到这样的机遇。退一步说,即便杨皇后有妹,入宫十来岁的“则剧孩儿”岂有条件接济?待到33岁为宁宗妃嫔有能力时,杨妹子岂能入宫才艺便神速提升?况且,题画诗为七言绝句,无论形式与意境,与杨皇后《宫词》相一致。如《题赵伯骕画》诗,曰:

莲开宫沼年年盛,香染斑衣叶叶新。愿借琴音奏清雅,薰风凉殿寿双亲。

赵伯骕字希远,为皇族后裔,南宋著名画家,赵伯驹之弟。兄弟酷爱书法绘画,擅于山水人物和花鸟。这首诗前两句描写出莲花形象,后两句彰显“清雅”品格,活用唐代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诗句的意境。这种意境中的品格是帝苑“凉殿寿双亲”太上皇高宗与主祚孝宗间的和悦。杨皇后《宫词》有“荷花”描写,也有“殿”与“弦”的着笔:

水殿钩帘四面风,荷花簇锦照人红。吾皇一曲薰弦罢,万俗泠泠解愠中

这首《宫词》以荷花为创作对象,前两句描写盛开的荷花形象,后两句不仅突出“吾皇”的才艺,更突出“一曲薰弦”超脱“万俗”的意义,活用唐代刘长卿的《听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诗句,蕴含着赞颂追求风雅、帝室和睦的深邃主旨。再如《题菊花图》诗,曰:

莫惜朝衣准酒钱,渊明身即此花仙。重阳满满杯中泛,一缕黄金是一年。

这首诗既以“重阳”“黄金”意绪显现画中菊花的自然生态与色彩,更把开古典诗歌田园题材创作之先河的陶渊明直接写进诗里,在显现用典艺术巧妙的同时,突出菊花不与百花争春的可贵的隐逸品格。这种以花喻人品格的创作,在《题马远画梅》的另外三首诗中,亦有生动的彰显:

重重叠叠染湘黄,此际春光已半芳。开处不禁风日暖,乱飞晴雪点衣裳。

铢衣翠盖映朱颜,未识何年入帝关。默被画开傅写得,至今独似在衡山。

夭桃艳杏岂相同,红润姿容冷淡中。披拂轻烟何所似,动人春色碧纱笼。

从不同角度描写梅花的形态,显现梅花以“风日暖”“映朱颜”“拂轻烟”的无私付出,为世间带来“动人春色”的高尚品格,与“开到寒梢”“忆旧香”的品格相映成趣。

题画诗所题雪景、莲花、菊花、梅花,均通过描写题图的对象,展现其自然的生态之美,更通过生动语言创作超凡脱俗的意境,彰显其品格之美。以花喻人的创作不仅与吴太后《题徐熙芍药》的意旨一脉相承,而且意境更为深幽远丰厚。这与杨皇后《宫词》中描写的海棠花、梨花、石榴花、桂花等“宫花”“奇花”艺术手法完全一致,显现文学创作的艺术魅力。

至于称“杨妹子”与“诗意关涉情思”,这恰恰是杨皇后能一直获得宁宗宠爱不衰的聪明之处。此前皇后年龄大于皇帝的,有陈阿娇、武则天等寥寥几位,虽是得宠或张扬于一时,但去世时不尽人意。哪个男人喜欢飞扬跋扈的女人,更何况是年长的“姐”?杨皇后长宁宗6岁,跻身后宫时早已过了而立之年。正因如“妹”一样地小鸟依人,又如唐代贤妃徐惠《进太宗》诗“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诏讵能来”那样的才思与风趣:“后宫迟迟不奉帝诏,让皇帝感受一下别人对他摆身价的滋味。虽有损帝室权威,维护的是女性尊严,要的不是故意抬高身价,而是夫妻间随和相融的关系,徐惠以诗用典,使太宗在繁杂冗重的国事中领略到夫妻间的轻松与情趣”[7]。南宋朝政一直被“战”与“和”困扰着,纠缠其中的宁宗何尝不是渴求有解脱之乐?时时有皇后“杨妹子”的小波折乃至题画诗与《宫词》的创作,使生活多了色彩与情趣,也让夫妻间有了逾久弥真之情。杨皇后不仅政治上“机智”,帝后关系上更为“机智”。这是受宫禁束缚者不愿正视的,也是研究者忽略的。

