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探讨

2019-02-19燕/文

市场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商业银行融资

刘 燕/文

按照企业所有制的不同,我国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我国的国有企业主要涵盖军工、能源、电力、公共交通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国有经济的稳定发展与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为国民生活提供了诸多保障,同时在国际市场也打下坚实基础。国有企业的特点是门槛高、高资产、处于行业上游,同时作为国家调控市场经济、防止市场失灵的补充性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策的干预。而民营企业主要处于行业下游,数量较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总体而言,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中发挥了正外部效应,但一定程度上也对民营企业产生了金融压制,体现在银行在配置信贷资金时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魏志华等,2012),而民营企业则受到一定的所有制歧视(李广子、刘力,2009)。

一、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 年,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587500.7 亿元,营业总成本570431.9 亿元,利润总额33877.7 亿元,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787482.9 亿元,负债总额1156474.8 亿元,所有者权益631008.1 亿元,即净资产收益率1.9%,资产负债率65%。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较差,杠杆率过高,息税前利润中利息支出占比较大,即主要通过借款筹集资金。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对GDP 贡献率高达60%以上,税收占50%以上,却一直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导致许多上市民营企业不得不通过股权质押方式融资,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甚至一些国有企业利用从商业银行取得低息贷款的优势,成立金融子公司,作为资金方充当影子银行,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息贷款,从中套利。

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差异化”的原因

为什么国有企业相比于民营企业更低效,却能够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呢?是什么因素影响银行信贷资金配给呢?主要受民营企业自身特征以及制度环境两方面影响。在自身特征方面,民营企业虽然总体盈利能力优于国有企业,但民营企业的规模、抵押能力不如国有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且民营企业的成立时间相对较短,与商业银行合作时间自然也比国有企业短,财务透明度低,因此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存在较多信息不对称,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和交易成本,这些因素均影响商业银行配置信贷资金。一是在制度环境方面,国有企业具有先天优势,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的稳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这意味着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会维持国有企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因此,银行会认为国家要为国有企业提供隐性担保(孙铮等,2005;江伟和李斌,2006;方军雄,2007),二是国有企业在发挥其主导作用时,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庇护,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因此更受商业银行青睐。与此同时,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均为国有企业,利率还未完全市场化,主动性受到政府干预限制,这也导致其在配置资金时存在偏颇。

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差异化”的后果

在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资金配置差异是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直接原因,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民营企业存在金融压制,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存在不平等的竞争。

(一)提高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在实体经济去杠杆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比国有企业受到更大的融资约束,具体表现在银行对国有和民营企业信贷资金配给差异和债权融资上,从2010 年至2018 年,民营企业发债规模占市场总规模的比例不到10%,相比之下国有企业的发行规模占比高达80%多,且民营企业单只债券的平均规模均小于国有企业,还有一部分民营企业只能通过P2P 网贷、民间借贷、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筹集资金,加大了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金融链条长度,导致了民营企业“融资贵”,且通过多层嵌套的金融产品底层资产不明晰,易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其中P2P“暴雷”正是如此。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实体投资、创新投入,产品升级,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抑制实体经济发展

在“去杠杆”“脱虚向实”背景下,降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是一个热点话题,但是在尚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如果存在套利空间,非金融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便会提高对金融资产的投资进而抑制实体经济的投资效率(张思成、张步昙,2016),不利于国有企业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三)不利于金融生态改善

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助于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魏志华等,2014),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多维度的,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制度环境、信用环境等,虽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差异有一部分是自身客观条件造成的,但其中也不乏政府干预、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所致,这不利于我国金融生态的健康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完善。

四、国有企业融资问题及改革路径

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发展能为我国市场经济增加活力。以市场经济带动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需要解决国有企业融资问题。

(一)国有企业融资问题

1.融资结构不合理

权衡理论认为企业会通过权衡负债的利弊选择最优资本结构,国有企业的主要直接融资方式是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相对较少,主要间接融资方式是银行信贷,政策性拨款或补助也是重要资金来源,总体而言,国有企业的融资方式相对单一,这是由于国有企业高负债的财务困境成本相对较低和商业银行预期政府会为国有企业兜底、提供隐性担保导致的。虽然这种融资方式减少了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但也提高了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尤其是在“去杠杆”“市场利率化”的制度环境下。

2.融资制度不合理

融资制度的不合理主要来自国有企业管理模式上的约束,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阶层分配不合理,这将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融资决策时责任承担不明晰、对制定的预算缺乏管理、对资金使用规范性差等。

(二)国有企业在针对融资问题改革的途径

1.优化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

随着市场利率化的推进,国有企业需建立其多元化融资渠道,实现融资方式多样化,提高股权融资、私募基金、信托融资等融资方式的比例,才能将资本结构向最优资本结构调整,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

2.建立规范的国有企业融资制度

首先要建立国有企业现代化产权制度,在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应承认民营资本等投资者的所有者身份,积极提高民营资本在国有企业融资决策时的参与度,减少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更多地发挥引导作用;其次要积极改革国有企业单一的管理制度,打破国有企业当前一股独大的利益格局,分散国有股东的控制权,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资本多样化,各股东代表进行分散管理,相互制衡,加强对融资成本以及融入资本的用途管理。同时要提高银行与国有企业的独立性,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均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有各自的经济利益,应进行自由的交易与合作,而不应受外界干预或其他压力影响,这样才能建立起国有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良性合作关系。银行在贷款时要对国有企业的信誉状况、还款能力进行客观评价,而国有企业也要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经营业绩提高偿债能力。

3.完善国有企业的破产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的国有企业破产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融资的约束,提高银行的风险意识,打破国有企业的隐性担保和预算软约束,这一方面要求银行重新评估国有企业的风险,另一方面要求国有企业在加杠杆融资时权衡高杠杆带来的财务困境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调整资本结构的速度。

五、结语

国有企业的“高杠杆”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去杠杆”和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已经初见成效,但若要彻底解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商业银行融资
融资
融资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5月重要融资事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