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体位管理在早产儿喂养护理中的应用

2019-02-19

关键词:营养性胃管胃肠道

周 燕

(江苏省丹阳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丹阳 212300)

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不完全、生存能力低下、喂养是一个大难题[1]。本文将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作为样本分析对象,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对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体位管理在早产儿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以下为具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80例,以护理方法的不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的早产儿数为40,其中有23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平均胎龄为(33.2±0.7)周。出生的体质量在1200-2200g之间。对照组的早产儿数为40,其中有22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平均胎龄为(32.1±1.8)周。出生的体质量在1200-2300g之间。两组早产儿的基础资料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 法

两组早产儿在入院后均给予浓度为1%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胃部,保留胃管,使用惠氏S-26金装爱儿乐低出生体重儿配方奶喂养,不足的部分补充静脉营养,均按照统一标准执行。在处理喂养不耐受时,每次喂奶前抽回胃管,对胃潴留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解,根据潴留的性状来选择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当为咖啡色或血性液时,暂停喂养、予以回收并报告医生,遵照医嘱洗胃处理或者应用止血药物。若为乳糜状的未消化奶液,则重新注入胃管内,在该次喂奶时同量减少,遵照医嘱给予静脉泵注小剂量的红霉素,以刺激胃肠道的发育[2]。对照组早产儿采取常规护理喂养方式,护理人员使用注射器向胃管内间歇注奶,喂奶后使早产儿处于右侧卧位。观察组早产儿护理人员在每次的喂奶间隔中给予产儿5分钟的非营养性吸吮,每天1次左右,每次喂奶后给予头高足低位,头高于足的角度大约为15°,四肢呈现蛙状。

1.3 观察指标[3]

观察记录两组早产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调查早产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X2来检验计数资料,以t来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时间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等指标均早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表一为具体数据。

表一 两组早产儿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结果比较

2.2 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家长护理满意率为76.67%,观察组显著干预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表二为具体数据。

表二 两组早产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3 讨 论

给予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及体位管理护理可以促进早产儿规律吸吮、协调吞咽的能力,还可改变其胃肠激素的分泌,刺激胃肠道的生长发育成熟,合理的体位管理可以使早产儿在舒适的情况下接受喂养,减少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4-5]。由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接受非营养性吸吮及体位管理护理的早产儿各项指标结果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早产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体位管理可改善早产儿吸吮吞咽能力、促进消化功能成熟,具有显著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营养性胃管胃肠道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儿童保健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例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151例蒙古族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