三、杨皇后《宫词》创作的独特魅力

杨皇后的五十首《宫词》,比起为“马远、朱锐、马和之、刘松年、李嵩与马麟六位画家”[8]所作的题画诗,有着题材扩展的创新性、主旨厚重的深邃性与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其《宫词》创作由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扩大到有意韵的、鸳鸯、莺啼、春燕、黄鹂、鹦鹉等有灵性的飞禽;由星罗棋布的殿、阁、楼、台、轩、亭的皇宫建筑描写,拓展到活动其中随季候变化的春观花、夏游湖、秋赏月、冬咏梅的勃勃兴致;由击鞠、琴棋、书画、骑射的才艺到祭祀、贺寿、求贤、科举的朝廷政事等。既写出优雅雍容的皇家生活常态,又彰显出南北对峙下时局稳定、南宋社稷安宁的升平气象。

杨皇后的《宫词》创作,尤其以乐观的积极的审美视域,描写出帝、后以及宫女、美人、学士、群臣等内苑宫廷的各种人物形象,既张扬着当时帝王家的社会生活情趣,也显现着别具一格的清丽飘逸的诗风。

瑞日曈昽散晓红,乾元万国佩丁东。紫宸比使班才退,百辟同趋德寿宫。

天中圣节礼非常,躬率群臣上寿觞。天子捧盘仍再拜,侍中宣达近龙床。

元宵时节赏宫梅,恭请光尧寿圣来。醉里君王扶上辇,銮舆半仗点灯回。

后院深沉景物幽,奇花名竹弄春柔。翠华经岁无游幸,多少亭台废不修。

这四首《宫词》以秀奇清新的词句,叙写承位的孝宗与太上皇融洽和睦的场面。“瑞日”指的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丙子,高宗禅位于孝宗,太上皇与吴太后居德寿宫,直到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去世,朝廷出现安宁祥和的局面。第一首《宫词》孝宗率群臣同往德寿宫朝贺太上皇。第二首《宫词》写的是孝宗躬率群臣为“太上皇”庆节祝寿的场面。第三首《宫词》写元宵节孝宗侍奉太上皇赏梅醉酒、人人尽欢的场面。第四首《宫词》写先皇去世后所游处皆保持原貌以寄托哀思的情况,突出孝宗贤德孝谨。这与创造“开元盛世”唐玄宗为太上皇时的孤寂相比,形成巨大反差。

泛索坤宁日一羊,自从正位挫词章。好生躬俭超千古,风化宫嫔只淡妆。

忽地君王喜气浓,秋千高挂百花业。阿谁能逞翻飞态,便得称雄女队中。

家传笔法学光尧,圣书真行说两朝。天纵自然成一体,谩夸虎卧与龙跳。

角黍冰盘饾饤装,酒阑唱歌泛瑶觞。近臣夸赐金书扇,御侍争传佩带香。

如果说前四首《宫词》以帝苑男性为关注点,描写高宗、孝宗以及群臣的形象,这四首《宫词》则是以功佑四朝的吴太后为描写对象,显现宫苑典雅承平之风。第一首《宫词》用“坤宁日一羊”吴太后之典,比喻身受厚遇却“好生躬俭”的行动影响宫嫔“淡妆”。第二首《宫词》突出吴太后文武双全。第三首《宫词》以“圣书真行说两朝”写高宗承徽宗的帝室家传绝妙书法,“光尧”是高宗禅位的尊号,活用苏轼《题王逸少》“天门荡荡惊跳龙,出林飞鸟一扫空”的诗句,意在说吴太后书法与高宗“自然成一体”。第四首《宫词》以“近臣夸赐”与“御侍争传”来突出吴太后书法艺术的高超。酷爱“二王”书法的高宗,为太学生书“五经”,手酸过累时让吴皇后“续书”。吴皇后比高宗晚去世十年,这应该是五十首《宫词》中较早之作,反映“宪圣尤爱之”的原因。杨皇后“能小王书”有着自幼越文化陶冶与灵性,更有着宫闱得天独厚的环境修养和人生志趣。

