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育支持护理用于早产儿护理中对其并症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2019-02-19彭明嫦

关键词:支持性胎龄早产儿

彭明嫦,钟 婷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120)

早产儿(Prematureinfant)主要是指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活产婴儿,在器官功能方面要比足月儿弱,需进行相关的特殊护理[2]。此次研究主要就发育支持护理用于早产儿护理中对其并症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本院的156例早产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两组分为参照组(n=78)以及实施组(n=78),纳入标准:均与出生12小时后接受治疗,并且出早产之外无其他病症。参照组:男患儿47例,女患儿31例,平均胎龄(32.1±1.42)周,出生时平均体重(2.26±0.37)kg。实施组:男患儿49例,女患儿29例,平均胎龄(31.36±1.93)周,出生时平均体重(2.37±0.29)kg。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性别、胎龄、体重等相关资料,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 方 法

参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了解患儿的情况,并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心率血压等各个生命体征,并向早产儿的家长进行有关知识的讲解,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并告知家长在早产儿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3]。

研究组:患儿采取发育支持性护理。首先,将患儿置于暖箱中,根据患儿的情况将暖箱中的温度以及湿度调整至适宜的状态,并将暖箱的光线进行调整,避免伤害患儿的双眼,同时要进行曹寅处理,为患儿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其次,为患儿进行抚触,去患儿俯卧式,分别对患儿的臀部、背部,后以侧卧式抚触患儿的四肢,最后取仰卧式分别抚触患儿的腹部、胸部以及头部,15min/次,2次/d。刚开始抚触时掌握好力度,不要强迫性的让患儿保持一个姿势,随着抚触的次数增加,慢慢的增减抚触的力度,给患儿一个适应的过程[4]。再则,要尽最大程度的减少疼痛刺激,可以将留置针输液运用PICC代替,在为患儿进行听诊前,将听诊器焐热,避免给患儿带来刺激。最后,针对无法经口喂养的患儿,可以选择非营养性吮吸,给予患儿橡皮奶头,5~10min/次,8~10次/d,而能够经口喂养的患儿,也可以给予非营养性吮吸,在喂奶前给予5min吮吸,让其预先适应[5]。

1.3 评价标准

分别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并症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总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x100%。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以(%)的形式表示,采取x2进行检验,分析多因素采取多重线性回归法,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对两组患儿进行观察和分析,实施组患儿的并症发生率(5.13%)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2.56%)均低于参照组患儿(11.54%、8.9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儿并症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发育支持性护理(Developmental supportive care)主要是针对早产儿的生理反应以及一系列行为进行观察以及评估,将有害的刺激减小,在光线、声音、温度、湿度等方面都要把控好,为早产儿创建一个优良的治疗环境,有利于在产儿的生长发育[6]。

此次研究主要针对早产儿护理进行讨论,发育支持性护理作为该护理工作的首要选择,该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能够有效的促进患儿的肠胃功能成熟,减少对患儿的疼痛刺激,改善喂养不耐受的现象,同时有组与患儿的睡眠状态以及体重的增长,促进早产儿的成长发育,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组患儿的并症发生率(5.13%)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2.56%)均低于参照组患儿(11.54%、8.9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丘碧华[1]的研究结果一致,证实了发育支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的并症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经过对两组患儿展开观察,可以发现在进行早产儿护理中采取发育支持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于临床护理上。

猜你喜欢

支持性胎龄早产儿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幼儿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小学1~6年级师生关系特点实践研究
提高材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支持性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