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

2019-02-19贾淑红

关键词:痉挛性中风针灸

贾淑红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中风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中风后患者常会出现并发症,其中痉挛性瘫痪是最常见的一种,其表现为偏瘫侧的上肢曲张力增高或者是下肢伸肌张力增高。本次对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进行中医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7年1月-8月接收的10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临床诊断后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44-79岁,平均年龄为(63.6±13.1)岁,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45-80岁,平均年龄为(64.2±12.8)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性(P>0.05),可进行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各项指标水平;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包括(1)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采用音乐疗法、语言开导法以及怡情法进行焦虑、抑郁情绪的疏导,护理人员需要最大程度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刺激患者的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若患者入睡困难、烦躁不安可在睡前给患者按摩涌泉穴,采用开天门疗法进行护理干预,以保证患者正常的睡眠。患者后期需要克服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给患者耐心进行介绍,使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恢复正常。(2)中医护理:采用中药足浴法、针灸法、穴位注射法和穴位按摩法进行治疗,根据中医辩证分型选择合适的针灸法,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最常使用的是传统温和针灸法,中药足浴法医活血化瘀为主,穴位按摩也是根据不同中医分型进行调理。穴位注射药物有甲钴胺,根据肢体病变上肢选择双曲池穴,下肢选择双足三里穴治疗。(3)饮食干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若为肝阳上亢证,以甘凉为主,如豆腐、菊花、绿豆以及冬瓜等,忌辛辣走窜,如狗肉、羊肉等;若为风痰阻络证,以清淡为主,如茄子、鲤鱼、黑豆以及莲藕等,忌肥甘厚腻辛辣,如狗肉、羊肉、牛肉以及辣椒等;若为气虚血淤证,以益气为主,治疗以健脾通络为主,如黄芪、莲子、赤小豆以及山药等,忌油腻、辛辣;若患者为阴虚风动证,以养阴清热为主,如银耳、甲鱼、紫菜以及乌龟等;若为阴阳两虚证,以滋养肝肾为主,如生地黄、枸杞、木耳以及山茱萸等。(4)康复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选择科学的运动计划,注意患者的运动耐受程度。

1.3 评价指标

采用Karnofsky评分法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心理能力、生活能力、社会能力以及运动能力,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以上全部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和(±s),组间进行t检验或者 检验,若两组差异显著,则P<0.05。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能力、生活能力、社会能力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心理能力 生活能力 社会能力 运动能力观察组 50 92.6±5.1 93.1±3.6 94.2±2.8 92.5±2.4对照组 50 70.2±3.1 71.6±5.5 70.3±4.2 72.6±3.4 t -- 9.13 5.06 4.31 7.25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在中医上属于“痉证”、“筋病”等范畴[1],病机在于阴阳失衡、经筋失养,导致血溢脑脉或脑脉闭塞。《难经.二十五难》中记录有“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证明患者阴阳脉气失调,患者肢体两侧或拘急或弛缓,呈现不平衡的状态。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症状主要是上肢屈肌以及下肢伸肌痉挛,属于阴阳脉气失衡之“阴急阳缓”证候。中风在西医上属于脑出血,治疗后患者需要长期康复治疗,一般多使用常规护理,但是长期观察发现其效果不明显。中医护理是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病情程度给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通过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症状护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干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中药足浴法、穴位按摩、穴位注射法以及针灸法等[2],对患者的偏瘫侧进行康复指导,调理患者的脏腑气血、经脉筋络。本次对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能力、生活能力、社会能力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护理干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心理情绪。

综上所述,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缓解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痉挛性中风针灸
针刺跷脉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
元胡止痛口服液对缩宫素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性收缩的影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