凉秋结束斗鲜新,宣入球场尚未明。一朵红云黄盖底,千官下马起居身。

秋高风劲角弓鸣,臂健常嫌斗力轻。玉陛才传看御箭,中心双中谢恩声。

击鞠由来岂作嬉,不忘鞍马是神机。奉缰绝尾施新巧,背打星球一点飞。

小样盘龙集翠裘,金羁缓控五花骢。绣旂开处钧天奏,御棒先过第一筹。

这四首《宫词》描写皇家内苑“凉秋斗鲜”的“劲角弓鸣”比武与“鞍马神机”击鞠等的多姿多彩生活。第一首《宫词》点明以季候的秋季为主线,写皇家帝苑“千官下马”壮阔的球场。第二首《宫词》写“角弓鸣”的比武。第三首《宫词》以“一点飞”的绝妙语言写了击鞠的激烈场面。第四首《宫词》写宁宗的才艺,“御棒先过第一筹”呼应着“一朵红云黄盖底”,突出描写夫君宁宗的形象。倘若说《宫词》中的高宗、孝宗形象多儒雅气质,且以敬上之礼有着拘谨的描写,那么宁宗形象则是抓住瞬间“奉缰绝尾”“金羁缓控”的细节,运用比喻、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其文武全才,充满着浓浓的爱意。这也委婉地透露出宁宗放手杨皇后“任权术”的原委。

溶溶太液碧波翻,云外楼台日月闲。春到汉宫三十六,为分和气到人间。

一朵榴花插鬓鸦,君王长得笑时夸。内家衫子新番出,浅色新裁艾虎纱。

柳枝挟雨握新绿,桃蕊含风破小红。天上春光偏得早,嵯峨宫殿五云中。

日日寻春不见春,弓鞋踏破小除芸。棚头宣入红妆队,春在金樽已十分。

这四首《宫词》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宫苑嫔妃们的生活场景。第一首《宫词》以“汉宫三十六”来衬托帝苑嫔妃虽多,却如“春到”一样处处显现生机与“和气”。第二首《宫词》写皇帝嘉许“榴花插鬓”就地取材、顺其自然的宫妆,烘托“新出”“新裁”“内家衫子”的淡雅,表明宫苑非奢华的崇尚自然之美。第三首《宫词》写“柳枝挟雨”与“桃蕊含风”江南春色,“嵯峨”帝苑建筑沐浴着春光,凸显祥和景象。第四首《宫词》照应着第一首,表明自然春景实际就在“红妆队”中,就在后宫之主的自家身上。

上林花木正芳菲,内里争传御制词。春赋新翻入宫调,美人群唱捧瑶卮。

宫殿钩帘看水晶,时当三伏炽炎蒸。翰林学士知谁直,今日传宣与赐冰。

薰风宫殿日长时,静运天机一局棋。国手人人饶处看,须知圣算出新奇。

云影低涵百子池,秋声轻度万年枝。要知玉宇凉多少,正在观书乙夜时。

这四首《宫词》描写宫苑幽美风景与宫中向学的场面。第一首《宫词》以“花木正芳菲”来烘托“捧瑶卮”群唱的美人之美,美人唱的是“御制词”,是“新宫调”,而这些是出自何人之手?为第四首《宫词》埋下伏笔。第二首、第三首《宫词》以“宫殿”为描写的重点,前者是“炽炎蒸”的三伏时,碧水环绕,当值翰林学士得到“赐冰”,皇恩浩荡;后者薰风徐来的夏日,“局棋”运筹帷幄的“天机”,不但是生活常态的雅趣,而且是“圣算”的皇家国策。第四首《宫词》写月夜下观书的情景,“云影低”,又是“秋声轻”,气温已由“炽炎蒸”转入“凉多少”。这深夜歇息正好时,却有人仍在乙夜观书。观书者是皇后,是宁宗。帝后不仅志趣相同,而且用贤求治。

