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心理干预对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9-02-19刘牧军王建莉叶美霞

关键词:中风针刺障碍

刘牧军,王建莉,叶美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034)

近年,临床各大医院对中风的报道逐渐增多,权威数据显示,末期每年的病发率高达10%以上,其中6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临床称之为中风后睡眠障碍[1]。患者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中医称之为“不寐”。长期的睡眠不足、寐而不酣、入睡困难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也会积聚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干扰预后。目前,临床治疗以针刺为主,但效果不佳。笔者为分析针刺联合心理干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与病例选择

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130例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经年龄统计、病程统计:观察组患者年龄主要是集中在60岁左右,并且80%的患者均大于45岁,但不超过78岁,平均数(60.9±11.2)岁,病程平均(3.62±1.25)年,男女比例33:32;对照组患者年龄主要是集中在58岁左右,并且80%的患者均大于40岁,但不超过75岁,平均数(61.3±9.3)岁,病程平均(3.51±1.31)年,男女比例34:31。两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所有中风患者,均有睡眠障碍,一周有3次以上难眠症状。排除精神失常者,排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行针刺治疗,选印堂、三阴交、百会、神门、安眠穴位,常规消毒后,将0.3mm*25mm毫针刺于穴位,得气后留针30min,每天一次,连续针刺一个月。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心理护理:(1)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困扰,排解忧虑,或者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讲述幽默故事等转移患者注意力;(2)主动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案及康复过程、注意事项,让患者清楚病情后积极参与治疗与护理。

1.3 护理评价[2]

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估其睡眠情况,评分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高。

借助满意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情况,得分满分100分,分数高于90表示非常满意,得分低于80为不满意,在81-89之间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用SPSS18.0系统;计量(±s),t检验;计数(n,%),x2检验;P<0.05指有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满意情况

干预后,两组共117例患者的满意问卷评分高于80分,其中观察组占64例,对照组占53例,表示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效果更好,与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表1 两组满意情况

2.2 睡眠质量情况

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无差异,干预后PSQ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远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表2 睡眠质量情况

3 讨 论

中风在老年人中较常见,以较高的致死率为特征。中风患者除了表现为运动、语言等功能障碍,也会表现出失眠等症状。据悉,其造成失眠的原因主要是丘脑、脑干腹侧、背侧及皮层下脑损伤,应激反应会增加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多巴胺及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刺激延髓上行网状抑制系统及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等部位,引起睡眠障碍。部分患者会选择药物治疗,但西药长期使用会引起肝肾毒性,加重病情。西医认为针刺穴位可调节气血、舒筋通络,可避免西药副作用的前提下改善睡眠。但针刺仅能缓解病情,患者的心理活动没有得以疏导仍然会存在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入睡困难。蔺伟等[3]在研究中表明,给予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以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降低显著,在10分以下。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无差异,干预后PSQ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远较对照组低,子6分左右。这与蔺伟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证明针刺联合心理干预确实能改善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干预注重患者的内心活动,通过对其消极情绪疏导,可让患者心情放松,从而更有利于入睡。卢颖等[4]曾在研究中表明,针刺联合心理干预可提高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0%以上。笔者为进一步分析其效果,结果显示:两组共117例患者的满意问卷评分高于80分,其中观察组满意度98.46%,远较对照组的81.54%高,这与卢颖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证明此i研究可信度高。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心理干预对中风后睡眠障碍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中风针刺障碍
跟踪导练(四)2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