用人论理见宸衷,赏罚刑威合至公。天下监司二千右,姓名都在御屏中。

黄鸟惊眠曙色开,慵梳环髻意徘徊。君王早御延英殿,频唤宫人上直来。

帘幕深深四面垂,清和天气漏声迟。宫中阁里催缫茧,要趁新蚕作五丝。

岁岁蚕忙麦熟时,密令中使视郊圻。归来奏罢天颜悦,喜阜五民鼓玉徽。

这四首《宫词》描写正是帝后群臣勤于国政的情景。第一首《宫词》写用人“赏罚刑威”的考核择取。第二首《宫词》写皇帝“早御延英殿”的励精图治。第三首《宫词》写皇后习古礼于“清和天气”躬亲蚕桑。第四首《宫词》写帝室重视农业,方有“天颜悦”“民喜阜”的“蚕忙麦熟”的丰收景象。从殿堂设置管理天下的监司,到视察民情民风的中使,无不显现着南宋帝王勤政而人心归向的升平气象。

以宫廷王室为对象,《诗经》中的“雅”“颂”就有着诗意般的创作,自此以来不乏描写。用宫词作标题,艺术地折射出封建王朝的帝苑生活,始创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丹凤楼前把火开,五云金辂下天来。阶前走马人宣慰,天子南郊一宿回。”“御厨不食索时新,每见花开即苦春。白日卧多娇似病,隔帘教唤女医人。”这是其百首宫词中的两首,代表着写皇家、写嫔妃的艺术构思的题材取向,天子郊祭归来丹凤楼前“走马人宣”的繁华场面与嫔妃“花开苦春”的宫怨病态,虽然描写得有声有色,但缺少具体可感性。

步王建之后创作宫词的是花蕊夫人。“翔鸾阁外夕阳天,树影花光远接连。望见内家来往处,水门斜过罨楼船。”“锦鳞跃水出浮萍,荇草牵风翠带横。恰似金梭撺碧沼,好题幽恨写闺情。”“小小宫娥到内园,未梳云鬓脸如莲。自从配与夫人后,不使寻花乱入船。”这是花蕊夫人百首宫词中的三首,或写内家楼船,或写嫔妃幽恨,或写小宫娥,三个层面的关注点,颇有典型性地概括出宫苑中活动的主要人物,通过后蜀多水地域特点的景色描写,突出后蜀宫苑的奢华生活,尽显“闺情”柔肠,开宫闱才女此种样式创作之先。虽不能把后蜀败亡完全归罪到“多脂粉气”的宫闱才女的宫词创作上,但如同南朝陈朝后主沉溺“《玉树后庭花》”[9]绮艳相高、极于轻荡相狎赋诗一样,也受到了诟病。

宋代皇室写《宫词》的是徽宗。“宣和庭庑四回环,书画金籝两掖间。韬秘缄扃飞宝构,鼎新文拱称幽闲。”“羲献真踪胜古初,搜求方得到皇居。退朝彝鼎然沈水,因染霜毫更学书。”这是宋徽宗三百首御制《宫词》的两首,写出宋徽宗日常的“幽闲”生活,不是起早当朝用心听政,果断地处理社稷政务,而是优游于建筑奇美的“宣和庭庑”四周,或欣赏着“鼎新文拱”,或对大小书圣“真踪”作品竭尽全力地“搜求得到”。无心政事的宋徽宗,“退朝”后完全沉浸于“更学书”的艺术境地。对书画大家来说这种醉心于“染霜毫”的钻研精神值得赞美,可对处于内外交困时的帝王而言,就是荒怠国政。

杨皇后生活的社会环境,虽然未现王朝统一局面,但比花蕊夫人幸运,“方十岁”入宫,正是高宗禅位(1162—1187)、孝宗(1163—1189)主祚时期。高宗志趣在才艺上,孝宗(其后光宗不值一提)敬谨,宁宗仁厚。三帝主祚近百年,帝室相和,文风昌盛。徽宗属意“二王”书法,高宗依然,吴皇后亦是“翰墨尤绝”。有着越文化灵性特质打下的基础,又在浓厚艺术氛围宫廷中成长的张氏女,雅擅诗书,更擅《宫词》,在进御之路上“任权术”,由卑微到“令行”,而且声随情起,情随位迁,以吟诵南宋时代特征为深邃主旨,从不同角度扩展着《宫词》题材的创作,不仅使其创作中彰显着南宋帝王气象、显现着宫苑人文的自然生态,而且以典型的人物形象、鲜明的色彩、闳大的场面、幽远的意境、浏亮的声情为创作特色,所描写的宫廷生活真切生动,文藻灿然,既于皇后“特殊群体”中一枝独秀,也给迄宋时已日趋式微的宫闱才女文学演变带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